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林业   13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1.
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作为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对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特征根>1 的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53%,第1、第2、第3和第4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1.33%、22.98%、15.11%和14.10%,种仁质量(0.995 11)、种子质量(0.956 76)、种子长(0.780 12)、印楝素A+ B总含量(0.866 67)、印楝素B含量(0.819 34)、印楝素A含量(0.680 84) 、地径(0.939 04)、株产果实数(0.722 82)、印楝素B与印楝素A比(-0.833 60)是表型选择分析评价中的典型代表变量;Mantel检测发现,聚类分析能有效的表示33个基因型样株表型性状的相似(异)性(r = 0.81, p=1.00);各聚类群的性状特征概括为:种子印楝素A含量优异类、种子印楝素B含量优异类、种子高印楝素AB含量类、粒大饱满类、树体大结实多类和无优异特性类;优树的综合评价标准:综合得分≥0.59的为"好",综合得分为0.59~-0.19的为"中",综合得分≤-0.19的为"差",按此标准,筛选出"好"、"中"、"差" 优树各4株、16株、12株。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可以更全面、科学、客观、便捷、直观地分析表型选择的综合选择指标,综合评价优树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油松、刺槐林潜在耗水量的预测及其与造林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大面积林分调查的基础上 ,构建边材生长模型和分布模型 ,并通过潜在液流通量Qp 预测模型完成了林分水平耗水在时间上的尺度放大 ,即预测林分的潜在耗水量Ep.结果表明 ,现存油松林地 (2 1年生 )潜在耗水能力Ep 大于刺槐林地 (9年生 ) ,10a后 (油松 31年生 ,刺槐 19年生 )二者接近 .若按相近龄级比较 (刺槐 19年生 ,油松 2 1年生 ) ,刺槐林地耗水能力大于油松林 .对不同造林密度的油松、刺槐林中短期耗水预测表明 ,在试验区的水文条件下 ,如果造林密度高于 15 0 0株 hm2 ,油松林一般都会在 2 0~ 30a内遭受水分胁迫问题而延缓生长 ,刺槐林则在 10~ 2 0a之内受到林地供水不足的胁迫 ;密度越高 ,水分供给不足问题出现越早 .通过实验分析 ,提出了 75 0株 hm2 的理论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13.
漂白紫胶涂膜对甜樱桃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浓度的漂白紫胶溶液对甜樱桃(Prunus avium L.)进行涂膜保鲜处理,研究常温条件下漂白紫胶对樱桃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漂白紫胶涂膜保鲜对降低樱桃呼吸强度、减缓樱桃失水与腐烂具有明显的作用,同时也保持了果实较好的内在品质.2.0%的漂白紫胶与1.5%的CaCl2结合处理对樱桃的保鲜效果最好,常温贮藏10d,该处理样品的失水率、腐烂指数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48.33%、74.3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硬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78%、20.00%、29.92%、21.31%,其中VC含量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4.
研究辣木种子的组成,探讨辣木种子蛋白的开发利用价值。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及试验结果,分析了辣木果实的生物学性状、辣木种子的物理构成和化学组成,介绍了辣木蛋白在饲料、净水和化妆品方面的应用研究情况,同时展望了辣木蛋白在我国饲料、净水方面的应用前景,并对在有关产业化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纳米SiOx在涂膜保鲜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实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水晶梨涂膜贮藏3个月,对失重率和好果率两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优选出涂膜剂最佳组成为甘草和竹叶混合液(10%)+紫胶(8%)+纳米SiOx(0.3%).试验结果表明在涂膜剂中加入纳米SiOx与不加纳米SiOx,水晶梨的失重率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并与对照相比果实含有较高的Vc、有机酸和固形物含量,提高了果实亮度,增加了果品的色泽,有效地延长了果实的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16.
辣木营养价值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木是一种生长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均较好的多用途速生乔木树种。辣木全株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开发利用价值,辣木叶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辣木种子含有约34%的辣木油、37%的蛋白质以及甾醇等功能性物质。介绍了国内辣木产品开发的热点,重点讨论了辣木营养价值在动物饲料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辣木油的化学组成、理化性质及开发价值,展望了辣木在种植和食品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酶解辣木粕清蛋白的最佳蛋白酶,采用微波辅助酶解制备辣木粕抗氧化肽。 【方法】以辣木粕清蛋白水解度作为考察指标,采用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菠萝 蛋白酶以及木瓜蛋白酶进行初筛和复筛,筛选最佳的蛋白酶。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试验,筛选最佳酶解 条件,采用微波辅助进一步优化酶解工艺。通过测定 DPPH·清除率、O2-·清除率、ABTS+ ·清除率和还原能 力评价辣木粕清蛋白抗氧化活性。【结果】辣木粕清蛋白为酶解的最佳蛋白质,风味蛋白酶为最佳蛋白酶。通 过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优酶解工艺:加酶量 7 491.44 U/g、底物浓度 9.36%、pH 7.50、酶解温度 45 ℃,水解时间 3.88 h,在此酶解条件下,抗氧化肽得率为 19.09%,水解度为 69.80%。采用低功率微波仪器 (0~100 W)进一步将酶解时间缩短到 1 h,同时可提高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检测出辣木粕酶解物具有较好的 抗氧化活性,清除 DPPH·的最佳质量浓度为 10 mg/mL;清除 ABTS+ ·、O2-·的最佳质量浓度为 50 mg/mL;还 原 Fe3+ 的最佳质量浓度为 50 mg/mL,与阳性对照 Vc 相当。【结论】低功率微波能够提高辣木粕清蛋白酶解效 率和抗氧化活性,辣木粕具有制备天然抗氧化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白蜡及白蜡高级烷醇吐温水溶液对人真皮乳头细胞(HFDPCs)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法测定细胞的的接种数量,接种第2天给药,给药48 h后采用MTS法研究不同浓度吐温80、白蜡及白蜡高级烷醇吐温水溶液对人真皮乳头细胞的作用。[结果]人真皮乳头细胞在吐温80用量1.56 6.25μg·m L~(-1)范围内能正常生长。在安全范围内,白蜡(增溶量为0.31 1.25μg·m L~(-1))吐温水溶液、白蜡高级烷醇(增溶量为3.12 12.5μg·m L~(-1))吐温水溶液均能促进人真皮乳头细胞的增殖,其中,水溶液中含有6.25μg·m L~(-1)吐温80和1.25μg·m L~(-1)白蜡、水溶液中含有6.25μg·m L~(-1)吐温80和12.5μg·m L~(-1)白蜡高级烷醇时细胞的增殖率明显高于非那雄胺。[结论]吐温80作为增溶剂,其用量低于6.25μg·m L~(-1)时对人真皮乳头细胞安全。在保证吐温80对细胞安全的条件下,白蜡及白蜡高级烷醇可显著促进人真皮乳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开拓辣木饲料产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辣木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辣木是一种富营养植物,辣木叶中钙的含量是牛奶的26倍、铁是菠菜的4倍、钾是香蕉的10倍,锌的质量分数为6.99%、蛋白质为27%、总氨酸为19.8%、总糖为33.6%;辣木种子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38%、粗纤维为73%,可以满足动物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介绍了国内外辣木饲料的应用研究情况,在奶牛的食粮中添加辣木,可提高奶牛的摄食量、增加体重和提高产奶量,而且不会改变牛奶的质量。分析了饲料安全、粮食安全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发展辣木饲料产业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三元505"印楝(Azadirachta indica‘Sanyuan 505’)是从引种印楝的实生林分中,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经表型选择、无性系测定、区域性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等育种程序培育的农药型印楝优良无性系品种。优质丰产,嫁接亲和性好,适应性强。适于营建印楝优质农药原料林,生产印楝农药或印楝药肥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