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0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园艺   1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优良树种四倍体刺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原产北美东部阿帕拉契亚山脉和奥萨克山,是我国温带及三北地区重要的造林先锋树种,栽培面积达1300万hm2,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树种。四倍体刺槐是由韩国山林厅林木育种研究所应用倍性育种技术培育成功的刺槐优良品种,1997年引入我国。经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引种繁育及区域化栽培试验,从五个无性系中筛选出了适宜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自然条件下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饲料林及道路绿化多用途优良品系两个,掌握了其繁育技术及各品系适应范围。四倍体刺槐在保持了刺槐原有的耐干旱、耐瘠薄和耐盐碱(…  相似文献   
72.
四倍体刺槐保持了刺槐耐旱、耐瘠薄和耐盐碱优点,具有叶片肥大、生长迅速等特性,是我国西部地区退耕林还草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首选造林树种之一。 一、四倍体刺槐的特性 四倍体刺槐可分为饲料型和速生用材型两个类型共五个无性系。其中k1为大叶饲料型,k2为大叶饲料灌木无刺型,k3为速生矿柱型,k4为速生板材型,k5为速生无刺用材型。饲料型萌芽和和成枝力都强,枝叶繁茂,枝无刺或有少量小刺,叶肥大且厚实,耐修剪。叶片及幼嫩枝条中粗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非常适合作为动物饲料适宜应造饲料林及薪炭林等。速生用材型萌芽力弱而成枝力强,树干通直圆满,生长迅速,尖削度小,出材率高,抗逆性强。苗木栽植当年高度可达2.5~3.0cm,地径2.  相似文献   
73.
油茶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但长期以来,对我国油茶植物的品种资源尚未清楚,本文对ISSR分子标记鉴定油茶重要栽培群体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信息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核心种质库和开发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油茶新品种。  相似文献   
74.
离体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处理对银灰杨和84K杨试管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2种杨树间的抗镉性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50 μmol·L-1)的镉胁迫能够促进2种杨树试管苗的生长,高浓度(200 μmol·L-1)的镉胁迫则抑制植株的生长;随着镉胁迫处理浓度的增大,2种杨树试管苗的SOD酶和CAT酶活性都是先升高后下降;POD酶活性则逐渐增加。与银灰杨相比,84K杨在镉胁迫下的生长综合指标以及酶活性变化值都较低。银灰杨较84K杨有较高的抗镉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75.
锌胁迫对灰杨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PeNhaD1基因灰杨(Populus×canescens)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缺锌(0 μmol·L-1znSO4)和高锌(2000 μmol·L-1ZnSO4)2种胁迫条件下灰杨幼苗光合参数和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缺锌和高锌胁迫44 d后,灰杨幼苗的根、茎、叶、皮鲜质量等生物量指标减小,叶...  相似文献   
76.
高校SRT及大学生科研素质全程化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国内外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针对高校SRT在教育观念、培养模式、课程结构、经费上的制约因素,提出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指导思想、计划目标、组织形式和实施方法,并对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7.
以杏优一、龙王帽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开花过程中花辩的相关生理指标,探讨了杏花开放和衰老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①在杏花开放过程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SOD酶活性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POD酶活性,ABA含量,ABA/GA3,ABA/IAA,ABA/(IAA+GA3)值先降低后升高;脯氨酸和IA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和膜透性持续增加,GA3含量持续降低.②杏花开放过程中,SOD,POD酶和脯氨酸在防止膜脂过氧化、保护质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协同作用;激素动态平衡比单一激素的绝对含量对开花的影响更为重要.③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过量消耗、内源ABA的增加、激素间平衡的失调及膜脂过氧化的加剧而引起膜结构的破坏是杏花衰老的重要原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快速减少,ABA-MDA含量及ABA/IAA,ABA/GA3值的快速增加可作为杏花衰老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8.
仁用杏具有很好的药食兼用价值,在我国陕西北部地区大量种植。现阶段品种繁杂、管理粗放等原因造成造成仁用杏产量低下。本文介绍了仁用杏的生长特性与气候分区,分析了造成仁用杏低产的主要原因,从仁用杏高接换优、土壤管理、树体管理三个技术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措施,以提高仁用杏的产量与质量,为今后陕西北部地区仁用杏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9.
冬季低温对花椒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7 a生花椒树花芽为试材,对自然降温过程中花椒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5项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对各个抗寒指标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隶属函数法对花椒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抗寒性强弱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越冬过程中,花椒花芽中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冬季最为寒冷的时间达到峰值,可溶性糖含量达到峰值的时间较为滞后,而MDA含量在冬季最低温度来临之前已经开始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抗寒指标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MDA含量与其他指标表现为负相关,与SOD活性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73)。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生理指标平均隶属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表明花椒的抗寒性经历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适宜李树栽培的日光温室的基本结构及建造此类日光温室应注意的问题 ,并从品种选择、高标准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化学控制、环境调控、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李树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