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4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453篇
林业   1154篇
农学   612篇
基础科学   958篇
  591篇
综合类   4450篇
农作物   551篇
水产渔业   475篇
畜牧兽医   2175篇
园艺   1004篇
植物保护   41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622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515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520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538篇
  2006年   509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318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321篇
  1996年   311篇
  1995年   232篇
  1994年   276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0篇
  1963年   5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方法对黄土高原西部、河西走廊及河南西部等6个剖面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的黄土-古土壤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取了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各剖面的环境敏感粒度组分主要分为粗细两个组分,并显示出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和不同的沉积学意义。敏感组分主要受物源和沉积后成壤作用的影响:冰沟和罗家湾剖面可能受源区的影响更大而使敏感组分偏粗,暖和湾和扣马剖面可能由于后期风化的影响较大而使敏感组分偏细。对扣马剖面末次冰期旋回堆积的L1和S1的粒级一标准偏差分析表明,L1的敏感组分与全剖面相似;而S1的敏感组分与全剖面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成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2.
降雨特性和土壤结构对溅蚀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选用黄土高原地区的安塞黄绵土、绥德黄绵土、杨陵粘黄土、杨陵农地耕层土进行人工降雨溅蚀试验 ,研究了降雨特性和土壤结构对雨滴溅蚀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溅蚀量与降雨强度相关关系的最佳函数为指数函数 ;将降雨动能与雨滴中数直径的乘积 ( Ed50 )定义为降雨溅蚀力 ,降雨溅蚀力与溅蚀量呈线性相关关系。降雨溅蚀力是降雨潜在溅蚀能力的反映 ,对溅蚀降雨侵蚀力因子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溅蚀总量随降雨历时的增加而增加 ,而溅蚀率则随降雨历时的增加而减小 ,其变化过程可用幂函数描述 ;原状土的溅蚀量仅为其扰动土溅蚀量的2 2 %~ 3 0 % ,随降雨强度增大 ,雨滴打击力对土壤结构的破坏作用增强 ,使原状土与扰动土溅蚀量间的差异缩小。  相似文献   
993.
宁南县推广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宁南县为解决坡耕地的持续经营 ,防治水土流失 ,1991年以来与国际山地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 ,开发、推广了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通过采取奖励、补助、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等措施 ,宁南县目前已在 12个乡 (镇 )推广等高固氮植物篱 1667hm2 ,农民年增收 2 5 0万元以上 ,年减少土壤流失 1万多t ,减少地表径流量 70万m3 ,与工程坡改梯相比累计减少投入 80 0万元以上 ,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  相似文献   
994.
神府东胜矿区侵蚀营力及风、水蚀相互作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神府东胜矿区主要侵蚀营力有风力、水力、重力和人为活动。侵蚀营力具有随季节周期性交替和空间分布上相互交错、渗透的特点。风力、水力相互作用及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形成了风、水蚀地区特有的坡面徽地貌形态和垂直分带。  相似文献   
995.
内蒙古阴山北麓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风蚀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研究阴山北麓干旱区不同的种植模式对农田风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具有发生风硅危害的潜在气候条件;(2)土壤不合理的翻耕是造成农田风蚀的重要因素,通过实行保护性的留茬免耕措施,可以有效抑制农田土壤风蚀。(3)不同作物种植条件下,条播作物农田风蚀量小于穴播作物。为了有效防治农田土壤风蚀,对作物进行高留茬处理和通过各种措施增加地表粗糙度,可以达到最大的防风蚀作用。(4)农事操作增大了土壤风蚀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996.
黑龙江省马铃薯气候生产力特征及区划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利用黑龙江省81个气象站1975-2004年30 a的逐日气象资料及相应插值的网格同期逐日气象资料,采用WOFOST作物生长模型,模拟并分析了马铃薯气候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各地气候生产力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利用气候生产力的距平百分率、变异系数及与气候生产力密切相关的有关生育期的4个气候因子(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日照时数、降水量),采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将黑龙江省马铃薯可能种植区初步划分为9类气候栽培区,为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发展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将一个2.8kb的CaMV35S启动子/SchiA编码区/Nos终止区融合基因插入到植物转化载体pCAMBIAl301的多克隆酶切位点,得到1个14.6kb的新植物转化质粒pBGlll2,用花器介导法转化水稻(Oryza sativa),经PCR检测,初步证实已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植物的基冈组中。一部分转基因T3代潮霉素抗性阳性植株对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和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的抗性较非转化对照增强。RT—PCR表明抗病性植株为阳性,而不抗病的植株为阴性。将RT—PCR产物测序后,用BLAST软件分析序列可知,该序列为细菌几丁质酶基因核苷酸序列而不是植物几丁质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T4代转基因水稻的几丁质酶活力高于对照未转基因植株,表明转入的外源几丁质酶基因能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998.
以耐盐性差异显著的野生契斯曼尼番茄LA0317与栽培番茄9706为亲本材料,建立了包含130个BC2S3单株的高代回交群体,利用55个SSR标记和26个CAPS标记构建了番茄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多QTL区间分析法,检测到与发芽期耐盐性相关的9个QTLs.其中,利用24 d发芽指数在第2,7,10,11染色体上检测到5个...  相似文献   
999.
水旱兼用冬小麦新品种长麦613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麦6135冬小麦新品种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用长97-5867做母本,晋麦62号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8年和2010年分别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中部旱地组和中部水地组审定,定名长麦6135。  相似文献   
1000.
高加宽  林鸿  郭妮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912-10914
把农业上市公司分为"背农"与"非背农"两类,以2005年年末数据为资料,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对这两类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经营风险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引导农业上市公司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为研究农业上市公司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