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本研究以中龄PR107和热研7-33-97橡胶树为研究对象,设割胶前1、2、3、4、5 d涂施乙烯利的5个刺激时间处理,比较不同处理的胶乳产量;以d4(4天1刀)割制为对照,中龄PR107和热研7-33-97分别设6个刺激强度的d6(6天1刀)割制处理,包括4个乙烯利浓度以及最高浓度下的3个涂药周期,比较分析不同处理的产量、胶乳生理及死皮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周期最后1刀的第2天或周期第1刀的前2~3 d进行涂施乙烯,刺激效果良好,可获得较好的胶乳产量。中龄PR107进行d6割胶的产胶潜力很难通过适度刺激挖掘出来,采用4%乙烯利,2~3刀周期涂药的刺激策略可获得相对较好的产量效应及生理效应。热研7-33-97对d6割制适应性较好,采用2~3刀周期涂施2.0%~2.5%乙烯利的低刺激强度技术措施,可获得了良好的产量,且胶乳生理参数反应良好。此外,d6割制的高产期单株刀次产占全年产量的3.0%~4.8%之间,确保高产期的割胶刀数是保证d6割制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9种热区植物白粉病菌的rDNA-ITS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橡胶树、野艾蒿、大尾摇、胡萝卜、车前草、马占相思、红木、苦瓜和九里香等热区植物上白粉病菌的种类和彼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对这些白粉病菌的rDNA-ITS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与GenBank上公布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并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橡胶树、马占相思、红木和九里香上的白粉病菌相似性非常高,均在99%以上;野艾蒿、大尾摇和苦瓜白粉病菌与叉丝单囊壳白粉菌的亲缘关系较近,分别达到100%和99%;胡萝卜白粉病菌与白粉菌属的独活白粉菌相似性在99%以上;而车前草白粉病菌与污色白粉菌的相似性达100%.利用供试菌和GenBank上公布的rDNA-ITS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将供试白粉菌分为4个类群,确定供试白粉菌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3.
橡胶白粉菌(Oidium heveae Steinmann)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2种菌源、3种方法提取橡胶树白粉病病原真菌橡胶白粉菌(Oidium heveae BA.Steinmann)基因组DNA的效果。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单斑分离法收集还是直接收集橡胶白粉菌菌体,无论采用石英砂振荡破壁法、氯化苄法还是尿素法提取,均能获得满足常规分子生物学操作要求的基因组DNA;在基因组DNA的提取产率、完整性方面,各种方式之间略有差异,但无显著差别;2种来源菌体的基因组DNA的ITS序列分析结果一致,说明在无法进行单斑分离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直接收集的菌体提取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34.
经过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橡胶林下间种地胆草的技术方法,包括林地选择、品种选择、备耕整地、种子种苗准备、定植、日常管理、种子收集、地胆草的收获、林下间种第二年及其之后的管理等步骤。橡胶林下间种地胆草,既可保护野生地胆草资源,提高橡胶林下土地利用率,增加割胶工人收入,也可作为林下覆盖作物,减少水土流失,较具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5.
分析我国民营胶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提高民营胶园整体水平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36.
橡胶树白粉病菌rDNA-ITS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橡胶树粉孢属(Oidium heveae B.A.Steinm)真菌侵染引起的橡胶树白粉病是橡胶树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从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天然橡胶主产区共收集橡胶树白粉病菌样品20份,提取其基因组DNA进行rDNA-ITS区序列扩增,并对5.8S rDNA及其两侧ITS序列进行分析.通过序列结果分析发现,供试样品可分为2个群体.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六天一刀(d6)割制下不同割胶耗皮厚度、乙烯利涂施时间和强度对热研7-33-97幼龄开割橡胶树产量、胶乳生理及死皮病发生的影响,为d6割制关键技术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5个割胶耗皮厚度(0.16、0.18、0.20、0.22和0.24 cm)和5个乙烯利涂施时间(割胶前1、2、3、4和5 d涂施)处理,比较d6割制下不同技术参数处理的幼龄热研7-33-97橡胶树胶乳产量;以四天一刀(d4)割制(不涂施乙烯利)为对照,设不同乙烯利浓度(2刀涂施1次0.5%、1.0%和1.5%乙烯利)和不同涂药周期(1、2和3刀涂施1次1.5%乙烯利)5种刺激强度的d6割制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的单株干胶产量、胶乳生理及死皮病发生情况.[结果]在d6割制下,割胶耗皮厚度0.20、0.22 cm和割胶前2、3 d涂施乙烯利刺激的热研7-33-97幼龄胶树的单株平均胶乳产量较高,分别为相应处理中最低胶乳产量的1.37和1.23倍、1.25和1.35倍.较高强度刺激(涂施1.0%~1.5%乙烯利)可充分调动胶树产胶潜力,获得理想产量,且胶乳生理状况良好,死皮病发生率(1.6%~8.3%)低于d4割制.刺激强度(涂施乙烯利浓度和刺激频率)越高,d6割制的单株干胶产量越高,胶乳生理代谢越旺盛,但强刺激(1刀涂施1.5%乙烯利)的死皮病发生率(8.3%)和死皮指数(0.23)明显升高,同时影响高产期的产胶潜力.对刀次产量的全年变化分析结果表明,d6割制具有高产期(9—12月)更高产的特点,高产期刀次产量占全年产量的3.50%~5.50%.[结论]热研7-33-97幼龄开割橡胶树进行d6割胶,需增加割胶耗皮厚度、并适度施用乙烯利,同时确保高产期的割胶刀数,能获得较高的胶乳产量,并延长产胶经济寿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移栽野生地胆草,收集成熟种子,通过不同播种方式盆栽播种,观测种子发芽情况。再通过盆栽肥效试验,确定野生地胆草生长的营养需求。结果表明,浅播种子发芽快,且后期生长好;肥效试验表明,盆栽地胆草每株每周施100 mL 0.1 %浓度的复合肥水肥时长势好。  相似文献   
39.
农科院所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农科院所科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建设专家库,成立专职服务机构;完善科技服务激励机制;加强与地方和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的合作;多种模式并举;利用信息网络,营造“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等举措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0.
民营橡胶发展提升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橡胶是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重要力量和区域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分析目前民营橡胶生产发展中存在的科学植胶意识小强,胶园生产能力偏低,技术力量薄弱,橡胶树病虫害防控能力不强.民营橡胶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橱过树立科学的植胶观念,增强科学植胶意识.加强橡胶树先进适厢技术的集成配套及推广应用,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民营橡胶技术力量,增强民营橡胶自身病虫害防控能力.提高民蓠橡胶产品质量水平等途径,提升民营橡胶整体发展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