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2篇
  2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正>核桃Juglans regia产业是秭归县主导产业之一,但由于农民缺少核桃管理技术,疏于管理,导致核桃树不挂果,不保果,效益不高,大量核桃园被荒芜,老百姓对核桃产业逐渐失去信心。为解决核桃生产发展中的技术问题,本文在秭归县沙镇溪镇大浴池村核桃低产园改造中总结出一套系统的核桃低产园管理技术,以供读者参考。1核桃低产园形成的原因核桃低产园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品种,二是管理。秭归新发展的核桃品种是以"辽  相似文献   
12.
<正>为全面开展退耕还林提供科学依据、储备技术、积累经验。国家林业局于2000年在全国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地区建立退耕还林科技支撑试验示范点。秭归县茅坪镇的兰陵溪小流域作为三峡库区唯一代表纳入全国退耕还林科技支撑试验示范点,由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亲自联系办点。总建设规模为1 100 hm2,涉及兰陵溪、中坝子、松树坳3个村,1 009户,3 244人。建设期为2000-2005年。以三峡库区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示范为建设主题,将示范区划分为三带进行综合治理,中上部以天然林保护为主的生态防护林带、中半山以农林复合经营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带、175 m 水位线至公路沿线为生态林防护型景观林带。  相似文献   
13.
植物篱运用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篱是以减少坡地水土流失,提高坡地生产能力为出发点,目的是要达到坡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近些年在水保、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中,大量运用植物篱进行坡耕地治理与改良的试验与探索,从而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通过对秭归县各种植物篱治理模式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运用植物篱笆治理坡耕地的关键技术。篱笆品种选择要具备区域适应性强、多年生、茎部萌发力强,分枝密,垂直根深、水平侧根少,挡土挡水效果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的灌木、草本植物为最佳。布设原则:等高栽植。根据坡度大小,土壤性质、土壤的抗蚀能力以及该区域的降雨强度来确定带间距;依据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确定栽植密度、方式。实践证明,在植物篱结构上以双行居多,也有少数单行(主要是灌木型),带间距一般在3~6 m。  相似文献   
14.
笋用竹保护地栽培就是采用增加地温和湿度,增施土壤肥料,科学采笋等措施,形成竹子适生环境,提高产笋量的一种栽培方法。通过保护地栽培,可促使早发笋、多产笋、延长出笋期,提高产量,增加效益。通过试验对比,保护其地栽培比常规栽培增效4~6倍。其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马德举 《新农业》2007,(10):52-53
山东省枣庄市农家丰科技推广中心研制生产的家家丰系列播施器是简易的手动农用机械,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推广项目",荣获"枣庄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解决了目前农村点播套种、化肥深施和根际施药难题,可满足大田、菜地、大棚、果园和林业苗圃的需要。目前有JJF-9B型、JJF-9BL型和JJF-9S型3种型号播施器产品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16.
秭归县是湖北省首批”两山”试点县创建单位之一,多年来,秭归县秉持生态发展理念,以加强生态保护、提升人民福祉为目标,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在构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林业发展新格局,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注重乡村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秭归经验”。从生态治理和特色产业发展视角出发,从谋划布局发展、转化路径分析和科技支撑方向等方面系统总结凝练了秭归县生态治理与特色产业发展“典型经验”,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围绕秭归县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创新发展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未来实践方向,以期为全国“两山”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