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73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36篇
  41篇
综合类   167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26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一、试验目的通过引进品种生产试验,选择出适合我地区气候条件的早春茬日光温室生产的抗病、高产、优质番茄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二、材料与方法供试番茄包括格雷73-57、番茄115、番茄114、圣龙、瑞琦1号、美瑞、朗迪莎、卡尼尔、方丹、双耐2号、番茄118、粉红天线、圣粉、霞光等14个品种,无  相似文献   
102.
韩庆忠  向锋  马力  夏立忠  向琳  王功明 《土壤》2012,44(6):1029-1034
三峡工程对库区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科学问题,通过对库首秭归典型区2001-2010年10年期间局地气象因子的连续观测,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动态变化趋势.根据现有观测资料,三峡库首典型区蓄水前后的温度、降水、气压日照等主要气象因子虽有一定程度年际波动,但未见较大显著变化.与蓄水前相比,秭归典型区在蓄水后年平均气温降低了0.3℃,年均最高气温降低了约0.7℃,年均最低气温升高了约03℃;蓄水后的4月、5月和12月平均气温升幅约为0.8℃~1.0℃,其余月份降幅约为0.4℃~2.0℃;蓄水后,多年平均≥10℃有效积温降低幅度约为116.6℃.10年期间,除极端最高地面温度有一定降低外,平均地面温度、平均最高最低地面温度和极端最低地温均无明显变化;每年4-8月份为雨日最集中时期,10年期间平均降雨量为939.7 mm,其中以2008年的降雨量最高为1 148.7 mm,而2009年降雨量最低为742.8 mm;10年平均年蒸发量为937.0 mm,各年份中5-9月份平均蒸发量为668.5 mm,占年度蒸发量的71.3%;10年期间平均气压有升高趋势,其中2010年平均气压为101.0 kPa,比2001年平均气压升高了约1.2%; 10年期间,日照时数存在波动,但总体有降低趋势,其中2004年日照时数最长达1 384.9 h,2005年日照时数最短为981.8h.  相似文献   
103.
为明确长期施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生态系统氮素循环过程的影响,探索维持稻田土壤长期供氮潜力的途径,利用始于1990年的湖南红壤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和秸秆还田对水稻土剖面氮素迁移分布和C/N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温度下土壤氮素矿化曲线变化和不同施肥方式氮素矿化动态差异,分析了氮素累积矿化量与有效积温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或秸秆可以促进红壤水稻土氮素的积累,其主要影响020cm土层,而化肥和秸秆配合施用作用更明显;长期施NPK化肥使土壤C/N降低,而秸秆还田使土壤C/N明显升高。在两种温度下的土壤矿质氮含量和累积矿化量曲线比较相似,10℃下土壤矿化速率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要比30℃下长;30℃下不同施肥处理之间的矿化过程存在显著差异,而10℃下的差异较小,其在56d内矿化出来的矿质氮是10℃下的近两倍。化肥NP(仅施化肥NP)及NP+C(施化肥NP+秸秆还田)处理均有较高氮素矿化量,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矿化的促进作用比仅施化肥明显。在30℃下,土壤积累矿化量与有效积温的关系较好地符合有效积温方程式(EATM)(p0.01)。仅施化肥处理和对照方程中的K值相差不大,而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处理方程的K值则有增大趋势,NPK+C(施化肥NPK+秸秆还田)处理的矿化潜力较大,且养分供应能力较强;秸秆配施化肥处理方程中n值的绝对值有减小趋势。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土壤的累积矿化量保持在一个较稳定范围。  相似文献   
104.
不同区域稻田土壤复合体有机碳分配及δ~(13)C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位于5个不同区域(吉林龙井、河南封丘、浙江慈溪、江西进贤和海南海口)的代表性稻田,对其土壤复合体有机碳分配及δ13C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稻田土壤中各粒级复合体含量(质量百分比)变化主要体现在<2μm和>50μm粒级部分。南方稻田0-20 cm土层中<2μm复合体含量较20-40 cm土层低,而北方稻田0-20 cm土层则较20-40 cm土层高。稻田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50μm各粒级土壤复合体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0μm复合体有机碳含量则在稻田20-40 cm土层中出现急剧下降,显著低于表层。农田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10μm复合体中。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和起源土壤对农田土壤复合体有机碳分配有显著影响,其中稻田耕作环境更有利于表层粗有机体的累积。不同区域稻田0-20 cm土层中,土壤复合体粒级越小,其有机碳δ13C值越高,碳库活性越低;而20-40 cm稻田土层中复合体有机碳库活性则并非严格遵循粗粒活性高于细粒的规律,在>50μm粗粒复合体中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5.
新疆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资源丰富,有发展农牧业生产的良好条件。但同时新疆草原蝗虫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为害重,一直是影响我区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一大自然灾害。其中对农牧业生产为害较重的优势种蝗虫有亚  相似文献   
106.
"十五"期间重庆雾水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期间重庆市区雾水呈酸性,近郊区雾水呈弱酸性,远郊区基本未酸化;由市区向外,雾水的电导率逐步降低,阴离子浓度逐步降低,钙离子、铵根离子和钾离子浓度也逐步降低,但钠离子和镁离子则有所不同;重庆雾水的酸化类型以硫酸型为主,其次是盐酸型和硝酸型.雾水的碱化类型在市区和远郊区以钙—铵型为主,在近郊区以钙型为主.雾水中离子浓度比雨水高出数倍.  相似文献   
107.
沈阳市细河沿岸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沈阳市细河沿岸上、中、下游3条断面上的农田表层土壤(0~20cm)Hg、Cd、Zn和Pb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发现,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分别为0.524、0.721、135.9和45.9mg·kg-1,均高于沈阳市土壤背景值,在土壤中积累明显,且上游断面的积累程度显著高于中、下游断面,菜地和果园的积累程度高于粮田。分别应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农田重金属污染,结果表明,大部分样点Hg和Cd含量严重超出土壤环境标准值,污染突出,4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d>Hg>Zn>Pb。总体上,细河沿岸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属重污染区,土壤和作物已受到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08.
分别对三批定植的不同年龄青海云杉子代测定林共127个自由授粉的家系进行了苗期和幼林测定,结果表明:家系间无论是幼苗保存率,还是幼树树高、当年高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9.
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于1996年引入空育131水稻品种并进行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种植.自引种以来,累积种植面积达13.27万hm^2,平均每年种植1.47万hm^2,平均产量达7500kg/hm^2,为农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近几年由于稻农片面追求高产,盲目增施氮肥及施用防病药剂单一等因素,使该品种的产量、效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探讨不同栽培措施对空育131产量性状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0.
以油茶饼粕为原材料,采用水作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液固比、温度、时间和 pH 值对油茶饼粕中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液固比为11∶1,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6 h、pH为9时,茶皂素的提取率可达95.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