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7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402篇
林业   504篇
农学   406篇
基础科学   279篇
  512篇
综合类   1614篇
农作物   286篇
水产渔业   223篇
畜牧兽医   648篇
园艺   190篇
植物保护   20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2021年对采自河南省18个地市214个一级监测场点(种猪场或年出栏量在5万头以上的商品代猪场)的6 602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并按不同场点、季节、区域和生长阶段,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21年河南省定点监测场点的猪瘟免疫抗体平均场群合格率为85.98%,平均个体合格率为87.99%;种猪场的场群合格率和个体合格率分别为89.06%和91.24%,均显著高于商品代猪场的84.67%和86.23%(P <0.05);春季个体合格率(83.58%)低于夏季(90.48%)、秋季(87.36%)和冬季(92.78%),差异明显(P <0.05);不同区域的抗体场群合格率为81.13%~92.86%,个体合格率为82.15%~93.73%,豫北地区的场群及个体合格率均最低,其中个体合格率与其他地区差异明显(P <0.05);不同生长阶段的场群合格率和个体合格率由高到低均依次为经产母猪、后备种猪、种公猪、育肥猪、保育猪和仔猪,除仔猪(场群、个体合格率分别为58.33%、65.00%)外,其余阶段的场群合格率(76...  相似文献   
102.
林玲  张昕  邓晟  王卿 《中国棉花》2018,45(7):32-34
分析2014―2017年长江流域和江苏省区域试验(简称“区试”)中棉花品种(含品系及杂交组合,以下统称“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的枯萎病抗性较高,在2015年和2017年长江流域区试以及2015―2017年江苏省区试中,抗及高抗枯萎病的棉花品种比例占当年参加鉴定品种的50%以上,而且2015―2017年参加江苏省区试的棉花品种对枯萎病抗性的整体水平要高于参加长江流域区试的棉花品种。除了2017年的长江流域区试和2016年的江苏省区试之外,中熟杂交种对枯萎病抗性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近2年参试棉花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差异变大,高抗枯萎病和感枯萎病的比例都增加。因此,对棉花品种的枯萎病抗性鉴定还应从严把关。  相似文献   
103.
非烟物质来源于大田、编烟、分级、收购等多个环节,对卷烟产品造成极大的质量及安全隐患.通过源头、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非烟杂物的控制,提高原料利用率,确保原料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04.
基于多视角重建技术的作物三维表型高通量获取系统成本低、获取效率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植物自旋转式拍摄平台易于搭建,但植物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抖动对点云三维重建和表型解析精度有一定影响。为评估旋转式多视角成像在小麦植株三维表型解析中的适用性,基于植物旋转设计了便携式小麦植株三维表型高通量采集系统,选取穗期不同品种的小麦植株作为实验样本进行点云重建,基于Hausdorff距离评价了重建点云的精度误差;并基于人工测量数据,对所提取的表型指标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植物旋转式重建的点云与相机旋转式重建的点云有较高的一致性,点云精度差距基本控制在0.4 cm以下;获取的叶长、叶宽和株高的均根方误差分别为0.79、0.13和0.53 cm,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3.26%、7.63%和0.74%,表明该方式适合穗期的小麦植株表型重建,具有较高的点云重建和表型提取精度,并为小麦植株表型评价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5.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孕穗期低温生理反应及其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冬小麦抗低温倒春寒的生理机制,以多穗型小麦品种济麦22、邯6172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临麦4号、潍麦8号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低温(1℃、-2℃)对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当天,1℃低温下,4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MDA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SOD活性除济麦22外均提高;-2℃低温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更明显,SOD活性除临麦4号外均降低,各品种MDA含量均显著减少。低温处理第3d和第6d,低温最初诱导产生的脯氨酸逐渐减少,MDA含量大幅降低,其余指标均增加。经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4个品种的抗寒性相近,穗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6.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世界范围内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在普遍的高密度养殖活动及环境恶化的情况下,逆境胁迫是影响其养成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高浓度氨氮胁迫是最普遍的毒理因子。由于对虾抗病性状的遗传力较低,且在受限于测试场地的低选择强度情况下,抗病选育的进展比较缓慢。而对虾的抗逆性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且不具备传染性的特点使得其不受测试场地的限制。因此,本研究以氨氮急性胁迫应激敏感群体(SP)和耐受群体(TP)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敏感性差异分析,首次探索了通过提高对虾对逆境急性胁迫应激的耐受性,从而间接提高其抗病力的可能性。本研究每个群体设3个处理:高浓度氨氮胁迫下(10 mg/L)WSSV感染组,两群体分别命名为SPAV和TPAV;正常海水条件下(氨氮水平小于0.01 mg/L)WSSV感染组,分别命名为SPV和TPV;正常海水条件无WSSV感染组(空白对照组),分别命名为SPC和TPC。结果显示,SP群体(5 h)在WSSV感染后开始死亡的时间显著早于TP群体(16 h);从感染60 h后,SPAV组的死亡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到137 h时该组全部死亡,其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SPV(70.42%)和TP群体的2个组TPAV(42.67%)和TPV(18.99%)(P0.05)。在144 h实验结束时,SPV的累积死亡率为73.67%,显著高于TP群体的2个组TPAV(46.15%)和TPV(18.99%)以及SP群体的对照组SPC(34.79%);此时,TPAV组的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TPV和TPC组(P0.05),而TPV与TPC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逆境毒理因子(氨氮胁迫)会增加对虾对病原的敏感性,而且对氨氮急性胁迫应激耐受力高的群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也高。本研究为探索提高对虾抗病力而降低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7.
不同种类钾肥对烤烟生长过程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种类钾肥和组合对烤烟生长过程中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蔗糖酶(INV)、根系ATP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钾肥和生物钾肥都能够提高烟株的NR活性,促进烟株早期对氮素的吸收,提高SOD活性,增强根系活力,促进INV和ATP酶活性的提高。其中生物钾肥有利于促进烤烟生长前期根系活力的提高,有机钾肥能促进生长后期的根系活力的提高。以KNO3为基础的钾肥处理比以K2SO4为基础的钾肥处理更能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8.
引进美系大白猪的适应性研究与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了解新美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自主培育能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的大白猪父本新品系,我们对引进的美系大白猪进行了适应性研究与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新美系大白猪在主要经济性状上与国内原有大白猪相比具有一定优势,是一个良好的育种素材.但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缺点,在使用过程中应引起用户注意,不要盲目跟从.  相似文献   
109.
为了对优质蛋、次品蛋和劣质蛋这3种皮蛋进行检测及分级,该文应用机器视觉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利用皮蛋凝胶品质无损检测的分级方法。首先采集皮蛋透射光图像,提取18个图像颜色特征值,然后将所提取的18维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降维,对PCA降维后的3个主成分建立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genetic algorithm-support vector machine,GA-SVM)分级模型,把皮蛋样本分为两大类:可食用蛋(优质蛋与次品蛋)与不可食用蛋(劣质蛋),劣质蛋测试集识别率为100%。然后在机器视觉分类结果的基础上,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获取可食用蛋(优质蛋与次品蛋)的原始光谱,并进行多元散射矫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降维提取特征波长,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特征波长变量建立分级模型,区分出优质蛋与次品蛋,优质蛋测试集识别率为96.49%,次品蛋识别率为94.12%。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和近红外光谱进行皮蛋凝胶品质无损检测分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0.
数字果树及其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树是重要的农林植物。在万物智联时代,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建立数字果树技术体系,实现对果树生命、生产和生态复杂系统的高效感知、认知和智慧管控,对于果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数字植物技术范畴下,系统论述了数字果树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数字果树技术体系框架。重点在果树表型信息获取、环境数据获取、三维模型计算、数字育种、果树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数字果树研究进展。从产业应用角度,综述了数字果树技术在树形管理、生长监测、种植管理、农技培训、品牌营销等方面应用效果和挑战。最后,展望了数字果树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技术突破方向,以期为数字果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