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8篇
农学   7篇
  5篇
综合类   22篇
园艺   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采用311-A最优回归设计,对落叶松胚性细胞诱导中激素种类与浓度优化筛选,建立胚性愈伤组织量依2,4-D、BA、KT的多基本原则 式回归方程,分析了试验因子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借助此方程获得了3因子的最佳配比组合以及最佳胚性愈伤组织发和亘,2,4-D为1.29mg.L^-1、BA为0.39mg.L^-1和KT为0.58mg.L^-1时,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量可达到13.9317mg.个^-1(外植体)。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简便、实用、科学的优化培养基的途径。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高,中柱式,矮台式整形修剪方法对不同年龄(2-10a生)日本落叶松采穗母株生长,产穗量,插穗生根(无激素处理)及2a生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实生幼年母株每年进行整形修剪,虽然不能完全抑制老龄化对母株插穗生根的影响。但有助于幼化复壮母株组织。未加整形修剪的10a(实际为9.5a)生树形母株的插穗生根率只有24.8%。而同龄经不同剪控措施处理的母株插穗生根率可达55.2%-81.1%(平均64.9%),均极显著地大于对照。整形修剪方式不同,对母株生长(地径),产穗量和插穗生根率等的影响不同。高,中柱式母株由于修剪相对较轻,生长量大,产穗量高,3.5a,5.5a和8.5a生3个年龄阶段平均产穗量分别为110.5,237.0,173.0穗和85.9,150.7,98.0穗,均显著或极显著地大于矮台式母株(相应地分别为54.3,61.4,43.0穗)。高,中柱式母株虽在生长和产穗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母株5.5a生以后插穗生根率呈下降趋势,至9.5a生时骤降至58.3%,55.3%。受连年重剪的影响。矮台式母株生长量小,产穗量小,死亡率高,但延缓老龄化和幼化效果好,7.5a以后插穗生根率才开始下降,与高,中柱式相比,母株插穗生根率开始下降的年龄推迟约2a,并且生根率下降的幅度小,至9.5a生时仍可达81.1%。母株幼年阶段(2.5a生)整形方式对2a生扦插苗的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当母株达到一定年龄阶段后(7.5a生)矮台式母株2a生扦插苗高度(44.8cm)显著大于高柱式母株(33.4cm)。为充分发挥采穗母株生产潜力和剪控的幼化效果,日本落叶松幼年实生母株在建圃最初几年应采用高柱式修剪,一定年龄阶段后(8a生)采用再截干幼化处理的方法降低母株高度,以改善插穗生根效果和延长采穗圃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53.
几种针叶树种离休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取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青杵的休眠芽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以WPM和MS为宜,SH次之;激素BA比KT作用明显,浓度以0.1-0.75mg/l为宜;NAA0.5-1.5mg/l配合使用少量IBA,利用于务组织的诱导和分化;BA/NAA<1适宜于针叶树种离体培养,从而为优良针叶树种的无性转化和针叶树组培快速繁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4.
刚火松引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火松是韩国20世纪70年代初培育成功的刚松与火炬松的杂种。刚火松既有刚松耐寒、抗病虫、耐盐碱的特性,又具有火炬松的速生、干形好等优良性状,2003~2004年,我场从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引进刚火松种子进行播种育苗试验,初步获得成功。杂种苗表现出明显的速生特性,2年生苗平均高32cm,地径0.6cm;最高达66cm,地径1.8cm。苗期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  相似文献   
55.
对于含有大量多糖、酚、酯、萜类等其他二次代谢产物的木本植物的老根和老叶,要从它们的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RNA一般都比较困难.以小叶杨的老根、麻黄的老根、沙冬青的老叶、梭梭老根为材料提取出质量比较好的RNA.  相似文献   
56.
在植物基因克隆以及构建cDNA文库时,都需要合成高质量的双链cDNA,并要达到一定的数量。然而研究者经常受到试验样品量的限制。特别是比较稀少的植物材料,例如植物的根尖、茎尖或花的雌、雄蕊等,难以获得足够的RNA,以致影响cDNA的合成量,无法开展下游的实验。以PCR为基础合成第二链cD-NA的Smart技术(LD-PCR),能够以50ng的总RNA为反转录模板合成高质量的双链cDNA。但研究者对第二链采用PCR方法是否有些基因信息丢失或丰度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存有疑虑。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置换合成和长距离PCR(LD-PCR)两种方法合成3个月的梭梭幼苗茎尖双链cDNA,EcoRI和MseI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后,用1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对两种cDNA进行cDNA-AFLP的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置换合成和LD-PCR两种方法合成的cDNA指纹图谱中,分别有条带约495条和470条。其中,相同的条带共计433条,不同的条带分别有62条和37条,分别为各自合成方法总指纹数的12.5%和7.87%,相同的指纹信息达87%以上。这说明两种方法合成的cDNA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合成方法对cDNA合成质量的影响较大,为研究人员选用何种cDNA合成方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7.
对NaCl胁迫条件下中间锦鸡儿幼苗施加外源GABA的研究表明:200 mmol·L-1 NaCl处理72 h时,幼苗体内乙烯含量增加,但是外源GABA能够进一步提高NaCl胁迫条件下乙烯含量;在250 mmol·L-1 NaCl胁迫初期(24h)乙烯含量急剧增加,施加外源GABA反而抑制了乙烯的生成;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外源GABA对乙烯的生成表现为促进作用.转录水平研究进一步表明:NaCl胁迫条件下外源GABA提高了乙烯生成关键基因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基因CaACO1和CaACO2在中间锦鸡儿根部的表达.  相似文献   
58.
综述了体细胞胚胎发生在林木树种大规模繁殖上的应用及其自动化体系的构成,并阐述了体胚发生在低温保存、人工种子、基因转导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9.
花椒的离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花椒离体组织的试管培养,进行了丛生芽的诱导,嫩梢继代增殖,生根状况及其移栽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花椒离体繁殖起始培养基以改良WPM,附加激素BA2.5+NAA2+IBA1为最好;继代增殖以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BA1.5+KT1.5+2.4-D0.5+NAA1较为适宜,并进行了诱导生根和移栽方面的研究,为大规模快速繁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0.
MYB转录因子是植物体内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对逆境的响应等生理过程。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从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中克隆了一个MYB转录因子Ci MYBJ2(Gen Bank登录号:KJ937783),并对其在植物中的表达及其启动子进行了初步研究。本研究克隆得到该基因c DNA全长1 368 bp,3'UTR长196 bp,5'UTR长203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969 bp,编码一个含322个氨基酸的亲水蛋白。g DNA序列长1 285 bp,有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Ci MYBJ2的表达模式,结果发现,在高温、脱水、Na Cl、干旱等处理条件下,Ci MYBJ2基因对不同胁迫均有响应。在高温处理后,Ci MYBJ2基因的表达量在1和3 h明显降低,之后维持一个较低值,在不同时间点基因表达量与0 h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脱水处理1 h后Ci MYBJ2基因的表达量上升,且与0 h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然后逐渐降低,在3 h Ci MYBJ2基因的表达量与0 h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8和12 h该基因的表达量与0 h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在24 h的表达量是0 h的一半,且差异显著(P0.05);在Na Cl处理1 h后Ci MYBJ2基因的转录水平开始增加,3 h达到最高,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在8 h表达量最低,在1、3、8和24 h该基因的表达量与0 h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12 h Ci MYBJ2基因的表达量与0 h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旱处理6 d后,Ci MYBJ2基因的表达量上升,之后一直下降,且与0 d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15 d表达量最低。研究结果暗示Ci MYBJ2基因可能在植物对胁迫的响应过程中起作用。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了中间锦鸡儿Ci MYBJ2基因启动子序列,长度为873 bp,分析显示,该启动子具有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i MYBJ2基因功能和表达调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