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51.
[目的]筛选出适应潍坊烟区生态条件下的烤烟新品种。[方法]2013年,在潍坊诸城市对JZ7-07、CF225、Y106、LY30604、LJ986、Y8182和NC89共7个烤烟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试验,并对各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CF225、Y106、Y8182大田长势较好,抗病性强,烤后烟叶质量好,以CF225经济效益最高;LY30604表现稍差;JZ7-07、LJ986对黑胫病的抗性较差,至生育后期,JZ7-07黑胫病发病率达65.2%,LJ986黑胫病发病率高达100%,烟叶产量很低,基本绝产。[结论]研究筛选出几个适宜在潍坊烟区生长的烤烟品种,今后可进一步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2.
基于大尺度条件探讨若干因素对植物热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凯  宋赋  朱铁霞 《草业科学》2012,29(3):453-458
热值作为植物的重要属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衡量植物第一性生产力、植物营养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生态系统研究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在热值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针对某种植物,或者某地区的某些植物来展开研究,很少在大尺度上对植物热值进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搜集1989―2010年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http://www.cqvip.com)中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对39个样地的547种植物的热值进行归类总结,在大尺度上探讨植物器官、科、生活型及经纬度对热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型植物热值的顺序为乔木>灌木>草本,并且这种变化趋势不因植物种类和植物分布地区的变化而变化;草本与灌木植物叶片的热值最高、根系最低,而乔木则以枝条最高、根系最低;以草本和灌木植物为主的科,其热值要低于以乔木为主要组成的科,本研究所涉及的各科植物以藜科植物热值最低,杜鹃花科最高;植物的热值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53.
[目的]筛选出适合潍坊烟区适宜肥力水平的烤烟新品种。[方法]2015年在诸城进行6个品种烤烟的不同肥力水平对比试验,对CT141、豫烟6号、豫烟11号、湘烟3号、NC-YATAS6和NC55(CK)6个品种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及经济性状进行研究。[结果]CT141中肥力、NC-YATAS6高肥力综合表现较好,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结论]该研究为新品种在潍坊市的推广应用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本文旨在筛选土壤微生物来源的芳香聚酮抗生素。[方法]通过宏基因组学技术,利用基于酮基合成酶基因(KSα)保守序列设计的简并引物筛选土壤宏基因组文库,获得含有芳香聚酮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阳性克隆。对阳性克隆质粒测序并通过BLASTx同源比对分析其所包含的芳香聚酮生物合成基因簇。通过接合转移方法将基因簇整合进异源表达宿主白色链霉菌基因组中,培养发酵接合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确定克隆特异性产物并对发酵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检测。[结果]从珠穆朗玛峰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第493号混合文库中扩增得到了1个KSα片段ZF493,蛋白序列分析显示其与酮基合成酶同源,文库筛选得到了含有其对应芳香聚酮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阳性克隆cos493。对cos493的测序分析显示其插入片段大小为34 kb,包括酮基合成酶基因(KSα,orf 21)、链长因子基因(KSβ,orf 20)、酰基载体蛋白基因(ACP,orf 19)、环化酶基因(CYC,orf 17和orf 18)、糖基转移酶基因(orf 12)、单加氧酶基因(orf 16)等芳香聚酮合成相关基因。ORF 21与化合物calixanthomycin A聚酮合酶的KSα有67%的相似性,ORF 20与化合物griseorhodin A的KSβ有49%的相似性。通过接合转移使含芳香聚酮合酶基因簇的cos493整合进白色链霉菌宿主基因组中。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酵粗提物发现了2个克隆特异化合物峰,紫外光谱分析显示化合物1在223、296和420 nm处有特征吸收峰,化合物2在214、261和447 nm处有特征吸收峰,特异峰具备芳香聚酮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对发酵粗提物的抑菌活性检测发现,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运用基于序列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在链霉菌宿主中表达了来源于土壤微生物的芳香聚酮合酶基因簇并产生了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究滴灌条件下减氮施肥对烤烟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影响。[方法]以NC5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滴灌条件下,比较分析了3个减氮施肥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SOD及NR活性的影响。[结果]滴灌条件下减施20%氮肥(T_3)与沟灌条件下100%施氮肥(CK)的株高、茎围及最大叶面积无显著差异。成熟期滴灌条件下减施20%氮肥处理根系活力高于沟灌条件下100%施氮肥处理;成熟期沟灌条件下100%施氮肥处理SOD和NR活性显著高于滴灌条件下减施20%氮肥处理。[结论]成熟期滴灌条件下减施20%氮肥处理叶片较成熟期沟灌条件下100%施氮肥处理叶片成熟性好。滴灌条件下减施20%氮肥可以获得较好的农艺性状、根系活力,且叶片适熟。  相似文献   
56.
昔日不毛之地今日绿色家园刘小龙高凯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太统山下,泾水之滨的兰州军区84907部队汽车营,近年来,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指示,积极发动群众,大力栽花种树,绿化美化营区。终于使昔日的不毛...  相似文献   
57.
以LAI-2000冠层分析仪的应用为基础,对上海园林几种主要常绿阔叶树木黄杨Buxus sinic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单株植物的树高、枝下高、冠幅、基径/胸径、三维绿量等形态特征数据和叶面积指数(ILAI)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数据之间均有显著性正相关;黄杨受修剪影响,单株ILAI与形态特征数据无显著相关性,但叶总量与树高、三维绿量有极显著正相关;桂花和广玉兰单株ILAI与树高、三维绿量有极显著正相关;香樟随树木成长枝干横向生长的影响,单株ILAI与树高呈显著负相关,但其叶总量与形态特征数据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平均单株ILAI灌木类大于乔木类,而平均单株叶总量却恰恰相反;反映出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其树枝叶片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差异的。同时,根据上海植物园多年的单位叶面积生态效益数据,结合相关ILAI方程,建立了单株植物生态效益模型公式。  相似文献   
58.
对所用机械进行风险评价的目的是根据各种约束条件,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除危险或减小风险的安全措施。风险评价对减少事故发生,特别是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介绍了现有的几种机械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9.
甘薯是洛阳市重要的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 1 2 0万亩以上 ,对于稳定和提高我市粮食产量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甘薯是异源多倍体 ,种子繁殖后代分离现象严重 ,在生产中一般利用块根作种子 ,进行无性繁殖 ,生产种薯、种苗 ;但由于用种量大 ,薯种、薯苗调运困难 ,所以甘薯生产中品种更新换代十分缓慢。如胜利百号 ,华北 553在生产上已种植半个世纪之久 ,徐薯 1 8在生产上已应用 2 0多年。鉴此 ,甘薯新品种选育出来后 ,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繁种 ,加速其推广应用 ,就显得意义重大。1 甘薯良种繁育现状目前我国甘薯良种繁育主要采用原种场…  相似文献   
60.
为探讨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适宜灌溉量,本研究以指针式喷灌机下建植两年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法,以日为步长计算紫花苜蓿实际需水量(ETc),并基于ETc设置4个灌溉水平W1(60% ETc),W2(80% ETc),W3(100% ETc),W4(120% ETc),研究不同灌溉量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土壤速效养分分布、残留和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量处理下,土壤速效养分剖面分部存在明显差异,碱解氮、速效钾出现明显累积峰;碱解氮、速效钾残留量随灌溉量增加逐渐降低,W1处理下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残留量最高;碱解氮、速效钾淋失量随灌溉量增加逐渐增加,W4处理下碱解氮、速效钾淋失量最大,W2处理下有效磷淋失量最大。综合比较各个处理,W3处理下土壤速效养分的残留量、淋失量结果优于其他处理,因此建议生育期内采用100% ETc的灌溉水平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