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5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我园饲养的大熊猫发生以奇痒、脱毛、结痂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经实验室诊断为蠕形螨与真菌混合感染,采用中草药复方外洗配合注射虫克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兽为雄性大熊猫,体重约60Kg,1998年底从某动物园引进,有螨病病史,当地曾用10%烟叶硫黄水合剂喷洒,皮下注射害获灭,但疗效不佳.病兽表现消瘦,被毛疏乱,无光泽,但食欲佳,常见在栏栅和墙角蹭痒或用脚爪抓痒,有时用嘴啃咬四肢末端;患部皮肤增厚,龟裂,散布豆粒大小、界限分明的红斑、丘疹,局部有较多的皮屑与分泌物形成粘稠的灰白色鳞屑;大面积脱毛,并形成许多皱褶.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1-12月,我中心接诊来自广西某地的13头8月龄左右的患病亚洲黑熊,经检查后诊断为肝硬化,部分继发胆囊炎和细菌感染.采用抗菌药物与中药配合对10头患病动物进行治疗,除2头来不及治疗死亡外,其他8头小熊均有明显的好转,随访1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我园饲养的一只斑鼻羚左前肢腕关节出现肿大,经中西医结合诊治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分离株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16基因的遗传变异,扩增9种不同来源的弓形虫样品的ROP16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比对及构建进化树的分析。结果表明,弓形虫不同分离株ROP16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90%以上,但存在限制性位点多态性;用弓形虫ROP16作为PCR-RFLP的标记分子,未能鉴别出传统的弓形虫Ⅰ型、Ⅱ型、Ⅲ型,却鉴定出一株特殊的猪源弓形虫分离株。弓形虫ROP16基因的株间保守性提示其是一个用于预防弓形虫病的潜在疫苗候选分子,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旋角羚(学名:Addax nasomaculatus)是一种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羚羊,目前野外的旋角羚处于极度濒危的状况,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级保护动物。广州动物园从1995年开始圈养旋角羚,通过饲养繁殖及与其他动物园进行血统交换等措施,种群至今得到了可持续性的壮大。本文就饲养过程中旋角羚常发病作一概述。1旋角羚的常见内科疾病  相似文献   
16.
电子肠镜以其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人肠道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但国内尚未见电子肠镜应用于兽医临床的研究报道.2008年5月29日,笔者试用肠镜对1头因采食干草和大白菜所致顽固性腹胀的亚洲象进行检查,经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象得以康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应用酶消化法(胶原酶消化:0.1%胶原酶Ⅰ型+0.1%BSA;胰蛋白酶消化:0.25%胰蛋白酶+1mM EDTA)和植块法从华南虎皮肤组织中分离成纤维细胞。研究结果表明,植块法较适合分离华南虎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酶消化法次之,而胰蛋白酶消化法不宜用于分离华南虎皮肤成纤维细胞。DMEM/F12(1:1)培养基+10%FCS+10 ng/ml EGF+5μg/ml胰岛素+100 I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组成的培养体系适用于华南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18.
1989年10月,本园饲养的狒狒发生破伤风,经治疗康复出院,鉴于狒狒破伤风病例尚未见报道,特介绍如下。一、发病经过及症状狒狒,雌性,年龄9岁,体重15公斤,自1982年进园后生长发育及健康情况良好,无既往病史,1989年10月4日,该兽突然倒  相似文献   
19.
球虫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寄生虫,其宿主范围广,对大部分畜禽及野生动物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是灾难性的。目前有关鸡、兔、火鸡、孔雀、犬、牛和猪等动物感染球虫的病例时有报道,但在野生动物特别是袋鼠则报道极少。2006年5月份广州动物园从外地引进一批袋鼠,其中尤氏袋鼠发生以进行性消瘦、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诊断,初步鉴定为袋鼠球虫病继发大肠杆菌引起的肺炎,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广州动物园兽医院的实际工作出发,对诊疗手段、工作思路、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阐述,从中找准创新点。在提高动物福利、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变被动治疗为积极治疗和主动防疫,使科普教育、医疗保健、动物展示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动物园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