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林业   162篇
农学   159篇
基础科学   134篇
  261篇
综合类   743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134篇
畜牧兽医   294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6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间(套)作对棉田病虫害的防控效应及其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是病虫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大田作物之一,近年来基于棉田间作套种的棉花病虫害生态治理成为研究的热点。合理的间作套种可以通过改变农田的生态结构和环境条件,提高天敌的种群数量,降低或抑制害虫的种群密度,进而起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作用,是棉花病虫害防控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棉田间作套种控制病虫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合理的间作套种更是存在提高用工投入、增加病虫防治难度、加重病虫为害等多种风险。评述了棉田间作套种对防控棉花病虫害的效应及其机制,总结提出了棉田间作套种存在的风险和防控途径,对今后应用间作套种生态治理棉花病虫害的前景和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2.
以石硖、桂明一号、越南迟熟、杂交1-3、杂交2-7和桂龙晚龙眼为材料,研究6个龙眼品种(品系)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和果实品质,了解6个龙眼品种(品系)在贵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1)从6个龙眼果实纵径生长变化曲线可以得出:石硖、桂明一号、越南迟熟、杂交2-7龙眼果实纵径变化呈现"快-慢-快-慢"的规律,而杂交1-3则为"慢-快-慢",桂龙晚果实纵径变化为"慢-快-慢-快"的规律;石硖、桂明一号、越南迟熟、杂交1-3和杂交2-7龙眼的果实横径基本保持平稳的增长速率,而桂龙晚果实横径变化呈现"慢-快-慢-快"的规律;(2)6个龙眼品种果实品质方面,桂明一号果实纵横经和单果重最大,其次是杂交2-7,再者是越南迟熟和桂龙晚,四个品种果实均比石硖龙眼大,杂交1-3果实最小;在可食率方面杂交2-7最高,桂明一号、石硖居中,其余品种均比石硖的可食率低,越南迟熟可食率最低;在可溶性固形物方面杂交1-3最高、其次是石硖和杂交2-7,其余品种的可容性固形物含量不相上下;成熟期最早的是石硖龙眼,其次是杂交1-3和杂交2-7,再次是越南迟熟和桂明一号,桂龙晚表现特晚熟。  相似文献   
83.
文章主要对FSAE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在符合大赛规则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FSAE赛车高速性能要求的进气系统,即在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安装稳压腔.首先利用CATIA软件绘制两种进气系统的3D模型(含有稳压腔和不含稳压腔),再将其导入到ANSYS软件中进行模拟仿真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证明带稳压腔的进气系统在进气速度的均匀性与进气压力稳定性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4.
New applications call for many new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oughness of aldehyde hyaluronic acid (A-HA) and adipic acid dihydrazide (ADH) hydrogel, the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was added. PEG content and molecular weight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gelation time, and the composite hydrogels can form in situ within 20 second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press test showed that the hydrogels containing PEG possessed a better compression resistance, after pressed more than five times, the composite hydrogels could restor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to evaluate the working ability and the effect of PEG on hydrogels. By analyzing the shear viscosity (η γ=0.01), yield stress (σ 0) and threshold shear stress (σ c ), the addition of PEG can make the structure of composite hydrogels get loose and improve the shear resistance. Especially, PEG800 can enhance the antishear ability obviously. The amplitude sweep tests showed a broad linear viscoelastic region, indicating a wide processing range. In the meanwhile, we also found that PEG can improve the optical transmittance of xerogel evidently.  相似文献   
8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旁热式辐射与对流粮食干燥过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旁热式辐射与对流粮食干燥机的干燥特点,建立了一种粮食干燥机干燥过程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了3层神经网络结构(8-10-1),模型输入为粮食干燥机的8个变量,模型输出为出口粮食水分比或干燥速率。通过编写Matlab建模程序,基于实际干燥实验的样本数据训练与测试网络,实现了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模型数学表达式,模型预测的出口水分比与干燥速率的R2分别为0.998 9和0.998 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9和0.004 1,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拟合较好;另外,结合实验干燥条件对模型干燥性能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依据同样方法建立了顺逆流粮食干燥过程的出口粮食水分比预测模型,对比了2种干燥方式的干燥性能。仿真预测表明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模简单,具有自适应性、灵活性和自学习性等特点,相比于其他粮食干燥的经验数学模型,能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可为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过程提供一种新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86.
本文对硫素的营养诊断及硫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作了系统的综述。内容主要包括硫肥的种类和性质、作物硫素营养诊断方法、硫肥的营养作用、土壤中硫的形态和作用以及硫肥对大气、水体的危害,并提出了施用硫肥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
水库建设与生态系统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建设和运行对流域内上下游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诸多负面影响,诸如改变流域水文气候,导致水温分层、泥沙淤积、水质恶化,切断河流廊道,阻隔鱼类洄游通道等;此外,传统的水库调度方式仅体现水库的工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了其生态效益。通过详细探讨这些问题,据此提出生态水库的概念,并从规划、设计、施工及生态调度等方面探讨了生态水库的理论体系,即水库建设需与生态系统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88.
秸秆生物炭具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土壤蓄水保肥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正效应,但其石灰效应会加大稻田氨挥发损失。为充分发挥生物炭吸铵特性,降低其石灰效应的不利影响,对不同热解温度(300、500、700℃)和酸化水平(pH值=5、7、9)稻草生物炭处理下的田面水NH_4~+-N浓度、氨挥发和水稻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偏酸性(pH值=5)、中性(p H值=7)生物炭处理在基肥期和分蘖肥期均能显著降低田面水NH_4~+-N峰值浓度(P0.05),降幅达16.90%~35.60%。全生育期稻田氨挥发损失占施氮量的15.14%~26.05%(2019年)、15.10%~19.00%(2020年)。稻田增施热解温度为700℃、酸化水平为5(p H值=5)的生物炭(C700P5)降氨效果最好,两年氨挥发分别显著降低22.93%、12.61%(P0.05)。高温热解配合偏酸性、中性生物炭(C700P5、C700P7)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达9.92%~13.50%,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其增产原因是生物炭酸化处理降低了稻草生物炭的石灰效应,而热解温度调整提高了生物炭阳离子交换量(CationExchange Capacity,CEC),进而降低了田面水NH_4~+-N浓度和氨挥发损失,最终提高了水稻地上部氮素积累和水稻产量。研究可揭示不同热解温度和酸化水平制备的生物炭在稻田中的应用潜力,并为稻田合理施用生物炭和减少化肥施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本研究以数理统计为工具,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的羊草+大针茅(Leymus chinensis+Stipa grandis)样地.对4种代表性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米氏冰草(Agropyro michnoi)、冷蒿(Artemisia frigida)单珠生物量的动态变化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确定了主要水热环境参数,建立了植物生物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累积关系的Logistic生长模型,分别对4种植物生长特征进行了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1)降水和积温因子对4种植物生物量的形成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但降水较积温因子的影响更大(r12,3>r13,2;R21(2)>R21(3)).(2)同一气象因子对不同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有差异,降水对4种植物影响的重要性次序为:羊草(0.964)>米氏冰草(0.937)>大针茅(0.928)>冷蒿(0.906);积温因子影响的重要性次序为:羊草(0.918)>大针茅(0.909)>米氏冰草(0.875)>冷蒿(0.754).(3)植物单株生物量随降水量变化、积温变化的潜在最大值一致表现为:冷蒿>大针茅>羊草>米氏冰草,说明冷蒿具有较大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90.
自动索氏-固相萃取-GC/MS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获得一种较为快捷、方便、准确的土壤多环芳烃分析方法,探讨了使用自动索氏-固相萃取-GC/MS的联用技术在土壤多环芳烃检测中的提取效果,并对比了前处理过程中使用分析纯溶剂与色谱纯溶剂对结果的影响,对固相萃取方法和GC/MS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说明分析纯溶剂不适合作为萃取溶剂,选用硅胶小柱并使用正己烷,二氯甲烷(1:1)作为淋洗溶剂时效果最好,MS离子源温度在300℃以上时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对高环多环芳烃的检测限.MS检测限在0.49μg到2.53μg/kg之间,方法回收率除了萘为63.8%以外均在86.4%~119.1%之间.该方法比传统方法更为快捷,方便,更适合大量土壤样品的多环芳烃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