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15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慢性疾病的化学预防(Chemoprevention)是降低心脑血管病、癌症、老年脑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慢性疾病发病率的重要途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足量进食水果蔬菜等食用植物是预防这些重大慢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实验室和临床研究表明,可食用植物中种类繁多的植物化学物质(Phytochemicals)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肿瘤增生、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等广泛的生物活性。植物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及植物化学物质之间的协同作用是可食用植物对慢性疾病化学预防作用的基础。可食用植物及中草药含有的植物化学物质由于其有益的生物活性和人体安全性,在重大慢性疾病的化学预防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红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不育基因的ISSR分子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麻不育系的选育为红麻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红麻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可用于优良不育系或保持系的选择。采用单株选择回交的方法进行不育系的选择,用BSA法进行ISSR引物的筛选。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红麻育种课题组在海南三亚发现的红麻不育株AT-1做母本分别与15-4,04K1做杂交,再用父本回交4次,选育出2个高度不育的不育系。用CTAB法提取红麻单株DNA,利用BSA法构建近等基因池—不育池和可育池,以近等基因池DNA为模板,进行ISSR引物的筛选,筛选出一条能在不育池和可育池间产生稳定差异带的ISSR引物U859。对不育系鉴定表明,不育系为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且不育性稳定。通过不育和可育单株对ISSR引物的鉴定表明,U859是与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ISSR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3.
雷竹各器官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浙江省临安市高虹镇18个标准地75株雷竹各器官生物量进行调查,应用多种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各器官生物量与秆高、枝下高、胸径、留盘、冠长等因子的一次多元线性回归及幂函数相关模式,可用于一定立地条件下雷竹生物量的估测。  相似文献   
104.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都是坡地径流的组成部分,对流域径流产生、养分流失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深入了解红壤坡地各层产流特征,利用大型土壤渗漏装置,通过2010-2012年的连续3 a观测试验,对覆盖、敷盖和裸露3种处理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条件下,总径流量敷盖处理最大,裸露处理次之,覆盖处理最小;覆盖和敷盖处理的地表径流远小于裸露处理,分别为裸露处理的7.9%和9.8%;壤中流量最小的为裸露处理,分别为覆盖处理和敷盖处理的56.4%和35.6%;覆盖和敷盖处理3 a的地下径流量占总径流量90%以上,裸露处理占68.4%;在小尺度上,不论是年度还是月份的径流量,3种措施下红壤坡地径流输出主要途径是地下径流,而壤中流和地表径流则与地面有无覆盖直接相关;采取覆盖和敷盖措施可以使地表产流量减小,增加入渗,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该研究可为减少水土流失,充分利用红壤坡地水土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鄱阳湖五河流域入湖径流泥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鄱阳湖五河流域入湖径流泥沙变化特征,以便为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湖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鄱阳湖五河流域5个入湖水文控制站1959—2012年径流量和1980—2012年输沙量数据资料,采用过程线法、滑动平均值法、相关系数检验法和年不均匀系数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五河入湖径流量整体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五河年平均输沙量均有整体显著下降趋势;赣江流域的年均输沙量从80年代初开始有显著减少趋势,而其他的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四个流域的年平均输沙量均是从21世纪初有显著减少趋势;水利、水保及林业工程是鄱阳湖五河流域入湖径流泥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6.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肉鸭生长和体组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160只零日龄天府肉鸭,采用以笼为重复单位的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日粮等能对0-3周龄肉鸭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千克日粮含204.7克粗蛋白时,肉鸭生长正常,体蛋白与体脂脂沉积之比大于1,表现为体蛋白生长为主,年龄与体重、体蛋白、体脂肪呈极显著曲线相关。  相似文献   
107.
本试验旨在研究谷氨酰胺、丁酸梭菌及其二者复合添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小肠形态结构和盲肠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288头21日龄断奶的杜×大×长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4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1%谷氨酰胺(谷氨酰胺组)、基础饲粮+500 mg/kg丁酸梭菌(丁酸梭菌...  相似文献   
108.
为了阐明红麻耐盐机理,以耐盐性较强的中红麻16号为材料,从红麻耐盐转录组测序结果中获得了1个与AVP1基因高度相似的Unigene,根据该片段的序列设计引物,直接进行PCR扩增,经Sanger测序获得该基因全长c DNA序列。对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2 298 bp,开放阅读框为2 298 bp,编码765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80.2 k Da和5.25,与雷蒙德氏棉、甜橙、毛果杨、烟草和大豆的H+-PPase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0%,85%,85%,83%,83%,蛋白质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6%,93%,91%,93%,94%,说明该基因与AVP1为同源基因,命名为Hcvp1。q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的表达量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这将为Hcvp1基因的功能验证和红麻耐盐机理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9.
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与防治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分析研究,认为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土壤侵蚀,主要是因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再加之外部的地质、地貌、降水等诸因素所致。加快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0.
实施红麻种子工程 促进红麻种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红麻种子工程是红麻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概述了我国红麻种子市场现状,各地结合科研部门,加快了成果转化,通过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采用三级良种繁育体系,确保种子质量,树立了自有的品牌。目前红麻种子市场已形成了中杂红系列、中红麻系列、红引135、湘红麻2号、粤丰1号、粤74—3,福红2号等红麻种子品牌,使红麻品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打破了过去以青皮3号为主的格局。并就实施红麻种子工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