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林业   37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从自然死亡的松突圆蚧蚧虫上分离获得15株虫生真菌,经毒力试验后,筛选出2个毒力较强的菌株,按照真菌粉剂生产的工艺要求,设计生产了松突圆蚧生防菌1号、2号、3号3种粉剂,为了解这些粉剂在林间扩散的能力,探讨其扩散规律,为生产性应用防治松突圆蚧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防菌粉剂防治松突圆蚧的扩散效果差异性不显著,扩散距离都在50 m以上,防治效果显著。说明3种粉剂都可以广泛应用于松突圆蚧发生的林区。  相似文献   
42.
43.
为促进林木生长,减少化学肥料使用,保护环境,维护地力,本研究从林木根际分离植物益生菌,经系统试验,筛选出一批对桉树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优良菌株。其中的 DU07菌株兼具固氮、解磷、解钾功能,被研制成菌剂、有机菌肥、益生菌复合肥。菌剂接种桉树苗木的育苗和造林试验覆盖广西桉树大部分栽培区。在广西高峰林场建立的146.2 hm2示范林,18月龄林木平均树高达11.16 m,胸径7.38 cm,均分别高于对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不含无机氮素的有机菌肥在试验初期的肥效较慢,但半年后,菌肥处理的林木胸径、树高均超过对照,其肥效显示长效缓释作用;施用菌肥的桉树根区土壤微生物、尤其是固氮菌数量明显增多,土壤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机有机益生菌复合肥总养分≥15%,比总养分≥30.0%的对照肥减少一半,然而1.5年生试验林的树高和胸径均分别高于对照,土壤的速效氮、磷、钾也均高于对照。表明益生菌肥有利于土壤中各种物质的分解和转化,在改善土壤状况和维护地力上具独特作用。这对于在生产中减少无机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
为了探讨不同相思树种根瘤菌互接种的效应,将黑木相思根瘤菌接种到厚荚相思苗木上,采用随机区组盆栽试验方法,研究苗木的结瘤、生长和固氮能力.结果表明:接种黑木相思根瘤菌能明显增加厚荚相思苗木的结瘤,证明不同相思树种之间,其共生的根瘤菌对宿主的要求并不十分的严格;但是,不同菌株对苗木的生长效应和固氮能力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在开发根瘤菌资源时,应充分注意树种与菌株的匹配问题,在考察相思树种根瘤菌是否优良时,要综合考虑其侵染结瘤特性、对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菌株的固氮酶活性及固氮量等因素.  相似文献   
45.
我国桉树人工林种群密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林种群密度是森林培育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倍受森林培育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关注。近年来,作为外来树种,桉树因其速生丰产而在华南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因而其人工林种群密度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情况,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桉树人工林种群密度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包括密度与栽培模式、保存率、林木生长(树高、胸径、径阶分布)、林分产量(单株产量、蓄积量、生物量)、冠幅、材性以及经济效益等关系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种植密度对尾叶桉木材细胞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木材细胞形态结构进行测试和分析,探讨种植密度与木材纤维、导管分子和薄壁细胞的作用规律和相关模型。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木纤维宽度、导管分子长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与导管分子的双壁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种植密度对其余测试的指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7.
在相思树种的组织培养中,经常出现污染严重、玻璃化苗、外植体褐变等现象。本文结合了近年来对相思树种的一些研究,对这三个现象产生的原因与相应的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期望为以后相思树种组织培养工作的进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8.
为了开发利用我国人工林豆科树种根瘤菌的种质资源,该研究对华南地区两个人工林豆科树种厚荚相思和卷荚相思的根瘤菌两个代表菌株HJ06和JJ06进行了16S rDNA全序列测定,将此全序列与根瘤菌各已知种及相关种的16S rDNA全序列进行了比较及聚类分析,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在系统发育树状图中,HJ06位于Rhizobium分支中并与根瘤菌属各个种的相似性达95%以上;JJ06位于Mesorhizobium分支中并与中慢生根瘤菌属各个种的相似性达97% 以上.表明它们分别为不同的根瘤菌种,证明了从国外引种于中国华南的相思树种其根瘤菌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竹柏及其共生体的形态与解剖构造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植物共生体系统的生物学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徒手切片和数码显微照相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竹柏及其共生体横切面、纵切面制片,记录竹柏根及根瘤的形态特征,根、根瘤及其共生微生物的解剖特征。【结果】竹柏幼根外形上侧根多而粗短;根尖极少数根毛端部膨大和弯曲变形;根瘤数量多且形态多样,外形上以近圆形和圆锥形为主;根瘤起源于根的中柱鞘或老根瘤内部薄壁组织,内具维管束;根的表皮、周皮、皮层及中柱和维管射线等处观察到丝状和团状物、泡囊、丛枝状结构等侵染物的分布、形态等特征。【结论】竹柏根际既有根瘤又有菌根,菌根属于内外生菌根,根瘤中既有根瘤菌又有放线菌,表现出竹柏根际共生体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讨在室外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为下一步的大田造林提供科学依据,以6株根瘤菌接种直杆型大叶相恩幼苗。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对相思苗木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6个月后,接种不同根瘤菌的直杆型大叶相思幼苗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株高生长量增加1.1%~44.8%(除直6菌株),地径生长量增加6.8%~26.2%,总生物量增加10.6%~104.3%,根瘤鲜质量增加18.8%-420.8%,固氮酶活性增加28.6%-106.1%,叶片含氮量增加0.5%-5.3%(除直2菌株)。同时,根瘤菌接种对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元素含量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