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山核桃果实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实生长成熟过程可分成2个阶段:5月初至8月初是果实增大物质增长阶段,其中6—7月是果实快速生长期,至8月初果实生长基本稳定。8—9月是种仁储藏物质的积累和转化阶段;在种仁成熟过程中,山核桃种仁粗脂肪质量分数不断升高,采收时达最高值690.2g·kg^-1;粗蛋白和可溶性糖不断减少,分别从8月5日的117.38和56.05mg,一降至采收时的最低值93.63和19.67mg·g^-1;果实成熟过程中种仁可溶性糖和粗蛋白不断转化成为粗脂肪,种仁粗脂肪与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粗脂肪与粗蛋白的相关系数为-0.9913(P〈0.01),与可溶性糖的相关系数-0.9565(P〈0.01)。  相似文献   
42.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实生长成熟过程可分成2个阶段:5月初至8月初是果实增大物质增长阶段,其中6-7月是果实快速生长期,至8月初果实生长基本稳定。8-9月是种仁储藏物质的积累和转化阶段;在种仁成熟过程中,山核桃种仁粗脂肪质量分数不断升高,采收时达最高值690.2 g·kg-1;粗蛋白和可溶性糖不断减少,分别从8月5日的117.38 和56.05 mg·g-1降至采收时的最低值93.63和19.67 mg·g-1;果实成熟过程中种仁可溶性糖和粗蛋白不断转化成为粗脂肪,种仁粗脂肪与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粗脂肪与粗蛋白的相关系数为-0.991 3(P<0.01),与可溶性糖的相关系数-0.956 5(P<0.01)。图1表3参21  相似文献   
43.
44.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对基因型筛选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使品种筛选变得复杂.本文对法国27个冬小麦品种在27个生长环境中获得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对高谷粒产量(GY),谷粒蛋白产量(GPY),谷粒蛋白含量(GPC)和稳定性的几种方法进行了筛选:Kang秩和方法(指标1:相同权重的3种谷粒性状和Shukla稳定性方差δ2)以及5种衍生的秩和指标(指标2~6:3种谷粒性状高于δ2 2~6倍的权重),稳定性方差(s2)和回归系数(b),研究它们之间的秩相关性以及它们与3种谷粒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稳定性统计δ2,s2和b对同时筛选3种谷粒性状指标和稳定性都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对于GPY的筛选,指标1秩和方法比稳定性方差s2略保守.指标2比指标1和稳定方差s2更好地筛选到高GY和高GPY.指标3,指标4,指标5和指标6更适合于初始筛选3种谷粒性状.所有的稳定性统计方法都能很好与3种谷粒性状秩相关.稳定性方差s2和回归系数b之间在除了GY之外的3种谷粒性状中秩相关性不高,稳定性方差δ2和稳定性方差s2之间在3种谷粒性状中都具有很强的秩相关性.3种稳定性统计在高产和低产的环境中重复性不高,同样,在2个年份之间的重复性也可以忽略.但是,在随机抽取的4个环境之间的重复性却非常高.  相似文献   
45.
利用cDNA-AFLP(互补脱氧核糖核酸.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在山核桃Carya carthayensis嫁接过程中分离得到1个与山核桃嫁接相关的cDNA片段。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与小麦生长素响应因子部分区段有81%的同源性。命名为CcARF。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山核桃嫁接前砧木和接穗中都有强烈表达,但在嫁接后3d急剧下降,在这之后砧木中的表达增强不大,而接穗中嫁接后7d表达开始增强。到嫁接后14d表达明显。比嫁接后3d增强了4.7倍。该CcARF片段可能对山核桃嫁接起到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图3表1参21  相似文献   
46.
橡胶树人工多倍体染色倍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秋水仙素诱导成功的少垦2和PR107品系16a树龄的橡胶树人工多倍体无性系(处理)和其亲本二倍体(对照)植株为材料,分析多倍体橡胶树细胞染色体倍性的组成情况和纯合程度,并分析比较多倍体与二倍体之间及其树间和部位间细胞染色体倍性组成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1)这2个品系的多倍体植株系由多种染色体倍性的细胞嵌合在一起构成,且以多倍细胞为主;在植株之间或部位间,这些不同倍性细胞的比例结构或嵌合程度差异很大;经过16a的生长,这些橡胶树多倍体的三倍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而相应的四倍细胞比例大幅度下降,四倍细胞有逐渐向三倍细胞转化的趋势。(2)对照的2个品系的亲本二倍体各植株以及植株内的各部位的细胞,基本上是二倍体,细胞染色体倍性较纯合,植株间和部位间各种染色体倍性细胞比例差异均不显著。本上是二倍体,细胞染色体倍性倍性较纯合,植株间和部位间各种染色体倍性细胞比例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7.
橡胶树人工多倍体的形态性状与产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经秋水仙素诱导成功的海垦2、PR107和RRIM6003个品系多倍体(处理)为材料,以它们的亲本二倍体为对照,研究16a树龄橡胶树人工多倍体无性系的形态特征和干胶含量。结果表明:3个橡胶品系具有多倍体的形态特征,又表现出嵌合性。它们的树围、生势不及相应的二倍体,干胶含量也不优于二倍体。大多数多倍体植株的树干表面呈现不同程度的隆凸或凹陷。叶片的叶形指数、一级侧脉数、主脉导管列数、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6个主要性状在多倍体与二倍体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体现了多倍体与二倍体之间的差异性;但在多倍体的植株间或部位间以及二倍体的植株间或部位间,表现出来的差异性错综复杂,无一定的规律性。多倍体树皮结构与二倍体的差异也很明显,如多倍体射线较二倍体的少,射线细胞较宽,树皮弦切面上的“网眼”(多列射线排列成的梭状结构)较宽、形状不规则、排列较混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