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6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2篇
  8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71.
叶绿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色素,可用来衡量植物生长状况,为实现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快速、无损检测,以番茄为试验材料,通过高光谱无损检测方法,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监测。提取出82个叶片样本的平均光谱反射率数据(400~1 000 nm),对原始光谱数据分别进行7种预处理(平均平滑、高斯滤波、中值滤波、卷积平滑、归一化、基线校准(baseline)、标准正态化(standard normal variation, SNV),建立PLSR模型,建模结果显示:SNV预处理光谱的建模效果最优。用β权重系数、无信息变量消除变换法(uninformation variable elimination, UVE)、竞争自适应重加权法(compet-itive adaptive weighted sampling, CARS)及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 algorithm, SPA)等提取特征波长,并建立了PLSR模型,建模结果表明:CARS法提取特征波长所建立的模型最优,CARS法提取了8个特征波长(732、796、946、953、957、968、983、994...  相似文献   
372.
为了探究膜下秸秆覆盖的日光温室黄瓜根际土壤水热特征及增产机制,在统一覆盖地膜基础上,设置4个秸秆覆盖量水平0.42、0.83、1.25、1.67 kg/m2(记为T1、T2、T3和T4),以无秸秆覆盖为对照(CK)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膜下秸秆覆盖可提高黄瓜全生育期0~30 cm土壤蓄水量,生长前期蓄水效应无显著性,生长末期,处理T3较CK显著高出7.48%(P<0.05),土壤保墒效果最佳;5、10、20和25 cm土层日均温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增加,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且变化趋于平缓,5~25 cm土层温度日高峰期集中在14:00-17:00;就黄瓜生长月及全生育期而言,除15 cm土层外,膜下秸秆覆盖对各土层均有增温效应,5 cm土层比其他土层依次高出3.27%、5.57%、9.59%和12.24%;生育后期,膜下秸秆覆盖促进株高、叶片数和茎粗生长,且通过促进坐果数、黄瓜纵横径生长,达到增产效果,处理T3、T4和T2分别较CK显著提高42.95%、28.96%和24.02%(P<0.05)。综合考虑,土壤保墒增温效果和黄瓜生长及产量指标,处理T3(秸秆...  相似文献   
373.
通过对4种不同维生素B诱导后的桦褐孔菌的生长量、三萜类化合物积累及三萜代谢途径相关酶活性进行检测。发现VB1、VB3、VB6、VB12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均能对桦褐孔菌的生物量和三萜质量分数积累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质量浓度为10 mg/L VB12诱导后效果最好,生物量是对照组的1.45倍,三萜质量分数是对照组的2.03倍;当质量浓度为20 mg/L VB12诱导后,桦褐孔菌生物量是对照组的1.42倍,三萜质量分数是对照组的2.64倍。发酵第10天,在这4种不同维生素B诱导下,桦褐孔菌的法尼基焦磷酸合酶、角鲨烯合酶的活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有利于桦褐孔菌的生长,促进了桦褐孔菌三萜代谢过程的进行,提高了桦褐孔菌三萜的产量。  相似文献   
374.
为了给甘肃省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对以甘肃省2004-2022年审定的284个小麦品种的基本情况和抗条锈病性进行了分析,并统计了生育期、株高和产量水平。结果表明,甘肃省近19年审定的小麦品种数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育种单位主力为省内科研院所,联合育种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表明科研工作者对小麦品种选育具有较高的积极性;通过高使用频率直接亲本统计分析,发现甘肃省审定的小麦品种亲本配置组合主要来自主栽品种和人工创制的种质资源,并发现5个高使用频率直接亲本,表明近19年甘肃省审定品种遗传基础较窄;育成品种主要采用的育种方式为杂交育种,且育种方式趋于单一,表明今后要加强创新育种方式;审定的小麦品种以冬小麦为主,其中80.2%集中在陇东泾河上游川塬山地冬小麦区和陇南渭河上游河谷山地冬小麦区,而审定的春小麦97.9%则集中在河西内陆河灌溉春小麦区和陇中干旱川山春小麦区;小麦抗病性方面,审定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水平相对较好,但年际间波动较大;春小麦生育期年平均增加0.15 d,而冬小麦生育期年平均减少0.46 d;株高年平均降低1.10 cm,平均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47.25 kg·hm-2,其中2012年产量最高,为8 136.2 kg·hm-2;千粒重、穗粒数和有效穗数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但穗粒数变化不大,年均增加0.08粒,千粒重年均增加2.71 g,有效穗数年平均增加1.29个。综上,在后续的育种工作中,可结合不同育种方式,更进一步选育出高产、优质和高抗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375.
为了建立红花药材中无机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红花药材中无机元素进行分析测定,采用微波消解法对红花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ICP-MS法测定不同产地红花中9种无机元素含量,并用SPSS 22.0软件对无机元素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红花中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其中Mg、Ca含量最丰富,Fe、Mn、Cu含量次之,Cr、Co、Zn、Cd含量较少。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各元素的线性相关性良好,重复性和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符合要求,加标回收率在96.2% ~ 109.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2个产地的红花可分为两类:新疆和青海红花聚为一类;河南、山东、云南和甘肃的红花聚为一类。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精确灵敏的优点,可为红花中无机元素的测定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6.
为优化刺槐人工林施肥方案、提高集约经营的肥料利用效率,采用控制试验方法合理配比林木肥料。以1~3年生刺槐人工幼龄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因子(氮磷钾)二次正交回归试验设计方法,对位于河南民权林场的窄冠刺槐幼龄速生丰产林进行连续3年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显著促进刺槐的胸径增长,2年增长幅度分别达186.67%、47.30%,3年生幼龄刺槐林最佳施肥处理平均胸径可达7.6 cm。二次回归检验表明,经过连续3年施肥,拟合方程的平方项和总回归项已达到显著水平,失拟检验逐渐失效,拟合方程向着有意义的方向发展。尝试模型转换后进行数据处理不成功,刺槐林地施肥的正交试验无法转变为其他模型处理。通过三因子二次正交回归试验拟合刺槐施肥回归方程有效,以此寻求刺槐人工林最优施肥方案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77.
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枸杞耗水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宁杞1号’为试材,在营养生长和盛花期(StageⅠ)、盛果期(StageⅡ)、秋果期(StageⅢ)进行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对植株耗水特性以及果实药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得到最优水分生产条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枸杞耗水量,降低幅度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大;与充分灌溉相比,StageⅡ轻度水分胁迫后,在StageⅢ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枸杞多糖、总黄酮、甜菜碱、β-胡萝卜素和脂肪含量均有所增加,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降低;StageⅡ中度水分胁迫后,StageⅢ伴随胁迫程度的加剧,枸杞多糖、总黄酮、甜菜碱、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降低;StageⅡ重度水分胁迫后,在StageⅢ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枸杞多糖、甜菜碱、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随之增加,总黄酮和脂肪含量则有所降低。综合分析认为,在StageⅡ和StageⅢ进行中度或轻度亏缺,可兼顾灌溉的效率以及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78.
黄素单加氧酶(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s, FMO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主要参与调控生物体对内源性及外源性物质代谢的生物酶家族。为探究松材线虫FMOs(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FMOs, BxFMOs)在宿主中定殖和响应杀线剂胁迫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本研究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从松材线虫基因组中筛选并鉴定了13个BxFMOs家族基因,随后对获得的BxFMOs家族基因进行理化特性、进化发育、蛋白结构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BxFMOs家族成员分布于5条染色体上,氨基酸数目为432~572个,分子量为49.77~66.09 kDa,等电点为6.26~9.27,其结构较为保守。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揭示,BxFMOs家族对松材线虫定殖和响应杀线剂胁迫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对探索松材线虫在宿主中的定殖机制和寻求防治松材线虫分子靶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