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191篇
农学   185篇
基础科学   154篇
  117篇
综合类   1064篇
农作物   101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454篇
园艺   208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我国奶山羊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2.
自20世纪80年代始,衢州市各县(市、区)逐渐推广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为竹林增产增效打下了基础。但是,由于改制后的毛竹林地被挖锄,天敌资源锐减,竹林中年年有笋,立竹上终年披叶,使竹子害虫食物条件改善,致使竹子害虫种类、数量增加,危害逐年加重。通过害虫种群变动分析,可以为开展竹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3.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对杉木花粉和花粉管内微管骨架的分布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杉木花粉在萌发初期的花粉中存在浓密的微管网络,主要呈现横向或斜向分布;花粉萌发后,微管开始从花粉粒延伸入花粉管中,花粉粒和花粉管基部微管排列呈现横向、斜向或螺旋状排列;在杉木花粉管中部微管骨架则主要呈现与花粉管伸长相平行的网络状分布,在部分伸长初期的花粉管中微管会延伸到花粉管顶端.在多数花粉及花粉管中微管主要分布在细胞的周质.在花粉管顶端微管分布有3种形式:1)在花粉管亚顶端有垂直于花粉管伸长方向排列的微管;2)花粉管中微管呈螺旋状分布并延伸到顶端;3)微管在花粉管顶端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04.
霜霉病是世界范围内芸薹属蔬菜生产中常见的重要病害,病原菌为卵菌门无色霜霉属寄生无色霜霉(Hyaloperonos poraparasitica),叶片是病菌最主要的为害部位,植株发病后叶片出现枯黄症状,导致芸薹属蔬菜品质和产量下降,严重时可减产20%~60%,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制约我国芸薹属蔬菜产业的发展。虽然霜霉病为害严重,但目前对于芸薹属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认知还存在不足。本文从芸薹属蔬菜霜霉病的发生为害、防治措施、抗性遗传规律、分子标记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概括,并对未来芸薹属霜霉病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本文论述了黄檗的播种育苗技术及造林技术,以满足黄檗在医药市场的需求。并对黄檗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6.
红壤性水稻土面临土壤结构退化、土壤养分失衡和酸化等土壤质量问题,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本文以南方红壤丘陵区植烟的红壤性水稻土为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法、相关及冗余分析等技术方法,研究了烟-稻复种连作(YDLZ)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及其稳定性变化的影响及其关键影响因素。YDLZ后的红壤性水稻土>5 mm团聚体含量、土壤团聚体重量平均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显著降低,<0.25 mm团聚体含量和分形维数(D)则显著升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降低;且以YDLZ 5~10年(YDLZ5~10)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影响最大。相关及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含量是引起团聚体分布的关键指标;>5 mm和<0.25 mm的团聚体含量是引起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的关键指标。烟-稻复种连作引起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变化,主要导致>5 mm团聚体含量的减少,<0.25 mm团聚体含量增加,从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降低。针对YDLZ的红壤性水稻土结构培育和土壤质量保育,需关注土壤有机质及粘粒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7.
扁穗雀麦种子休眠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穗雀麦种子形态成熟后15 d对其进行质量评定,结果表明,其千粒重为11.6 g,在常温(25~30℃)下种子发芽率为15.5%。3个月后,通过几种不同的处理,测定其处理后的发芽率,结果表明对照发芽率为35%,较15 d试验种子发芽率明显提高,说明其休眠和种子收获后的贮存时间相关,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其休眠程度下降。KNO_3处理种子发芽率提高了6%,土床培养提高了23%,灭菌片+KNO_3处理提高了25%;H_2SO_4、灭菌片和H_2O_2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扁穗雀麦种子的发芽,分别降低了31.25%、10%和30%。这说明种子的休眠和种子内抑制物的存在具有密切关系,但具体抑制物的种类和存在部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8.
本试验旨在探究葡萄糖氧化酶(GOD)对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270只产蛋率相近的70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另外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300 mg/kg GOD(活性为1 000 U/g),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预试期7 d,正试期50 d。结果显示:1)150 mg/kg GOD组和300 mg/kg GOD组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300 mg/kg GOD组的平均日产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与150 mg/kg GOD组(P<0.05),150 mg/kg GOD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00 mg/kg GOD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150 mg/kg GOD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个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破壳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50或300 mg/kg GOD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P<0.05);饲粮中添加300 mg/kg GOD可显著...  相似文献   
109.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在铅锌矿废水污染的土壤上施用石灰1 a后,继续施用石灰和石灰后效处理对后续第1、2季低累积玉米(Zea mays)的产量以及重金属Cd、Pb、Zn和Cu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pH、土壤DTPA提取态重金属含量和土壤重金属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施用石灰和石灰后效均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连续施用石灰处理效果最佳,第1季籽粒产量是对照(无石灰)的6倍,第2季是对照的3.8倍。与对照相比,连续施用石灰处理显著降低了2季玉米籽粒Cd、Pb、Zn和Cu含量,石灰后效只能降低第2季玉米茎叶Cd、Pb和Cu含量,而籽粒Cd、Pb含量与对照相比略有升高,说明石灰后效能维持一年半左右。对照处理土壤Cd和Zn全量显著低于石灰处理,可能是土壤中Cd和Zn随着雨水的淋洗向下层迁移造成的。施用石灰可防止Cd和Zn对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0.
防治暴发性水稻纵卷叶螟药剂筛选与适期界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试验表明,在稻纵卷叶螟暴发情况下,以20%毒死蜱1 200 m l/hm2 1.8%阿维菌素600 m l/hm2的保叶、杀虫效果最好,1、2龄幼虫期用药,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均在95%以上,且持效期在15 d以上,是大发生年份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配方。15%安打和3%氟铃脲对高龄纵卷叶螟幼虫效果较为理想,3龄期用药,保叶、杀虫效果均在95%以上,且持效期在10 d以上,是极为理想的补救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