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7篇
林业   53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培养皿和养虫笼内放吸附糖酒醋、蜜酒醋及水3种营养液的棉球,观察杨干象成虫取食每种营养液的情况,其结果表明杨干象最喜欢以糖酒醋作补充营养。杨干象在杨树幼林内自虫源地一方的林缘向林内逐渐扩散,幼林边行的虫口密度最高,为整个林分虫口密度的45.2%,自林缘至66m间的虫口密度为整个林分虫口密度的91.0%。  相似文献   
22.
利用昆虫致病线虫防治蛀干害虫和叶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致病线虫能侵染多种害虫,黑暗、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其活动和存活。我们应用线虫Steinernema bibionis的不同品系S.feltiae,S.glaseri和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分别对杨树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柳树黄斑星天牛A.nobilis、小褐木蠹蛾Cos-sus formosana、杨树叶蜂Pristiphora sp.和蔷薇叶蜂Arge przhevalskii进行了试验,均取得较好的结果。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3.
1994~1995年,在野外进行了桑天牛成虫飞行距离、诱饵树设置位置、诱饵树根部施药毒杀成虫以及不同被害程度杨树林分利用诱饵法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成虫最远可飞行到2500m处的食物上取食,以在250~550m间较多。诱饵树设在林外低矮植物间的引诱效果为设在林内的31倍。林内诱饵树越高,引诱效果越好。诱饵树根部施入铁灭克240g/m2,在15~21天内对成虫的毒杀效果达640%~867%。利用诱饵树诱集成虫进行人工捕杀,可使林内有虫株率由原来的277%~948%,下降到54%~594%。  相似文献   
24.
利用成虫取食习性防治3种杨树天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野外调查桑天牛、云斑天牛、光肩星天牛成虫取食树种的基础上,试验室内用不同植物对成虫进行了饲养.结果表明,3种天牛成虫期的补充营养植物对成虫取食量、寿命、产卵量都有重要影响.补充营养植物内糖含量的多寡是影响取食与产卵的关键因子.利用桑科、蔷薇科、槭树科木本植物作诱饵分别诱杀桑天牛、云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可有效地控制天牛灾害.  相似文献   
25.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杂交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野外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成虫相互交配进行了调查 ,同时于野外铁纱笼内进行了两种天牛成虫之间的交配试验 .结果表明 ,野外自然条件下两种天牛成虫间都可相互交配 ,其中光肩星天牛♀×♂的比率占34 4 % ,黄斑星天牛♀×♂占 1 3 3% ,淡黄型♀×♂占 1 0 6 % ,黄斑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占 1 6 7% ,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占 1 0 6 % ,其它类型间的相互交配占 1 4 4 % .铁纱笼内黄斑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交配 ,产生的后代成虫 ,鞘翅表现为白斑、黄斑和淡黄斑 3种类型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交配后代毛斑为黄斑和淡黄斑 ,黄斑星天牛♀♂交配的后代为淡黄斑和黄斑 .利用这些后代成虫进行再交配试验 ,已得到后代幼虫 1 31头 .根据这些结果及有关两者的生物学、行为学和形态特征观察 ,我们认为它们很可能是一种的不同型  相似文献   
26.
目前在栽植杨树新区,食叶害虫十分严重。据调查,杨扇舟蛾、杨尺蠖、杨毒蛾和杨梢叶(虫甲)等食叶害虫,近来经常猖獗成灾,对杨树生长造成了重大损失。为避免任意使用农药,消除害虫产生抗药性和环境污染,我们研究了杨树摘叶量、杨扇舟蛾食叶量与生长关系,找出食叶害虫虫口密度与食叶量多寡与树木生长关系,提出合理的防治指标,为实现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正> 为对食叶和蛀干昆虫为害造成的影响进行估价,美国威斯康星州来因得兰的Hugo Sauer苗圃从1975年6月-1977年8月用中选的杂交杨树无性系进行模拟害虫对其早期生长影响的试验。材料和方法植株生长在威斯康星北部的沙壤土上。栽培管理包括栽植后的除草、施肥和灌溉。试验材料是入选的杂交杨无性系嫩枝插条。将插条扦插在jiffy-7营养钵内,放于温室有喷雾的条件下使之生根。测量的反应变量是总高度、  相似文献   
28.
杨干象成虫补充营养及在杨树幼林内的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培养皿和养虫笼内放吸附糖酒醋、蜜酒醋及水3种营养液的棉球,观察杨干象成虫取食每种营养液的情况,其结果表明杨干象最喜欢以糖酒醋作补充营养。杨干象在杨树幼林内自虫源地一方的林缘向林内逐渐扩散,幼林边行的虫口密度最高,为整个林分虫口密度的45.2%,自林缘至66m间的虫口密度为整个林分虫口密度的91.0%。  相似文献   
29.
光肩星天牛种群扩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光肩星天牛成虫在自然界中种群扩散的模式和种群数量变动等问题,在甘肃省永靖县采用标记-回捕的方法进行了光肩星天牛的扩散规律研究。系统收集了光肩星天牛成虫种群在时间序列过程中的扩散资料,按照动态分析方法,对天牛成虫在杨树农田林网中的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天牛成虫扩散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群扩散有明显的方向性,由环境因素引起。对气象因素分析表明扩散格局主要受风向影响,各方向的回收数量都与其相同风向呈负相关,而与相反风向呈正相关,但与风速、温度和相对湿度关系不密切。成虫的扩散密度随距离和时间  相似文献   
30.
<正> 近年来,随着杨树人工林面积的迅速扩大,杨树病虫害的危害面积和程度也日趋扩大和加重。当前,对病虫害大多采用药物防治,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减少病虫害最好的方法还是选育抗病虫害的优良个体。于是,我们从1983年开始了杨树抗性选优工作。一、选优材料、标准和方法(一)选优材料我们认为,选择新的抗源以天然或人工起源的实生后代林为好。尤其是几种杨树混生的林分内,基因资源较多,种子遗传基础复杂,其杂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我们在黑龙江和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