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5篇
  10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主要由远距离射频卡、远距离读卡器以及天线组成.奶牛饲喂机器人是用来进行奶牛个体精饲料补给的精准饲喂系统,主要由奶牛自动识别、计算机控制和喂料机构等3部分组成.为此,介绍了无线射频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几种不同形式的奶牛饲喂机器人以及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奶牛饲喂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92.
93.
94.
打瓜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分析了打瓜机械化收获的基本情况,介绍了打瓜收获机械的基本构成和功用,并根据不同捡拾原理,介绍了捡拾机构的基本类型和技术特点,指出了制约打瓜机械化收获推广实施的关键因素,探讨了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发展趋势,阐明了机械化收获技术是打瓜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5.
电源与启动系统是提高自走式番茄收获机电气系统稳定性的关键之一。为此,分析了自走式番茄收获机电源与启动系统工作原理,设计了该系统的电路;通过计算,确定了系统中发电机功率、启动机功率以及蓄电池容量,选定了发电机、启动机和蓄电池的型号;设计了系统的电线束。通过在4FZ-30型自走式番茄收获机样机上进行验证表明,该电源与启动系统能够长时间在田间复杂作业环境下安全稳定运行,满足自走式番茄收获机电气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
There is little knowledge how ungulate pressure on forest regeneration may be mitigated by silvicultural methods. The knowledge is especially needed for artificially regenerated, deciduous tree species. We studied factors affecting browsing incidence by deer in the Pisz Forest District in Poland, an area where 10,000 ha of forest was damaged by a 2002 hurricane. In 2006, we established three experimental plots (in total, 22.6 ha), in which the main species was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admixed with pedunculate oak (Quercus robur). The data on browsing were collected in 2008–2015. In general, oak browsing incidence was unrelated to oak planting density. On a plantation scale, it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pine age. Although in each variant all the oaks were browsed for four consecutive years (2009–2012), in 2013 browsing incidence began to decrease. When the pines grew higher and formed a physical barrier, it was harder for deer—roe deer (Capreolus capreolus), red deer (Cervus elaphus) and moose (Alces alces)—to move through and locate the oaks. Moreover, within plantations, oak browsing incidence was higher in the patches with shorter pines. Browsing of individual saplings or small groups of saplings was also negatively affected by the height of neighbouring pine saplings. Oak density influenced deer selectivity depending on the tree height. In a low oak tree density, browsing incidence was unrelated to oak height, while in higher tree density, deer selected oaks of the height between 40 and 100 cm. We postulate that deciduous admixture in a coniferous (unattractive) stand can be planted with a few year delay. Older coniferous trees should impede locating of attractive tree species by deer and the browsing incidence.  相似文献   
97.
矮化密植枣园收获作业视觉导航路径提取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针对矮化密植枣园环境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枣园导航基准线生成算法。选用B分量图进行处理,提出"行阈值分割"方法分割树干与背景;根据拍摄场景及视角提出"行间区域"方法剔除行间噪声;通过统计树干与地面交点位置分布区域选取图像五分之二向下区域进行处理;依据树干纵向灰度分布规律,采用浮动窗口灰度垂直投影方法结合形态学开闭运算提取树干区域;基于枣园行间线性分布特征引入"趋势线",而后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与设定阈值作比较选取树干与地面的交点;利用交点的位置分布将其归类,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拟合左右两侧边缘,提取边缘线上各行的几何中心点生成枣园导航基准线。通过对阴天、晴天、顺光、逆光、噪声多元叠加5种条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抗噪性能,单一工况条件导航基准线生成准确率可达83.4%以上,多工况条件准确率为45%。针对5种工况条件的视频检测,结果表明,单一工况条件算法动态检测准确率可达81.3%以上,每帧图像处理平均耗时低于1.7 s,多工况条件检测准确率为42.3%,每帧图像平均耗时1.0 s。该研究可为矮化密植果园实现机器人自主导航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为掌握云南薇甘菊危害核心区内薇甘菊发生危害的分布特征,2010年11月22日沿滇缅公路木康至畹町桥段路肩两侧200m进行薇甘菊发生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滇缅公路薇甘菊分布不连续,呈板块、点状分布;纬度越低,距中缅边境越近,薇甘菊发生、分布点频度越高;薇甘菊发生点盖度变化大,厚薄不均,发生面积大小不等;危害植物高度由被侵害植物高度决定;覆盖能力强,危害植物种类多,表现极强的入侵、侵害性;薇甘菊分布点多在农业耕作区的田边、地角以及稀疏林地、河流、溪水、水沟边和农户院落四旁;林木郁闭度大的林地薇甘菊危害相对较轻,完全郁闭的林中尚未发生薇甘菊危害。  相似文献   
99.
新疆棉田残膜回收方式及资源化再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的同时,地膜残留问题也给农业生产环境及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危害,地膜使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疆作为中国棉花主产区,受种植面积增长、长年连作、地膜强度差及回收力度不够等多重因素影响,棉田残膜污染问题尤为严重。该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当前新疆棉田地膜使用基本状况及残留污染情况,以当前新疆棉田残膜回收方式及资源化利用情况为主要研究内容,对采用不同回收方式回收的棉田残膜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当前新疆残膜初清理方式、再加工处理工艺流程及利用途径等基本情况,分析了各生产环节配套设备及工作过程,结果表明:先进适用的农田残膜回收机械缺乏、机收棉田残膜含杂量较高、残膜初清理及再加工设备缺乏且技术不成熟、残膜初清理及再加工企业较少等是阻碍新疆农田残膜资源化利用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加快耐候性及高强度地膜推广与示范,提升农田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水平,合理布局残膜初清理及再加工企业等多种途径,实现地膜生产、使用、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各环节协同推进,形成全产业链闭环残膜污染治理模式,全方位及多层次解决新疆农田残膜污染问题,为新疆乃至全国农田残膜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