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7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鹅掌楸结籽率低的胚胎学原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胚胎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鹅掌楸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败育情况,双受精过程花粉生长情况以及种子形成的胚胎发育情况调查得出,鹅掌楸结籽率低的胚胎学原因主要是:1自交不亲合性;2自交不亲合的主要部位在花粉管进入花柱受阻。本文还探讨了自交不亲和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结籽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82.
17种丛生竹竹材的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属17种丛生竹竹材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竹种的内部解剖构造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维管束的形态及密度供试竹种中竹杆维管束类型主要有紧腰型和断腰型两大类,其中断腰型又可细分为花竹亚型、信宜石竹亚型,黄麻竹亚型和大琴丝竹亚型。通过对竹材内部解剖特征的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用途竹种的内部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结合竹子分类,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3.
[目的]筛选出山核桃中的最佳内参基因.[方法]以山核桃的根、茎、叶、柱头、果皮、胚、不同处理下的叶片及嫁接后的砧木和接穗为试验材料,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4种软件对10个管家基因家族(ARF、ACT1、ACT7、MPS、UBC9、CYP、60SRP、EF-1α、...  相似文献   
84.
山核桃SSR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SSR反应体系是山核桃SSR遗传图谱构建的基础.通过对PCR反应中Taq聚合酶用量、dNTP浓度、引物浓度、Mg2 浓度和模板DNA量的组合试验,确定了山核桃SSR的最佳反应体系,即在30μL反应体系中,含600 ng模板DNA,1×PCR Buffer,2.0UTaq聚合酶,0.22mmol/L dNTP,1.0 mmol/L Mg2 ,0.13μmol/L引物.  相似文献   
85.
蜡梅科9种叶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蜡酶科9种植物的叶片、叶柄及节部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蜡梅科叶片结构各种之间差别小,节部为具2侧迹的单隙类型;从叶柄侧迹数量看,支持蜡酶科原分为夏蜡酶属(Calycanthus Linn.)和蜡酶属(Chimonanthus Lindl.)两个属;而油细胞的分布与密度可以将蜡酶属分为无油细胞的蜡酶和西南蜡酶,及含有油细胞的柳叶蜡酶、山蜡酶、浙江蜡酶和突托蜡酶两类群。对浙江蜡酶、突酶蜡酶、柳  相似文献   
86.
山核桃优树采穗圃构建及生长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化香为砧木,以120株初选优树枝条为接穗构建山核桃采穗圃,嫁接1年后,按砧木不同直径等级统计其生长量、成活率、分枝数等;并根据不同采穗时间和嫁接时天气情况统计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砧木直径不同接穗的高生长与粗生长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砧木直径>8.1 cm,接穗高生长最快(平均年生长量为12.08±27.26 cm)、直径最大(平均为1.52±0.26 cm);砧木直径为2.1~4.0 cm,接穗的成活率最高,达61.40±11.87%,砧木直径<2.0,接穗成活率及各项生长量指标均最低;选择适宜的砧木和嫁接时机能提高嫁接成活率,快速构建采穗圃.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中国古籍的考察,发现中国古代嫁接技法的产生可能是受到自然界中“连理枝”现象的启发。嫁接技法应用到生产中的年代不晚于西汉(前206-公元25);古人主要将嫁接技法应用在缩短生产周期,保持物种特异性状和扩大繁殖系数上;古人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嫁接“四法”和“六法”,发现砧木和接穗的选择、嫁接时间和嫁接技巧等因素影响着嫁接成活率,提出“气”和“液”的概念来解释嫁接成活机理,并在总结大量远缘嫁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亲缘关系较近的植物嫁接容易成活的观点。参18  相似文献   
88.
腊梅科叶表皮的特征及其分类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腊梅科2属10种植物的成熟叶表皮及气孔器的特征。发现腊梅科植物叶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为平无波纹,浅波纹或深波纹;外切向壁为平滑,短条状,芒状或瘤状。角质纹饰有条状,波条状,穴状,小丘状,小丘状中间具鳞盘的网状,小丘状之间镶嵌凹穴和小丘状到条状。腊质纹饰有平滑无腊质纹饰,芒状和颗粒状纹饰。气孔器仅在下表皮存在,皆为平列型。多数特征表现出种间差异,可以提供分种的参考。  相似文献   
89.
以NaCl作为渗透胁迫剂研究耐盐植物芙蓉菊在盐胁迫条件下的生长表现和生理响应,测定新梢生长量、新根数以及Na /K 、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随盐浓度的升高和盐胁迫时间的延长,Na /K 、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均随盐浓度的升高而呈阶梯状上升,长期胁迫(30 d)较短期胁迫(10 d)上升趋势更为明显,芙蓉菊生长表现良好;(2)Na 、K 、Cl-无机离子以及游离脯氨酸芙蓉菊短期胁迫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3)叶绿素含量增加是盐生植物适应的一种生理响应。  相似文献   
90.
薄壳山核桃硬枝扦插及生根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5种不同浓度的IBA(0、75、150、225和300 mg·kg-1)和5种不同浓度的NAA(0、75、150、225和300 mg·kg-1)组合得到25种激素浓度浸泡处理的薄壳山核桃插穗进行扦插试验,将5种不同浓度的IBA(0、600、900、1200和1500 mg·kg-1)和5种不同浓度的NAA(0、600、900、1200和1500 mg·kg-1)组合得到25种激素浓度速蘸处理的薄壳山核桃插穗进行扦插试验,两试验中插穗为一年生和二年生2种枝条,在大棚内和田间同时进行硬枝扦插;通过石蜡切片,从解剖学层面确定薄壳山核桃扦插生根原理。结果表明,无论是浸泡处理还是速蘸处理,一年生插穗的生根率明显高于二年生插穗 ,大棚内的扦插成活率高于田间扦插成活率,速蘸处理的成活率相对高于浸泡处理的成活率,且速蘸处理中,生长调节剂的组合为IBA 600 mg·kg-1、NAA 900 mg·kg-1时插穗生根率最高为80%。从解剖结构可以看出,薄壳山核桃扦插生根属愈伤组织生根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