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0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园艺   1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31.
仁用杏ISSR分析体系的正交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仁用杏丰仁为试材,采用经改良的CTAB法提取实验材料幼叶基因组DNA.利用正交设计法,从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及模板DNA用最5种因素4水平出发,构建和优化仁用杏ISSR-PCR反应体系,并采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正交实验结果,最终建立了仁用杏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总体积20μL:1.5 U Taw DNA聚合酶、2.0 mmol/L MgCl_2、0.15 mmol/L dNTPs、0.35μmol/L引物、30~60 ng模板DNA.在优化体系的基础上筛选出 13个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并通过梯度PCR试验,确定每个引物的最适退火温度.经对最佳反应体系和程序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体系具有扩增稳定性.  相似文献   
32.
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7份杏品种,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与Q型聚类分析对杏的16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多元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5个反映杏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7.17%。果实产量与叶长、叶宽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而果实单果重与出核率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17个杏品种分为3组,第1组包括10个品种,核仁干重和出核率均值最高,但冠幅、树高和地径最小;第2组冠幅、树高、地径及单果果重最大;第3组叶长、叶宽、果实产量和出仁率最高。研究结果为杏品种的栽培与选育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3.
低温胁迫对仁用杏几个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仁用杏抗寒性与膜透性、可溶性糖及膜脂过氧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对低温胁迫下一窝蜂、优一和龙王帽3种仁用杏枝条的萌芽率、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及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供试的3种仁用杏品种中,一窝蜂的抗寒能力略强于优一,但显著大于龙王帽。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仁用杏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上升,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电解质渗出率、MDA含量与抗寒性密切相关,可作为仁用杏抗寒性的鉴定指标;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相关不密切,不宜作为仁用杏抗寒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34.
对日光温室内与露地栽培的金太阳杏花期物候、花型、落花落果规律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栽培比露地栽培的杏树始花期提前33 d,花期延长4 d,完全花比例低33.25%.经方差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a=0.01),果枝上完全花比例由大到小的顺序露地为中果枝、长果枝、短果枝、花束状果枝,温室为短果枝、花束状果枝、中果枝、长果枝;温室内金太阳杏在落花前期脱落的花大多是不完全花,落花高峰过后脱落的花中大多为完全花,而这些脱落的完全花中,有80%表现为雌蕊枯萎,子房基本未发育.日先温室金太阳杏有2次生理落果,第一次生理落果发生在果实的第一速生期,第二次生理落果发生在果实的缓慢生长期,这一时期正是果实生长的硬核期.  相似文献   
35.
设施栽培的核果类果树的落果原因及保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核果类果树的生理落果特点及原因的分析,从栽植方式、破眠管理、授粉管理、环境调控、激素调节等10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坐果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6.
对日光温室与露地栽培的金太阳杏的花期物候、花犁进行了系统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栽培比露地栽培的始花期提前33d,花期延长4d,完全花比例降低33.25%。经方差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杏树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上完全他比例高于中果枝和长果枝,在露地栽培条件下杏树中果枝和长果枝。卜完全花比例高于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  相似文献   
37.
以凤县‘大红袍’鲜花椒为试材,对照、低温(0℃)1.0μL·L~(-1)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24 h和常温(28℃)1.0μL·L~(-1) 1-MCP处理12 h,对其(0±1)℃冷藏期间感官品质、褐变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叶绿素含量、出油率及粗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脂氧合酶(LOX)活性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以期为其1-MCP保鲜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低温1.0μL·L~(-1) 1-MCP处理加速了鲜花椒的褐变速度,贮藏24 d时褐变率显著高于对照;常温1.0μL·L~(-1) 1-MCP处理使鲜花椒贮藏期由24 d延长至48 d,显著抑制其呼吸强度和褐变率,延缓其叶绿素降解和MDA含量的积累,降低其LOX活性峰值,感官品质最优,48 d时褐变率仅为5.3%,对其出油率和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8.
自然升温过程中仁用杏抗寒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仁用杏3个主栽品种优一、白玉扁、龙王帽的花芽、花蕾、花朵和幼果等生殖器官为试材,对其自然升温过程中与抗寒性有关的5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自然界温度的升高,仁用杏半致死温度(LT50)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呈"M"型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总体呈下降趋势;3个品种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白玉扁>优一>龙王帽;不同发育时期仁用杏的抗寒性表现为:休眠期>花芽膨大期>花蕾期>盛花期>幼果期;根据抗寒性的变化规律,可在适当时期采取防寒防冻措施,以避免仁用杏遭受冻害.  相似文献   
39.
帅焕丽  张莹  李晓  杨途熙  王佳  魏安智 《果树学报》2011,(3):536-539,封4
以杏花芽为材料,在传统石蜡切片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杏花芽分化期的结构特点,对软化、透明、浸蜡、染色等重要制片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显示,将未剥去鳞片的花芽在水中煮沸30min后进行浸蜡,可获得浸蜡彻底、蜡带连续、内部组织完整的石蜡切片,避免了传统制片过程中剥鳞的困难,简化了方法;采用番红-固绿进行片染,不仅染色均匀...  相似文献   
40.
开心果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品种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介绍了开心果的枝叶、花、果实等的植物学特性,水热特性、土壤要求,根系等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主栽品种,以期为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