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浙江省马尾松人工林立地质量的数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浙江290块马尾松人工林样地的8个立地因子和9个交互作用因子数据,运用逐步回归、交互逐步回归及数量化理论Ⅰ三种方法,剔除无效变量,分别对武夷山北坡产区、天目山产区及浙东、浙西丘陵产区所调查的立地因子(海拔高、土层厚度、黑土层厚度、坡位、坡向等),进行统计分析与检验。从剩余标准差、方差比、复相关和偏相关等检验结果看,以数量化法计算结果最精确,交互逐步回归法次之。本文还根据入选因子类目的相关距阵,用数量化理论Ⅰ法计算出立地质量得分值,并编出三个产区的数量化地位指数表。  相似文献   
22.
我国化学除草剂发展近况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我国化学除草剂生产、使用现状,以及在我国林业中的应用范围与使用效果,指出了化学除草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国内外除草剂发展的新动向,对林业化学除草的研究应用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亚热带基岩海岸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特点 ,并用数学方法探讨了它与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关系 ,结果表明 :(1)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相关极显著 ,其数量关系是细菌 >放线菌 >真菌 ,不过真菌所占的比例较泥质海岸高 ;(2 )不同林地土壤微生物差异很大 ,胡柚、桃形李等经济林土壤微生物多 ,马尾松和杨梅成林较少 ;(3)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4)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最后 ,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关系及反映土壤肥力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4.
对浙江省沿海基岩质海岸防护林主要林分类型土壤抗冲性和理化性质进行测定,6种林分类型各土层抗冲指数都高于无林地,对于同一林分类型而言,0~20 cm土层的抗冲性指数均高于>20~40 cm土层,差距在1.30~0.07;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抗冲指数与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显著相关,与土壤总空隙度成极显著相关,并建立了土壤抗冲指数与这3个因子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采用聚类分析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抗冲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可分为4类,北江荛花檵木混交林为抗冲性能最强类,化香纯林为抗冲性能较强类,湿地松木荷混交林、湿地松枫香混交林、湿地松纯林、枫香纯林归为抗冲性能一般类,无林地为土壤渗透性较弱类。  相似文献   
25.
化学除草剂在林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使用果尔,禾纳斯,丁草胺和克芜踪等10余种除草剂,对浙江省的圃地,草坪,地被及林地等的化学除草进行了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除草剂种类多,效用不同,应依不同目的有选择地合理运用,几种除草剂合用效果更好,如把果尔,禾纳斯和丁草胺分别加入克芜踪,除草效果均优于其单一使用,除草率都在91%以上,化学作草明显省工省成本,只是不同植物类型的区域,节省的成本多少不同,在实行化学除草时,各种植物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样,绝大部分除草剂都能保护主体植物而杀灭杂草,但如果施用量不当,会产生药害,表6参8  相似文献   
26.
对杉木种子发育生理及涩籽形成原因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胚的分化发育,雌配子体(胚乳)和胚的干质量、体积及生物分子(总核酸、蛋白质和类脂)含量均不断增加,一直持续到种子成熟。败育的杉木涩籽中存在着凝集素类物质,它的存在与败育无关,而在贮藏蛋白的形成中的作用。败能的杉木涩籽中只积累较多的脱落酸,说明了败育涩籽的衰败和失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减少杉木种子败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7.
植物对环境的修复机理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植物修复是一门利用植物清理陆地和水生态系统污染的技术。植物具有的一些生态功能,如调节水分平衡、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分泌多种有机物、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等,虽早已被认识,但植物修复作为一门单独的技术却是近10年才出现的。根据不同的应用机理和对环境的改造目的,植物修复技术可分为:植物提取、根系过滤、植物固定、植物根系和体内降解、植物挥发、水分控制、应用基因改造生物等。至今由于这一技术积累的经验少、而且修复所需的时间又较长,给修复技术的应用推广带来一定的难度,但从国际发展大趋势看,由于这一技术在应用上具有投资少、生态风险小、改造过程中能保护好土壤及其生物等优点,其开发研究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8.
在耕地旁边植树,常遇到争议,认为树木影响农作物生长。虽然这些树木作为防风林,但其根系与作物争水和养分(Giulimondi,1960;Heth,1962;Zohar和Brandle,1978)。通常,可以获得认识农田旁边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根系的资料。因此本工作目的在于根据涉及土壤深度的根系到树木的距离,研究主要是夏天灌溉的农田里桉树根的数目和根径的分布。  相似文献   
29.
经试验表明,多效唑对桃形李幼树有较强的矮化控冠效应;能抑制新梢生长,提高中、短结果枝比例,对提高叶绿素含量也有一定作用。根据不同剂量多效唑对桃形李幼树的抑制程度及持续效应,宜采用1000ppm(喷施),0.5g/m ̄2(土施)的剂量。  相似文献   
30.
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研究和应用的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树木种苗快速繁殖,优良树种选育,部分林产品的精深加工以及林产吕中特有物质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概况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