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8篇
农学   7篇
  5篇
综合类   22篇
园艺   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油松的无性繁殖与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取成龄油松休眠封顶芽离体培养,获得大量组培嫩梢,并使其抽茎生长和增殖。结果表明,油松愈伤组织上形成的针叶束,是组培嫩梢的来源,继代培养必然经历自然休眠,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维生素类,并进行适量的暗培养,可使嫩梢伸长或增殖,从而为油松无性系林业和大规模离体元性繁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克隆了日本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受体类蛋白激酶基因 LaSERK1,并检测了在不同培养条件下LaSERK1的表达情况,发现LaSERK1与已发现的其他物种SERK1 基因有高度相似性,qRT-PCR结果显示: LaSERK1在体胚发生早期高表达。结果表明:LaSERK1可能在落叶松体胚发育早期起重要作用,LaSERK1 也可能成为早期胚性细胞的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84.
非编码小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0 26个核苷酸的内源性RNA分子,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在转录和转录后过程调控基因表达。microRNA及其它非编码小RNA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icroRNA及其它非编码小RNA在陆地植物中保守,而且每个进化分支的出现皆伴随着新microRNA和其它非编码小RNA的产生,这些现象都表明,非编码小RNA与陆地植物的系统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从microRNA及其它非编码小RNA的保守性并结合其功能,探讨了非编码小RNA在植物进化中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85.
干旱胁迫下柠条锦鸡儿叶片SSH文库构建及CkWRKY1基因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柠条锦鸡儿抗旱的分子机制,挖掘干旱响应相关基因,成功构建干旱胁迫下柠条锦鸡儿叶片的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文库,获得1 286条高质量的EST序列,平均长度475 bp,拼接得到Unigenes 645条.对这些Unigenes进行Blast比对注释后发现很多抗旱相关基因,例如LEA蛋白、DHN蛋白编码基因,MYB、bZIP、WRKY、NAC和bHLH转录因子等.通过RACE技术克隆其中1个WRKY转录因子的cDNA全长,命名为CkWRKYI,GenBank登录号为JX987095.CkWRKY1编码33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中有1个“WRKYGQK”的WRKY转录因子家族保守序列,属于第Ⅱ类WRKY转录因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发现,CkWRKY1基因在干旱处理后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预示该转录因子可能与柠条锦鸡儿抗旱的分子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86.
山西是华北落叶松的集中分布区,除主体分布在关帝山、管涔山、五台山和恒山以外,其余在太岳山的绵山、将台,好地方的北来沟、霍山的七里峪及阳高的六棱山等地均为星散分布的残遣小群体,生态条件差异大。对华北落叶松种源幼林(7年生)性状研究表明:种源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各性状与产地纬度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在纬向上是单向渐变群的变异趋势。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三个种源类群:晋北种源群和吕梁山脉中段种源群(含一些纬度偏南的残遗小群体,七里峪和好地方种源)生长快;而五台山──管涔山林区的边缘种源群,由于遗传分化,则与此相反;华北落叶松各产地的降水量是其种源变异的主导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87.
马尾松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异养转自养生理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尾松成熟种子为研究对象,选取了马尾松种子萌发过程中的5 个时期作为观测点,测定了各时期种子生 长量的变化,并通过GC-MS 技术检测了脂肪酸的差异;用HLPC-MS 技术测定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蛋白质;利用Li- 6400 光合测量仪测定了光合作用的起始点。结果显示:在前2 个检测时期,马尾松种子的脂肪酸、淀粉含量最高, 随着萌发活动的进行转变为小分子物质供给根和芽的生长,在幼苗期含量降至0。由单向电泳可知,在出芽前3 个 时期的蛋白质条带位置基本不变,仅丰度降低;而在出芽时出现了大分子量的条带,于幼苗期汇聚于52.0 ku 的位 置。选取成熟期与幼苗期的明显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分析,结果分别表示为贮藏性蛋白松球蛋白和光合作用关 键酶Rubisco。说明随着贮藏性蛋白质的降解供能,形成了新的功能性蛋白质以调控生长。马尾松因其脂肪含 量高,在生长初期主要依靠动员贮藏性脂肪和蛋白质提供能量和原料,尤其是在胚根突破种皮时,物质代谢旺盛。 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了由异养到自养的转变,根据G2 期出现的Rubisco 和CO2 补偿点判定此期为转折点。   相似文献   
88.
植物抗旱耐盐基因工程研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然界诸多环境因子,例如低温、干旱、盐渍等都会限制或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尤其干旱和盐渍是影响最普遍的两种胁迫因子。干旱和盐渍不仅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农作物及林木的广泛分布,提高农作物及林木的抗旱耐盐性具有重大的意义。多数植物在与干旱盐渍漫长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进化形成一套感受和传导干旱盐渍信号的系统,并能产生一系列适应干旱的变化,以增强抗旱耐盐性。随着对植物抗旱、耐盐的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抗逆性基因的不断发现和挖掘,迄今,已有数十种植物被转化并获得了不同程度抗旱性的转…  相似文献   
89.
日本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日本落叶松日永 10、日永 6 9和日草 34三个优株 ,将其未成熟种子和成熟种子的胚及成熟种子萌发的胚根、胚轴和绿色愈伤组织 5种外植体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试验 ,其中只有未成熟胚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 ,筛选出1)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S培养基 6_BA 0 5mg·L- 1 KT 0 5mg·L- 1 2 ,4_D 1 0mg·L- 1 ;2 )胚性愈伤组织保持与增殖培养基 :S培养基 6_BA 0 2 5mg·L- 1 KT 0 2 5mg·L- 1 2 ,4_D 0 1mg·L- 1 ;3)成熟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 :S培养基 ABA 15mg·L- 1 PEG4 0 0 0 10 0g·L- 1 。以上 3种培养基均需附加蔗糖 30g·L- 1 ,谷氨酰胺 4 5 0mg·L- 1 ,水解酪蛋白 5 0 0mg·L- 1 ,凝胶 (Sigma#) 3g·L- 1 ,pH5 8。 4 )体细胞胚萌发培养基 :S培养基 ,不加任何激素 ,附加蔗糖 2 5g·L- 1 ,凝胶 (Sigma#) 3g·L- 1 ,pH5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