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260篇
农学   163篇
基础科学   106篇
  116篇
综合类   950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422篇
园艺   194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不同坡面位置土壤水分差异规律分析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不同坡向土壤湿度差异大。试区内,土壤储水量以北坡为最高,次之是西向坡与南向坡。从坡顶到坡脚,3m土层平均土壤湿度由小到大;在垂直方向上,各坡面湿度可分成浅层和深层两个层次。在浅层内,湿度值从坡顶到坡脚逐渐减小或差别不大;在深层内,从坡顶到坡脚逐渐增大,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可缓解降水的再分配。  相似文献   
62.
电渗析技术在大豆低聚糖溶液脱盐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甜浆中提取的大豆低聚糖粗提液中含有很多的盐类,影响糖液的纯度。该试验通过离子交换膜辅助的电渗析法对大豆低聚糖模拟溶液进行脱盐处理,确定了较好的试验操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电渗析法对大豆低聚糖模拟液进行脱盐是可行的,且脱盐效果较好,脱盐率达到96.07%;该试验条件下较佳的工作电压为20 V,流量为60 L/h,样品稀释倍数为15倍。通过以上条件处理后,大豆低聚糖的保留率达到83.82%。  相似文献   
63.
福建省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福建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对不同粮食作物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近十年灾害个例说明,阐述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提出防灾减灾措施,以减少粮食灾损。  相似文献   
64.
针对理想条件下采用解析法往往导致水质参数估计较大误差的问题,以及针对含有多参数的二维水质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具体介绍了采用有限单元法和实码遗传算法求解二维水质模型未知参数的基本步骤,对水质参数(包括纵向、横向弥散系数和衰减系数)分别进行编码,通过计算机模拟浓度输出,并与实测值比较从而得出最优的水质参数估计值.算例表明,采用有限单元法-遗传算法估计河流水质模型的参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5.
利用高分三号(GF-3)卫星的全极化C波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基于Η/Α/ α -极化分解提取香农熵(SE)及其强度分量(SEI)和极化分量(SEP)、单次反射特征值相对差异度(SERD)、二次反射特征值相对差异度(DERD)、极化比(PF)、基准高度(PH)、极化不对称性(PA)和雷达植被指数(RVI)共9个特征参数,将其应用于农作物分类研究中,以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算法为例,初步探索了基于Η/Α/ α -分解提取的这9个特征参数在GF-3数据支持下的农作物分类潜力。结果显示:单独将SERD、PH、PF、RVI和SEP参数用于2种分类方法时,分类精度较高,在82%~92%;但单独运用PA、DERD、SE和SEI的分类精度均低于80%。将分类精度较低的4个参数组合后,分类精度明显提高,在SVM和RF下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达到93.02%和92.05%,Kappa系数均大于0.8。结果表明,基于全极化GF-3数据和Η/Α/ α -极化分解方法提取的9个特征参数,能很好地表征农作物的散射特征,可用于农作物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66.
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水环境富营养化的状况,成为环境监测的必测项目之一。目前测定地面水中的总氮和总磷普遍采用过硫酸钾氧化水样,然后分别测定总氮和总磷。过硫酸钾氧化水样同时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和总磷,使分析速率加快,比一直延用的凯氏法测定更准确、可靠。因为凯氏法不包括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我们应用过硫酸钾同时分解法测定了农业污水中的总氮和总磷,获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67.
对马尾松毛虫对溴氰菊酯和敌百虫等 2种杀虫剂的敏感毒力基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敌百虫和溴氰菊酯对马尾松毛虫的致死中量LD50 分别为 0 2 1 81 μg·g-1和 1 2 4 61× 1 0 -4μg·g-1,其b值分别为 4 8和 4 9。由于b值远大于 1 ,说明供试马尾松毛虫种群对这 2种药剂的异质性小 ,敏感性好 ,测得结果可作为相对敏感毒力基线。表 1参 7  相似文献   
68.
尾叶桉 湿地松1~6年生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尾叶桉、湿地松1~6年生幼林施肥结果表明:1.尾叶桉在缺P的立地上,施P肥的效应极其显著。施P各处理在1~6年生时均显著或极显著地大于对照,其中以施NPK全肥最好,6年生的树高、胸径和材积与对照比较,分别增长35%,69%,243%。而施NK肥的生长与对照差别不大。湿地松1~2年生的幼林施肥效果不大显著,3~6年生时才达显著差异,其中以施NPK全肥的效果最好,6年生的树高、胸径和材积与对照比较仍分别增长13%,18%,52%。2.尾叶桉、湿地松施P肥的各水平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施N、K肥的只在个别年度有差异。3.偏相关和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施肥肥效主次顺序是P、N、K,湿地松是P、K、N。两树种均在5,6年生时,N、P、K的肥效最高。4.最优施肥配方:尾叶桉1~3年生以施N3P3为好,5~6年生以施N3P3K2为佳。湿地松1~2年生不用施肥,或薄施N肥;3~6年生以施N1P3K1较好。  相似文献   
69.
随着大气CO2浓度的升高,主要由其引起的温室效应与对生物新陈代谢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显著。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评估和理解森林土壤CO2通量及其随空气和土壤温度的季节和昼夜变化规律,我们在长白山北坡典型阔叶红松林内利用静态箱技术进行了原位观测。实验在整个生长季(6月初至9月末)昼夜进行,利用气相色谱进行气体分析。结果表明: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是大气二氧化碳源,其CO2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昼夜变化规律。通量的变化范围是(0.30-2.42)μmol穖-2穝-1,平均值为0.98μmol穖-2穝-1。土壤CO2排放的季节规律表明,土壤CO2通量的变化与气温和土壤温度的变化有关。CO2平均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1.27±23%)μmol穖-2穝-1),最小值出现在9月((0.5±28%)μmol穖-2穝-1)。土壤CO2的昼夜波动与土壤温度变化有关,而在时间上滞后于温度的变化。森林下垫面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温度显著相关,与6cm深度土层温度相关系数最大。基于气温和土壤温度计算的Q10值范围为2.09-3.40。图2表3参37。  相似文献   
70.
马尾松是福建省主要造林树种,也是林产工业的重要原料林树种,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生产力对优化栽培模式和定向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在闽中地区尤溪县,采用裂区区组设计,探讨不同种源、不同密局局局局局度马尾松丰产林的生长和技术经济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广西容县马尾松种源最为理想,密度以288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