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62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70篇
  95篇
综合类   411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263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银杏种仁黄酮与内酯含量变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银杏4个良种(马铃5号、马铃9号、金坠13号、金坠17号)不同采收时期的银杏种子为试验材料,对银杏种仁中的黄酮、内酯含量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各种物质变化规律表现出相似性。在种子发育及采后层积过程中,不同时期银杏种仁的黄酮含量呈现减少—增加—减少的趋势,并与胚的生长及种子的萌发能力呈负相关;各品种种仁中内酯的含量变化均为前期减少,9月10日至2月20日基本稳定在0 5%~0 6%之间。研究发现银杏种仁内可能存在某种抑制物质,它不仅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还抑制幼苗特别是胚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32.
上海地区水产养殖和长江口与杭州湾水域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据长江口、杭州湾渔业水域环境状况与我国水产养殖特点,分析研究了水产养殖和水环境的相互关系。目前两水域已受到无机氮、有机物、活性磷、石油类、重金属等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这些物质的含量均已超过我国渔业水质标准或一类海水标准。而两水域具有重要的渔业经济价值,其沿岸地域是上海市等地区海产品养殖基地。两水域的污染状况,影响了该地区水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水产养殖所采用的高密度、高投饵率、高换水率的传统养殖法也是造成水域环境污染的因素之一。为此提出应及早研究和制定长江口与杭州湾环境容量基准和上海沿岸地区养殖容量基准、尽快完善有关法律与法规制定、强化执法与管理、提高沿岸排放废水处理的强度、建立水资源收费和排废配额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33.
红树林根际解磷菌分离、培养及解磷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从红树林根际分离出不同种类的解磷细菌,经过筛选获得一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ZB0211,在纯培养的条件下,对这株解磷菌进行最适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以10g·kg-1的蔗糖最佳,氮源以1g·kg-1NH4Cl最好,10g·kg-1NaCl浓度为最适生长浓度,最适初始pH值为7 5。同时进行的解磷能力实验也表明pH值、菌数与解磷能力这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4.
利用日光温室提供主动蓄热体参数研究所需的环境条件,测试了不同风速、空气温度以及空气-土壤温度差对主动蓄热体内空气-土壤热交换系统的管道内部温度、进出口温差以及蓄放热能力的影响规律,以期获得主动蓄热体内部管道通风系统的传热效率及优化调控参数。结果表明:同一风速条件下,进出口温差随室内空气温度增加而增加。放热阶段,当进风口以风速0.5~4.0m·s-1运行时,系统放热量随着风速增加而增加,平均放热流量为9.8~73.9 W;蓄热阶段,当进风口以风速0.5~2.0m·s-1运行时,系统蓄热量随风速增加而增加,平均蓄热流量为21.4~70.2 W,当进风口以风速2.0、4.0m·s-1运行时,平均蓄热流量仅相差2.7 W,性能系数COP相差不大。同一风速条件下,随着室内空气-土壤温度差值不断增大,进出风口温差也不断增加,同时建议白天风机开启蓄热时设定的室内空气温度最少应该比蓄热体内土壤温度高4.5℃。  相似文献   
35.
为提高毛马齿苋种子播种出苗率,分析不同时间浸种以及采用GA3、NAA和6-BA 3种外源激素处理对其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处理没有提高毛马齿苋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效果;GA3、NAA和6-BA三种激素浸种处理均能提高毛马齿苋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适宜的浸种浓度分别为GA3 30 mg/L、10~20 mg/L NAA或6-BA 30 mg/L。其中GA3有效浓度范围较宽泛,建议采用,但GA3处理不能解除该种子发芽的需光性。  相似文献   
36.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原料,研究磁场强度和脉冲数在不同处理温度下对HR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强度小于1T时,脉冲磁场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有激活作用,随着脉冲数的增加,激活作用逐渐降低;磁场强度大于1T时,脉冲磁场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脉冲数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3.5T是脉冲磁场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的一个拐点值;较高的处理温度可以增强磁场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4.5T,40℃,40个脉冲时HRP的活性降低了90%.PMF处理后的酶液在4℃下贮藏,48h后HRP的活性仍缓慢下降,无再生现象.  相似文献   
37.
燕麦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辉  李蕾  马海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681-10683
[目的]优化燕麦分离蛋白提取工艺。[方法]以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提供的燕麦为试材,采用国标中经典方法测定粉状燕麦的成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粉状燕麦进行脱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碱提酸沉法制取燕麦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燕麦的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分别为4.99%、1.93%、8.38%、12.21%和50.2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燕麦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液料比为9,浸提pH值为10,浸提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90min;在该条件下燕麦分离蛋白提取率达60.37%。用SDS—PAGE法测定的燕麦蛋白的分子量范围在20~43kDa。[结论]用该工艺提取燕麦分离蛋白简便、准确且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38.
为了给探索小流域信息化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技术以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提供方法和途径,采用Visual Basic6.0作为开发工具,以区域管理软件Region Manager V5.5(RM)为开发平台,通过遥感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专家系统松耦合的方式,开发出小流域综合治理决策支持系统(DSS);可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林业资源管理、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与监测、生态农业开发、草场管理、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与监测评价等领域,有助于实现办公自动化和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39.
黄新民  姚军财  何军锋  申静  黄晓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267-6268,6271
[目的]研究水稻监控系统中的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方案,并通过仿真试验对图像进行了不同压缩比的压缩。[结果]对于压缩比在30以内的数字图像的压缩,衡量编码压缩质量的5个参数(压缩比、图像的熵、平均码字长度、编码效率、冗余度)和评价压缩图像逼真度的参数(PSNR)均达到较好效果,人眼几乎不能分辨出解压缩图像和原始图像之间的差异;在压缩比超过30的数字图像的压缩上,解压缩图像存在一定的失真。当压缩比为91.516 3时,虽然图像有一定的失真,但PSNR仍能达到21.528 2,从直观上人眼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仍能接受解压缩图像。[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图像压缩方案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较好的图像压缩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农作物监控系统中图像存储、交换与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40.
在金耳菌丝发酵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利用比色法测定了发酵液中营养成分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同时测定了发酵液的·OH清除率、DPPH·清除率和还原力的大小.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对营养成分的影响较大,当亚硒酸钠的浓度为10 mg·L-1时,蛋白质含量最大,氨基酸含量最小,胞外多糖在亚硒酸钠浓度为5mg·L-1时最大.一定浓度的亚硒酸钠对金耳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有促进作用.当亚硒酸钠的浓度为5mg·L-1时,·OH清除率、DPPH·清除率和还原力都有明显提高,其中·OH清除率提高最明显的亚硒酸钠浓度为10mg·L-1,相对于对照提高了16.7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