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3篇
  9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满足纺织企业对优质棉花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棉花种植户增产增收,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锦棉种业公司)以Z1146优良品种为支撑,经过10余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优质机采棉Z1146的特征特性,探索出了机采棉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选择土壤肥力适中的土地,播种前揭膜、秸秆还田、施基肥、耕翻整地;适期播种,播种后及时铺设毛管、滴水,择期中耕起到增温、保墒、灭草的效果,促进棉苗及早形成壮苗;棉花生长中后期进行一体化水肥管理,科学化调与适时打顶,构造出高光效群体结构和宜机采的株型;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时脱叶催熟和机械采收。实践表明,优质机采棉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可以增加棉花产量,提高皮棉品质,增加植棉户收益。  相似文献   
72.
马鑫 《乡村科技》2023,(11):22-2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甘肃省崇信县坚持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揽,大力培育生态养殖和优质果菜产业,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崇信县应始终坚持产业靠实到村,不断筑牢乡村振兴发展根基;集体增收到村,全面拓宽乡村振兴致富道路;文明实践到村,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致富帮培到户,聚力拓展乡村振兴增收渠道;矛盾化解到户,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发展成效;环境治理到户,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村容村貌;深化改革到户,着力激活乡村振兴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73.
基于对农业科研单位的调查分析结果,总结部分科研单位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管理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和建议。通过建立程序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机制,提升科研档案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百菌清在甘蓝叶片中的光化学降解,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探究了甘蓝叶片的水提取液在氙灯、紫外灯2种光源下对百菌清的光化学降解作用效应;研究了百菌清在花青素含量差异较大的绿甘蓝和紫甘蓝叶片表面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在氙灯光照下,百菌清在绿、紫甘蓝叶片水提取液中的光降解半衰期分别为80.58 min和70.71 min,降解速率分别是未添加甘蓝叶片水提取液百菌清水溶液的7.17倍和8.71倍;除光催化氧化和光催化还原作用外,百菌清在甘蓝叶片水提取液作用下还可产生光催化水解反应。在紫外灯光照下,百菌清在绿、紫甘蓝叶片表面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光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2.68 h和11.25 h;将甘蓝叶片进行创伤处理后,百菌清的光降解速率明显加大。该研究结果可为百菌清在不同蔬菜上的科学使用及其食用安全性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膜下滴灌小麦-西兰花复种水肥利用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7年4月—2018年9月连续2 a进行田间试验,以传统畦灌为对照,开展膜下滴灌不同灌水定额对小麦复种西兰花生长状况、水肥利用效率及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传统畦灌处理分别平均提高12.6%和39.10%,但随灌水量增加,作物增产效应下降、耗水量增长率出现回落,膜下滴灌条件下,高水处理(3 225 m3·hm-2)小麦获得最大产量,平均为5 468.57 kg·hm-2,但与中水处理(2 700 m3·hm-2)无显著差异(P>0.05);西兰花中水处理(1 920 m3·hm-2)增产效应最大,较传统畦灌产量平均提高15.65%,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平均增加40.03%和15.65%;膜下滴灌有利于补充土壤氮库,增加土壤肥力,较传统畦灌土壤中N肥消耗平均减小25.52%;当膜下滴灌定额为4 620 m3·hm-2时,小麦-西兰花净产值较传统畦灌处理平均增收8513.77元·hm-2,产投比较传统畦灌处理平均提高15.30%。  相似文献   
76.
我国高速公路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但许多高速公路在使用的前三年后就发生了许多不同成度的早期破坏。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沥青混合料离析的主要评价方法,并对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评价和总结。最后本文指出了沥青混合料沥青评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7.
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手工生产逐步转变为机械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这其中关于机械自动化的应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对于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与维护的研究、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实际出发,阐述了机械自动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维护工作进行了详尽分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8.
为得到高活热稳定性的纳豆激酶生产菌,本研究采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纳豆激酶生产菌,以酪蛋白平板法作为活性筛选方法。经过辐照剂量筛选确认800 Gy为最适诱变剂量,在该剂量下正突变率最大,高达45%。经过800 Gy诱变共得到60株活性提高的菌株。不同温度热处理后,11株菌在65℃显示了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9.
焦俊  圣阳  马鑫  李绍辰  滕燕  李春  蒋玲 《农业工程》2021,11(12):35-41
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核桃开展无损检测研究,实现清香、温185、香玲、新新2号、纸皮、漾濞和岱丰共7种核桃品种的鉴别,为核桃品种识别提供新思路。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和远红外光谱信息融合的方法,首次将远红外光谱技术应用在核桃品种鉴别中,并与近红外光谱数据融合,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无信息变量消除-连续投影法(UVE-SPA)进行特征波长选取,建立了随机森林、K近邻、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结果除随机森林模型外,其余模型识别准确率能够达到100%,既降低了模型复杂度,也大大提升了识别准确率和模型稳健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将近红外光谱和远红外光谱的有效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可以改善单一光谱技术在识别率上的不足,即两个波段的数据融合更能反映品种之间的差异,为实现核桃品种的高效、无损、精确识别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其他物质的鉴别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0.
建立了非茶叶类饮用植物菊花中11种农药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菊花样品经乙腈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收集16~38 min洗脱液,浓缩定容后采用UPLC-MS/MS在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扫描方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GPC净化后能够有效去除杂质的干扰,11种农药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4.5%~115.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10.0%,决定系数(R2)在0.9990~0.9998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净化效果好且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