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29篇
综合类   7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CO2释放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静态箱和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施肥条件(CK,NP,秸秆+NP)下的土壤呼吸进行了连续1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土娄土农田土壤的呼吸速率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7月上旬最大,冬季最小;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因素,二者间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P<0.01);长时期夏季干旱造成的土壤水分胁迫也明显影响土壤呼吸速率;CK,NP和秸秆+NP3种培肥措施下,土壤CO2年排放量估计值分别为1353,1604和1769g/m2;不同培肥措施长期实施对土壤呼吸速率和CO2释放量有明显影响,其大小顺序为秸秆+NP>NP>CK。  相似文献   
62.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李东  黄耀  吴琴  明珠  靳代樱 《草业学报》2010,19(2):160-168
利用高寒草甸区植被、土壤和气候等资料,借助Century模型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动态。以2003年7月-2005年7月逐月气象观测资料为输入变量,模拟了自然条件下高寒矮嵩草草甸0~20cm土壤微生物呼吸CO2-C通量季节变化。模拟值与观测值进行的回归分析显示,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2=0.89,P<0.05)。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表明:1)自然条件下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在经历了一个快速积累过程后,积累速率逐渐趋于缓和,最终达到并接近稳定状态。稳定状态下0~20cm土壤总有机碳库约7597.50~7694.10gC/m2。其中活性、缓性和惰性土壤有机碳组分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2.80%,58.50%和38.70%。2)过去45年(1960-2005)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呈振幅较为稳定的波动变化,但这种变化主要是土壤有机碳各组分波动变化的结果。气候波动对土壤有机碳影响主要与温度变化引起的惰性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有关,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0.548,P<0.01)。降水量对土壤有机碳及有机碳各组分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3.
2007年深圳市龙岗区多个犬场发生以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3个月以内的幼犬发病率高,常在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出现后数小时内死亡,1岁以上的成犬症状较轻。病程稍长的病例可见到特征性症状:眼睛上出现角膜水肿、混浊、角膜变蓝,俗称"蓝眼病",经相关部门鉴定,  相似文献   
64.
太湖地区表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莉敏  史学正  黄耀  徐茂  于东升  王洪杰  张黎明  张勇 《土壤》2008,40(6):1008-1012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分析了太湖地区表层(0~15cm)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太湖平原地区全N、全P、全K和速效P含量均较高;而低山丘陵地区全P、速效P及速效K含量均较低,属于缺P、缺K水平。土壤类型对太湖地区土壤全N、速效K空间变异的影响要大于母质和地形;地形影响全P和速效P空间变异较母质和土壤类型更为明显;而母质是影响全K的主导因素,对其空间变异的影响比土壤类型和地形大。三者引起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从而证实了土壤调查采样时按成土母质、土壤类型或地形布设样点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5.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分子蒸馏法3种方法制备了蝶豆(Clitoria ternatea L.)花提取物并用GC/MS法分析了蝶豆花提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的净油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最多,相对含量也最高,其中大部分是构成卷烟香味的重要物质;超声波提取法从蝶豆花中提取出对烟草有贡献的潜香物质效果一般,提取物中挥发性成分不如其他方法丰富,卷烟上的应用效果也不如其他方法好;蝶豆花提取物可用于卷烟加香,可以提质增香、增加吃味、降低刺激性、改善余味、提升卷烟抽吸品质。  相似文献   
66.
67.
正常蠕动的小肠腔内一般说来是无多少细菌的,虽然含有吞下的粪便细菌,阳性培养不多见。但一旦发生肠梗阻,这些细菌即迅速繁殖,构成急症手术的严重威胁。1960年 Bishop 氏等在肠梗阻病人的梗阻近端肠腔取样培养,23例中22例大量粪便细菌生长(主要为大肠杆菌)。在梗阻远端肠腔取样培养16例,其中13例无菌生长或很少菌落,三例细菌生长显著,而此三例都是于梗阻解  相似文献   
68.
改良橙(广东亦称红江橙)是华南地区柑桔的主栽品种之一,广东是我国改良橙的最大生产基地,2004年广东改良橙栽培面积约7000hm^2,占广东省柑桔面积的5%。改良橙的全红肉果以果形美,果肉红色、化渣多汁、风味浓郁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市场上售价较高,是果农生产致富的重点选择品种之一。但其在果肉迅速增大期的8-10月裂果严重,裂果率轻者达10%~20%,重者达25%~40%,特别是久旱后骤雨或遇浓雾,裂果更加严重,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探讨改良橙的裂果原因,2005年我们对改良橙果实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并结合生产实践,进行了防止裂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69.
本文根据确定最适栽培季节的8条基本原则,即:茬口适宜、产量最高、受灾最小,应用水稻发育期模型“水稻钟”,最适叶面积和光合生产模型,确定了4个水稻品种类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最适栽培季节及相应的光合产量。  相似文献   
70.
采用GB9694-88标准比较了用锌法、铜法、铜锌合剂法、皮蛋腌制剂核心料法生产皮蛋的稳定性,以及皮蛋腌制剂核心料在不同季节,不同添加量按感 观指标和粘壳、融头蛋产生的比例检验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用皮蛋腌制剂核心料生产皮蛋比用锌法、铜法和铜锌合剂法都稳定,其温度适宜范围为15 ̄39℃;浓度范围为0.5% ̄0.6%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