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7篇
  25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毛木耳多糖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丛微  罗霞  江南  许晓燕  魏巍  余梦瑶  郑林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07-13408,13411
毛木耳为我国传统大型食药用真菌,目前认为毛木耳多糖是毛木耳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毛木耳多糖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同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抗氧化、抑制肿瘤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就近年来有关毛木耳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2.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综述了在人工栽培、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这3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培养基原料和配方组成对灵芝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为推动灵芝产业化进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3.
1塞罕坝森林公园概况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北、西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和多伦县接壤;南、东分别与河北省御道口牧场和围场县的4个乡相连。总经营面积9.4万hm2,  相似文献   
94.
石油烃类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为样品,经过驯化、富集培养,从中筛选出2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对这2株菌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分子生物学3方面进行鉴定,确认2株菌分别为褶皱裸胞壳(Emericella rugulosa)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通过对膨松剂、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氮源、磷源等影响混合菌株石油烃降解能力主要因素的研究,以及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各因素的施用种类以及使用量.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加入占污染土壤质量1.2%的3%的H2O2,营养物n(C):n(N):n(P)=100:6:1,加入体积分数为1%混合菌液,1.25%膨松剂(樟子松松针),在该条件下降解效果最佳.而添加0.05%的SDS与PE-23的混合物,0.02%的Zn2+,避免重金属元素Hg2+,Pb2+的混入,可进一步提高石油降解率.  相似文献   
95.
黑土区不同轮作系统大豆根际镰孢菌种群结构和数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区大豆连作17年、小麦-玉米-大豆轮作、玉米-大豆迎茬和大豆连作2年,分别取分枝期、花期和鼓粒期的大豆根际土壤,采用土粒平板法进行镰孢菌分离,探讨大豆连作对镰孢菌种群结构和数量的影响.根据形态学特征鉴定出6种镰孢菌,即锐顶镰孢(F.acuminatum Ellis & Everhart)、黄色镰孢(F.culmorum(W.G.Smith)Saee.)、木贼镰孢(F.equiseti(CoMa)Saec.)、禾谷镰孢(F. graminearum Schwabe)、尖孢镰孢(F. oxysporum Schleeht.)和腐皮镰孢(F. solani(Mart.)Sacc.).在不同生育期及不同轮作系统大豆根际土壤中尖孢镰孢(F. oxysporum)数量较高,与其它种类相比差异显著(P<0.05),是大豆根际土壤中的优势菌.不同轮作系统大豆根际土壤以尖孢镰孢数量平均值最高,其次为腐皮镰孢;不同轮作系统镰孢菌总量动态变化一致,花期轮作镰孢菌数量最高为1.54 x 104个·-1干土,与大豆连作17年相比差异明显.在3个生育期大豆连作17年尖孢镰孢数量均略低于轮作.  相似文献   
96.
张文军  周启星  魏巍 《草地学报》2016,24(2):245-25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碱对克隆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生长的影响。将子株分别置于4个水平梯度的碱胁迫处理下,母株保持无任何碱胁迫处理,并对子株与母株之间的根茎进行连接和切断处理。结果发现,克隆整合明显增加了高碱处理子株的存活数、生物量、分蘖数、高度和叶水势,但低碱处理影响并不明显。克隆整合使地下组织器官根茎芽数量明显增加,根重有所下降,根茎长没有显著变化。受到碱胁迫的子株虽然明显受益克隆整合,但母株也有一定的损耗。克隆整合是克隆植物适应非均一碱胁迫的重要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97.
张文军  周启星  魏巍 《草地学报》2016,24(3):485-490
退化生态系统在结构和空间格局上往往呈现生境异质性,利用克隆植物在异质性生境中表现出的特有的适应对策进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综述了克隆植物的觅食规律和形态可塑性反应、克隆整合的影响机制及有性和克隆繁殖的权衡关系问题。联系克隆植物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的交叉领域,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8.
回顾并分析了2015年我国蒜薹产业的经营情况,预测2016年全国蒜薹产业的前景,并提出蒜薹产业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旨在为稳健科学地应对2016年我国蒜薹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9.
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对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分布、生境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区内共有兰科15属22种,占河北总属和总种数的71.43%、78.57%,以陆生型为主(19种,86.32%),有国家Ⅱ级保护兰科6种,濒危3种,易危2种,资源相对丰富,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应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区内兰科植物种类分布较集中的区域为小莲花池、百草洼和大坑,分布集中的海拔为1300~1800m;区内兰科除角盘兰外,其余均在林下有分布,有9种兰科分布在疏林或草地,腐生兰主要分布在华北落叶松林中;本研究对现有的保护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
高粱生长素反应因子(ARF)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与进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长素在植物发育中的各个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而生长素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s,ARF)特异性的调节生长素反应基因的表达,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在拟南芥、玉米、水稻等模式作物中先后克隆了一些ARF基因,但是高粱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这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随着高粱全基因组序列的公布,利用基因组序列分析ARF基因的数目、结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公布的高粱全基因组数据,利用DNATOOLS、BLAST、MEGA4.0以及Genomepixelizer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高粱(Sorghum bicolor)生长素反应因子ARF基因的数量、物理位置、系统进化树、氨基酸序列及保守基序(motif)的保守性等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在高粱全基因组中共有26个ARF基因,26个ARF基因根据其进化关系分为A、B、C 3类; 通过对全基因组内ARF基因进行物理位置和基因家族分析,发现高粱基因组中ARF基因存在明显的基因复制现象, 基因的复制对高粱基因组中ARF基因数量扩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