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林业   37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不同松林根际促生菌的数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稀释法对广西南宁市郊区的湿地松、加勒比松、人工马尾松和飞播马尾松四种松林的根际促生菌进行计数分析,研究不同松林间根际固氮菌、解有机磷菌、解无机磷菌和解钾菌的数量分布.结果表明:(1)不同松林的根际促生菌总量差异明显,加勒比松林最多,人工马尾松林最少,其他两种松林相差不大;(2)各类根际促生菌数量在不同松林中都有明显的差异;(3)不同松林的促生菌数量都以固氮菌最多,解钾菌次之,解无机磷菌最少;(4)四种松林中,不同松林两两间根际促生菌的综合效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5)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松林林地土壤肥力的排序是:飞播马尾松>湿地松>加勒比松>人工马尾松.  相似文献   
22.
马尾松组培苗不定根诱导及不定根解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尾松优良种源组培苗不定根诱导进行了研究.采用L16(45)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NAA、IBA和基本培养基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生根培养基组合是1/3DCR+NAA0.15 mg·L-1+蔗糖2+琼脂0.6,2个月最高生根率达到51.7,须根多,根系质量高.马尾松组培苗嫩茎元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导根原基发育形成,诱导根原基源于髓射线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23.
应用盆栽方式对不同光照与水分条件下苗期泡桐(Paulownia fortunei)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及光响应曲线进行分析,用Li-6400测定光响应曲线并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无遮荫条件下,苗高增长量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降低,地径增长量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降低;在一层遮阴条件下,苗高增长量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降低。不同处理下,光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在不同遮荫(透光率)条件下的表现为:无遮荫(100%)一层遮荫(22.65%)二层遮荫(5.37%);在土壤含水量最低时,P_(max)最小。在无遮荫条件下,光补偿点(LCP)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降低。光饱和点(LSP)无明显规律。初始量子效率(α)无明显差异。无遮荫层P_(max)、LCP、呼吸速率(Rd)均大于一层遮荫和二层遮荫。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广东深圳、福建龙海和海南海口3个地点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关系,及其解磷菌在红树植物根际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3个地点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以细菌类群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放线菌和丝状真菌;深圳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放线菌和丝状真菌数量在3个地点中最高,其中丝状真菌数量与其余两地差异显著(P<0.05);微生物总数、细菌数与土壤全N、全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真菌数与全P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土壤微生物总数与细菌数量最主要的因子是全N,影响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最主要的因子是全P;从根际不同部位筛选出31株解磷菌株,细菌占多数;三地红树林解磷菌在根际的分布均以土壤中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25.
[目的]用PGPR混合菌液接种马尾松幼苗,以了解它们对幼苗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的综合效应。[方法]接种6个月后,测定苗高、地径、根际细菌、真菌、固氮菌、解无机磷菌、解钾菌7个指标对接种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接菌对马尾松苗高、地径生长的影响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其中第8、10、11、12、19、20处理的苗高生长量增幅达18%以上;1、3、8、19、21处理的地径增幅超过20%。接种促生菌后马尾松苗木根际微生物总数增加的有13个处理。固氮菌增加的有9个处理,解磷菌增长的有9个处理,解钾菌增长的有13个处理。各类根际微生物数量都比对照增加的有第9、10、11、13处理。综合效应排在对照之前的共有15个处理,前3位的是第10、11、和19处理。[结论]以固氮菌N11或N13为主菌,P3和K8为副菌的混合液接种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模式,阐述了广西绿色工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思路,并对广西绿色工程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7.
28.
大叶栎、火力楠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人工林地土壤水分、肥力差异,比较它们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以相似的立地条件、相同的林龄(12年)的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人工林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国家标准局发布的《森林土壤分析方法》中环刀法和相应的土壤养分分析方法测定土壤水分和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大叶栎人工林的持水量和孔隙度均大于火力楠人工林,土壤容重小于火力楠人工林,差异不显著;土壤全量和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结果均是大叶栎人工林较火力楠人工林高,其中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差异显著,其他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大叶栎人工林具有更好的保水、供肥能力。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讨接种根瘤菌后的马占相思苗木生物量与营养元素的相关关系,采用随机区组盆栽试验方法,测定了苗木的结瘤率、结瘤量、生物量、叶片以及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后,苗木的生物量与结瘤率、结瘤量以及叶片的含氨量呈显的正相关关系.与叶片的钾、镁含量呈显的负相关关系;生物量与土壤中的氨、磷、钾含量的相关关系不显,但接种不同根瘤菌菌株对苗木生长的营养元素循环有明显的影响.即在显的增加土壤氮素含量的同时,土壤的含磷量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30.
促生菌接种马尾松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植物促生菌对马尾松苗木的促生效应,用前期筛选获得的优良固氮菌菌株N9、N16及解磷菌株P9、P3,组成N16P9、N16P3、N9P9、N9P3 4种混合菌液接种,比较接种促生菌及施肥对马尾松苗木的生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促生菌育苗生长6.5个月的马尾松苗木,N16P3、N9P9、N9P3处理的苗高生长比对照分别增加4.9%、0.7%和2.6%,N16P9、N16P3、N9P3处理的地径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2.6%、2.6%和1.3%。接种促生菌10个月的马尾松苗木,高生长增加11.44%~50.80%,地径生长增加2.63%~26.32%,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5.57%~9.79%,地下部分生物量增幅在0.83%~1.45%,苗木单株总生物量增加3.38%~5.77%。综合分析结果以N9P3混合菌液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