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00篇
  免费   3429篇
  国内免费   6504篇
林业   6998篇
农学   8200篇
基础科学   4654篇
  9411篇
综合类   20783篇
农作物   4072篇
水产渔业   2860篇
畜牧兽医   8340篇
园艺   2761篇
植物保护   3954篇
  2024年   180篇
  2023年   733篇
  2022年   1801篇
  2021年   2403篇
  2020年   2207篇
  2019年   2258篇
  2018年   1530篇
  2017年   2267篇
  2016年   2022篇
  2015年   2804篇
  2014年   2704篇
  2013年   3402篇
  2012年   4118篇
  2011年   4415篇
  2010年   4099篇
  2009年   3932篇
  2008年   3709篇
  2007年   3741篇
  2006年   3320篇
  2005年   3060篇
  2004年   1633篇
  2003年   1366篇
  2002年   1346篇
  2001年   1350篇
  2000年   1342篇
  1999年   1505篇
  1998年   1226篇
  1997年   1050篇
  1996年   960篇
  1995年   870篇
  1994年   812篇
  1993年   775篇
  1992年   631篇
  1991年   567篇
  1990年   457篇
  1989年   373篇
  1988年   294篇
  1987年   182篇
  1986年   135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59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1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992.
为了研究低温寡照复合灾害对设施番茄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以‘金粉5号’番茄为试材,于2015年2—5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利用人工气候室设置了低温(昼/夜温度分别为18/8℃、16/6℃、14/4℃、12/2℃)和寡照(PAR分别为400、200μmol·m-2·s-1)双因素交互试验,系统测定低温寡照处理下设施番茄叶片细胞色素、电导率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各处理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短时间内不同低温寡照组合下低温寡照处理叶绿素含量有所波动,随着低温寡照胁迫时间的延长,番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有下降,叶绿素a/b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昼夜温度为12/2℃,光合有效辐射为200μmol·m-2·s-1处理10d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最小,分别比CK减少36.31%、36.11%;低温寡照处理下,叶片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昼夜温度为12/2℃,光合有效辐射为200μmol·m-2·s-1的处理的各指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处理10d时较CK分别升高了2.09、3.82、3.70、2.49、1.75倍。通过各低温寡照处理的叶绿素总量、保护酶活性以及相对电导率指标计算出各处理的综合得分得出各处理对番茄影响的严重程度排名,在同一寡照水平上,温度越低,番茄植株受的伤害越大;同一低温水平上,光合有效辐射越低,番茄植株受的伤害程度越大;低温对番茄的胁迫要大于寡照对番茄的胁迫。该研究可为番茄抵御低温寡照复合灾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李莉  金山  铁军 《北方园艺》2016,(13):122-124
以菜青虫为研究对象,利用95%乙醇溶剂萃取臭椿叶中有效成分,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臭椿叶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椿叶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具有明显的拒食和生长抑制作用,毒杀作用较好,且呈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处理后24、48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0.14、14.22g·L~(-1),非选择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13.73、8.45g·L~(-1),生长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0.89、8.09g·L~(-1)。  相似文献   
994.
李欣  张兆英  王君 《北方园艺》2016,(23):24-28
以"津优10号"黄瓜品种为试材,采用无土基质袋式栽培,设置3个单株水分(105、150、195L,处理代号W1、W2、W3)、3个单株肥料(65、90、117g,处理代号F1、F2、F3)双因素交叉共9个处理,对不同水肥处理下黄瓜产量、水分利用率和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结瓜早期F2W1处理既节约水肥,又不影响产量,中期和后期产量均是F3W2和F3W3处理最高,其次是F2W2和F2W1处理,水、肥、水×肥对早期产量无显著影响,对中期和后期产量影响显著,影响大小为肥水×肥水;水分利用率在同一水分条件下,F3F2F1,在同一肥力水平下,W1W2W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营养品质进行多目标综合比评价,综合评价值前3名为F1W1、F2W1和F2W2;综合以上分析,F2W2和F2W1既能保证品质,又不过多的降低产量,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995.
996.
为丰富北方寒地牧草品种,选育适合北方寒冷地区种植的优势牧草,以八倍体小偃麦(Trititrigia)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杂交后代选育的10份寒地多年生麦草新种质为材料,借助我国东北哈尔滨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其进行形态学分析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10份材料田间自然生长年限超过3a,均具有抗寒性和多年生特性,可在哈尔滨地区-30℃环境下安全过冬;根系发达,除2个株系8LF2 1-1-4和11LF3 1-1-4外,其他株系具有地下茎。植株生长繁茂,有5个株系总分孽数超过40,2个株系穗长超过24cm。株系11LF3 1-1-4和11LF4 1-18-1结实率平均值在80%以上,远高于亲本中间偃麦草;10份材料种子发芽率在60%~90%;株系5Q10L1-18-1茎秆干重可达1.7kg·m~(-2)。10个株系根尖体细胞染色体为42条,遗传稳定,植株均表现抗旱、抗寒,抗病等特性。本研究可为北方寒地的牧草选育提供理论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997.
998.
根据取土器钻头的结构特点,首次给出了钻头切削部分的定义.通过对钻头工作过程的受力分析,建立了钻头的力学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钻头的刃倾角、主偏角等结构参数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了钻头应力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钻头最大应力总是出现在前刀面上端附近的过渡地带;刃倾角在15.时钻头最大应力处于最小值;适当增加主偏角和减小副偏角可有效增加钻头强度.为提高钻头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陈松河 《竹子研究汇刊》2012,31(3):51-52,62
《中国植物志》第九卷第一分册、《Flora of China》 及其它的相关文献均无关于竹亚科筋竹属小琴丝竹花的描述或记录,笔者采集制作了该竹子繁殖器官标本,并对其进行了描述,主要特征:花枝长40~150 cm;花序为总状花序或简单的圆锥花序;假小穗单生或以数枝簇生于花枝各节;小穗含小花5 ~10朵,小穗轴节间形扁,长4~~5 mm,无毛;颖不存在;外稃两侧稍不对称,长圆状披针形,无毛;内稃线形;花丝长6 ~10 mm,花药紫色;子房卵球形;柱头3或其数目有变化,羽毛状;鳞被3;雄蕊6.花期3~4月.成熟颖果为细狭的长圆形,长1.2 ~3.0 cm,直径1.8 ~2.5 mm,棕色,果皮较厚.花标本采自厦门市思明区前埔北区汉伟英语幼儿园.  相似文献   
1000.
陕西渭北旱原苹果种植区划与产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生产典型调研、统计数据分析与ArcGIS数据处理,得出渭北旱原苹果业发展成就与存在问题,突出表现为果园土壤干燥化严重,水利设施发展不足,种植区域布局不够明确,品种结构不合理,果品加工贮销企业规模小,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苹果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在现有地形、植被、气象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将渭北旱原苹果种植区可分为西部山地沟壑中晚熟苹果区(Ⅰ区)、中部残原沟壑中晚熟苹果区(Ⅱ区)、北部高原沟壑晚熟苹果区(Ⅲ区)和东部台原沟壑中晚熟苹果区(Ⅳ区)等4个功能区域。在功能划分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渭北旱原苹果产业发展战略措施概况为:优化生产布局、调整品种结构,扩大绿色果品基地规模,高海拔地区以晚熟品种苹果为主,低海拔地区重点发展中早熟及加工鲜食兼用品种;通过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新技术推广力度,推进"果畜"结合,培育加工和贮销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开拓国内国际销售市场等手段建立市场化长效机制,提升苹果产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