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探讨不同配方施肥对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无性系人工林生长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进行施肥试验,为樟树人工林建立合理的施肥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显示,施肥处理对樟树无性系人工林的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和枝叶鲜重影响极显著,其中处理7的地上部分鲜重较对照提高了47.16%,枝叶鲜重提高了59.09%;5种养分元素对枝叶鲜重的影响为N>P>Zn>B>K,最优组合为N2P3K4B4Zn2,即每株施108.70 g尿素+555.56 g钙镁磷肥+250 g氯化钾+54.55 g硼砂+8.70 g硫酸锌。  相似文献   
22.
采用ISSR标记技术研究11个肉桂(Cinnamomum cassia)家系之间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用12条ISSR引物对11份肉桂供试材料检测出条带154条,其中多态性条带80条,比例为51.95%;11份肉桂家系供试材料的等位基因平均数Na为1.519 5,有效等位基因Ne为1.360 4,基因多样性指数即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204 6,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99 9。聚类分析显示,11份供试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0.130 7~0.354 8之间,说明其遗传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在遗传距离为0.249 5处可较明显将11份供试材料分为6个类群;在遗传距离0.292 0处分为2个类群,种间各自聚类显著,可区分清化桂和西江桂。  相似文献   
23.
2010年昭阳区通过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全区粮食总产在2009年基础上再创辉煌,达29.68万t,增长3.8万t,增13.8%,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增7%的目标。  相似文献   
24.
自流滴灌技术在油茶丰产栽培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岑软3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无性系幼龄林为对象,进行了自流滴灌技术在油茶丰产栽培中的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流滴灌对促进油茶树体生长及开花、保花、保果具有明显作用,特别是在干旱少雨季节,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5.
以不同间伐强度的18年龄肉桂(Cinnamomum cassi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林地土壤、地被物的养分特征以及地被物的蓄积量、持水能力和对降水的拦蓄能力,结果表明:肉桂人工林初植密度10 000株/hm~2,种后每隔5年间伐,密度先后降到3 100、2 400株/hm~2,18年林龄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60 g/kg以上,明显高于附近对照的杂木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碱解N含量在278.45~309.80 mg/kg之间,有效P含量在1.70~2.20 mg/kg之间,速效K含量在35.40~48.70 mg/kg之间。林下地被物主要包括大量的肉桂枯枝落叶以及肉桂毛细根,地被物层厚度达到7~10 cm,林下高温高湿小气候环境促进枯枝落叶层之下的地表形成大量的肉桂毛细根,其厚度达3 cm左右,在非降雨条件下土壤仍能保持普遍湿润,整体地被物对降水的有效拦蓄总量达到5~6 t/hm~2,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26.
2017年5-11月,通过田间观察13株八角,研究了广西南宁八角Illicium verum开花特性与规律。结果表明,八角花期集中在6-10月,6月开始大量抽蕾,7月中旬至9月中旬集中开放,之后开花量逐渐减少。抽蕾过程几乎贯穿整个花期,抽蕾以6-7月最多,8月较少,9-10月很少。不同年龄枝的着花量有显著差异(P<0.05),当年生枝着花量最多,其次是一年生枝,最少是老枝。花的生长发育期平均为31.20 d,其中花蕾期27.69 d,单株间差异显著(P<0.05),花瓣开放期3.51d,单株间差异不显著。同株同期抽出的花蕾,其花蕾期长度也普遍相差较大。花的结构特征变异较大。花萼2~4片,多数3片。花瓣6~16瓣,多数6~10瓣。雄蕊群10~26枚,多数10~18枚。雌蕊群的心皮5~13枚,以8枚常见。同株不同花朵之间,其萼片、花瓣、雄蕊和心皮数量不一定相同。  相似文献   
27.
油茶扦插育苗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我国基本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回顾和总结了油茶扦插苗培育技术及其造林应用的发展现状,概述了油茶研究工作者对油茶扦插苗栽培的一些争议,阐述了油茶扦插容器育苗具有育苗周期短、繁殖系数高、全年穗芽资源利用率高、成苗率高、育苗成本较低、不易出现季节性劳力紧张等优势,提出了今后我国油茶扦插育苗的发展策略:以华南为发展区,实行容器化、基地化、标准化育苗.  相似文献   
28.
不同品种肉桂叶表型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化桂(Cinnamomum cassia var.macrophyll)和西江桂(Cinnamomum cassia)的11个家系为研究对象,分析10个叶表型性状的变异状况,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11个家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清化桂家系的叶全长、叶片长、叶宽、叶子鲜重、叶面积的平均值显著大于西江桂家系。不同品种家系间的变异系数差异程度不同,范围在13.29%~22.41%之间,其中,西江-6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仅为13.29%,而西江-5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2.41%。主成分分析中,前三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0.979%,说明这三个主成分概括了10个性状指标的主要信息。其中,叶柄长/叶全长的载荷量最大,其次是叶片长和叶全长,是区分肉桂不同品种最主要的叶片性状。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1个家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清化桂家系,一类是西江桂家系,表明清化桂和西江桂是2个遗传距离较远的种。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GA3浸种及不同贮藏方式对肉桂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解决肉桂种子发芽及贮藏难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肉桂种子分别用0、100.0、200.0、300.0和400.0 mg/L GA3溶液浸种后催芽和播种,分析GA3对肉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肉桂种子采用室温干藏、室温湿沙藏、4℃干藏和4℃湿沙藏4个处理后15、30和60 d,测定各贮藏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探讨肉桂种子贮藏特性。【结果】肉桂种子经GA3200.0 mg/L浸泡处理,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其中发芽率为90.0%,比对照高19.8%;发芽势为76.7%,比对照高31.9%;发芽指数52.1,比对照高28.4%。种子经GA3处理,幼苗茎长、根长及全株长均优于对照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GA3200.0 mg/L处理效果最佳。室温下沙藏和干藏60 d后,肉桂种子发生霉变失去生活力,4℃干藏60 d后,肉桂种子发芽率仍达60.0%以上,贮藏效果最佳。【结论】对肉桂种子进行适当浓度的GA3处理并进行沙藏催芽,可解决肉桂直播发芽率低和传统沙藏催芽方法出苗不整齐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