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5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以1981—2017年武威市各县(区)定点观测光热水资源和农作物生育及产量资料为基础,运用气候倾向率、相关系数法、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了光热水资源变化及匹配特征和对农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1—2017年,武威市各县(区)≥10℃活动积温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增大趋势,且增加幅度和稳定性从北向南逐渐减小,期间降水量呈略增加趋势,中北部光、热、水资源稳定增加,适宜作物生长的气候区域在扩大。(2)水热系数呈减小趋势,干燥度除民勤略减小外,其他县(区)呈略增大趋势;光温积呈极显著增大趋势,而光温比民勤和凉州呈极显著增加趋势,古浪和天祝呈极显著减小趋势;光温匹配在向利于农作物产量形成发展。(3)从相关系数看,光热资源增加促进喜凉作物生育和结实进程,光热匹配利于提高喜温作物子粒重和经济产量。从全市光、热、水资源匹配看,天祝和古浪浅山区适宜喜凉作物生长,有发展畜牧业和林业的气候条件。民勤、凉州和古浪川区适宜种植喜温作物,玉米、甜高粱、谷子、向日葵和瓜果,适宜发展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22.
高湿和干旱对夏玉米灌浆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土壤高湿和干旱影响夏玉米籽粒灌浆并对其造成减产的灾害问题,为了揭示其致灾的生理机制,2016年在夏玉米生长季通过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笔者设计了土壤高湿、干旱和对照3种处理,在玉米灌浆期测定叶片的光合特性日变化、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夜间叶片暗呼吸等。结果表明:对照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即"M"型,而高湿处理被弱化为单峰型,干旱处理全天持续走低。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规律一致,呈显著正相关;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曲线呈反向变化,呈显著负相关。高湿处理的叶片暗呼吸比对照提高0.5800~0.7767μmol CO2/(m2·s),干旱处理比对照降低0.1767~0.4933μmol CO2/(m2·s),可能因为土壤高湿情况下,玉米叶片等绿色器官呼吸作用强,导致果穗籽粒养分积累少进而造成减产;分析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发现,高湿处理光合作用有效利用光强的区间拉大,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有效利用光强的区间缩小,这可能是玉米灌浆期干旱造成减产的主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23.
通过正常灌水和水分胁迫处理对比试验,探索饲用甜高粱在沙漠开发区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与正常灌水相比,水分胁迫加速甜高粱的发育进程,促使其提前成熟(P0.01);干旱对甜高粱生长高度前期影响较小,出苗后63~137 d影响加大,日增高速率相差达0.26~0.48 cm/d(P0.01);出苗98~137 d水分胁迫下甜高粱LAI偏小1.26~2.21,在形态上表现为叶宽偏小、绿叶数偏少(P0.01);水分胁迫下甜高粱单株干物质偏小6.6~33.6 g/株,且拔节期至糖分积累期差异极显著,造成干物质向叶片和叶鞘分配转移减小,加速向茎部转移(P0.01)。刈割时,水分胁迫处理株高、主茎粗偏小,绿叶数和总叶数偏少33.3%、10.2%,含糖量偏小28.4%,茎节数少9.1%,单位面积鲜质量产量偏小38.5%。  相似文献   
24.
阐述了近几年北方南美白对虾在稚虾暂养时出现的传染性疾病,分析了该疾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在暂养过程中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法,以消毒剂、抗生素制剂、抗应激添加剂、微生物制剂相结合的防病治疗方法。指出在南美白对虾苗种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亲本的来源,以及对稚虾要进行病毒检测。  相似文献   
25.
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黄河口黄河南北两岸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多环芳烃(PAHs)含量、组分、污染水平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黄河口黄河两岸采集7个样点的表层土壤中PAHs含量均值为122.96 ng/g,属于中等污染水平。黄河口北岸土壤中PAHs含量均值低于南岸土壤中PAHs含量,黄河口北岸土壤中PAHs属于低污染水平,而南岸土壤中PAHs属于中等污染。黄河口两岸7个样点中土壤中均含有Nap,且Nap占ΣPAH16含量的90.56%,土壤中PAHs组成以2环为主。根据PAHs自身结构性质分析黄河口两岸样地土壤中PAHs污染来源以原油泄漏或化石燃料自然挥发为主。综合平均效应区间中值商法(m-ERM-Q)和毒性当量因子评价法(TEQ)分析,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黄河口两岸7个样点表层土壤中PAHs的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26.
为揭示半干旱雨养区干旱胁迫对春小麦光响应模型的适应性,通过对4种光响应曲线模型的分析比较,探讨干旱胁迫对春小麦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持续干旱胁迫明显降低春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而生育后期的复水使得T1、T2处理出现了超补偿效应。各模型下的光响应参数拟合结果显示,最大净光合速率在指数模型的模拟效果最好,光补偿点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中拟合效果最好,暗呼吸速率在指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4种模型中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模拟效果最好。综上所述,干旱胁迫明显降低春小麦叶片的光合能力,降低小麦叶肉细胞的光合活性,而胁迫后期的复水使得T1、T2处理小麦叶片的光合能力得以恢复,出现了超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27.
低浓度除草剂对植物及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系统中低浓度除草剂的生态风险值得关注。本研究选取中国北方休耕地为研究样地,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喷施低于大田推荐剂量的莠去津或苯磺隆以模拟飘散的低浓度除草剂,处理30 d后对比各样地中植物和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大田推荐剂量及低于大田推荐剂量的莠去津(1 200、600、300 g·hm-2,以有效成分计)或苯磺隆(22.5、11.25、5.63 g·hm-2,以有效成分计)处理样地中,相对于空白样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改变,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显著降低,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变化。1 200、600、300 g·hm-2(以有效成分计)的莠去津或22.5、11.25、5.63 g·hm-2(以有效成分计)的苯磺隆处理样地中,相对于空白样地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和稀有属组成改变,稀有属数量减少,而线虫群落多样性指数、生活史多样性指数和营养类群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变化。低于大田推荐剂量的两种除草剂对于植物群落的影响大于大田推荐剂量除草剂的影响,同样增加土壤环境胁迫压力。实际生产中,从农田飘散出的低浓度除草剂对周边半自然生境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值得防控。  相似文献   
28.
为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马铃薯生育期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定位观测试验,结合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研究了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60—2020年61 a间,马铃薯生育期气温和积温显著升高,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2℃·10a-1和48.14℃·10a-1(P<0.01);降水量波动减少,气候倾向率为3.97 mm·10a-1(P<0.05);日照时数显著减少,气候倾向率为10.92 h·10a-1(P<0.05)。但2005—2020年16 a间,马铃薯生育期气温显著下降,气候倾向率为-0.54℃·10a-1(P<0.01),各生育时期气温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块茎膨大~成熟期气温下降最明显,气候倾向率为-1.18℃·10a-1,通过0.01水平显著性检验;马铃薯生育期降水量增加显著,气候倾向率为13.89 mm·10a-1(P&l...  相似文献   
29.
一、移栽前必须考虑的因素和准备的工作 1、树种选择 根据园林绿化施工的要求,坚持侧重树的移栽后的适应性,选定树种及规格.尽可能地选用生长健壮的树种.标记向阳方向和编号,做到一树一卡制. 2、移栽时间选择 选树工作宜提前2~3年进行,常采用预先断根、根部环剥等办法,提早对根部进行处理,以促进树木须根生长.即在移植前每年先切断树根的1/3、1/2,用2至3年时间完成全过程.最迟也应在移栽前的休眠期或恢复生长初期结束.  相似文献   
30.
<正>森林资源在人类的生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森林开发,加大森林覆盖面积,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这意味着造林工作的研究方法和分析,一方面是关于生态保护,另一方面是从森林重新造林更加注重质量。林业是我国的重要自然能源,在我国农业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林业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社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