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1篇
  免费   727篇
  国内免费   1388篇
林业   1342篇
农学   1656篇
基础科学   669篇
  1495篇
综合类   4389篇
农作物   1013篇
水产渔业   530篇
畜牧兽医   1746篇
园艺   487篇
植物保护   68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494篇
  2020年   454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461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627篇
  2012年   700篇
  2011年   730篇
  2010年   874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463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500篇
  2002年   861篇
  2001年   661篇
  2000年   461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植物工厂作为设施园艺发展的最高阶段,以其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高产优质等特点成为都市农业、垂直农业及太空农业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当前环境监测技术公网接入复杂、体积大及网络化管理程度低的问题,构建智能Wi Fi传感器,尝试采用商业云服务平台实现植物工厂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及CO2浓度的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与云服务平台交互等功能,利用手机APP及PC端访问云平台两种方式完成植物工厂的远程监控。实验表明:本系统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利用很少的网络带宽即可实时准确地将数据传输到云端。通过云平台的接入提高了数据服务的稳定性,无需重复构建云平台,提高了开发速度并降低应用成本,很好地满足了植物工厂环境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2.
一次降雪的积雪密实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冬季一次降雪后积雪厚度和积雪密度两个指标的持续测量,研究了观测期18d内的积雪密实化过程,分时段和观测时间点对两个指标的变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比较发现积雪厚度具有更好的阶段变化特征,因此依据积雪厚度划分法,将积雪密实化过程分为剧烈变化期(前24h)、快速变化期(24h-48h)和稳步发展期(48h之后)三个阶段.其中剧烈变化期和快速变化期分别完成整个积雪密实化过程的52.63%和12.17%,说明积雪在前期较短时间内快速密实;短期内不同观测时间点的积雪密度由于受气温的主要影响出现小幅波动,14:00测得的积雪密度值最高,8:00和20:00差别不大.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季节性积雪区积雪资源的估算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源及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氮、铜代谢的影响。采用3×3+1双因素试验设计,设3种铜源(硫酸铜、碱式氯化铜、蛋氨酸铜)和3个铜添加水平(10、25、40 mg/kg),1个对照组。选择60日龄健康、体重接近的美国短毛黑雄性水貂12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水貂的平均日采食量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并且平均日增重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也呈线性增加(P=0.053)。2)水貂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并且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也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3)水貂铜摄入量、粪铜排泄量、尿铜排泄量以及铜沉积量均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然而铜的表观吸收率却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降低(P0.01)。水貂对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的表观吸收率极显著高于对硫酸铜的表观吸收率(P0.01)。水貂氮沉积量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由此可见,基础饲粮中铜含量为8.05 mg/kg时,饲粮添加40 mg/kg的铜能改善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提高水貂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育成期雄性水貂对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的表观吸收率高于对硫酸铜的表观吸收率。  相似文献   
104.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is the only way to solve the global climate problem, which obviously requires the joint efforts of all reg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demand, this research obtains the data of low-carbon patents and CO2 emissions from 2000 to 2019, and then explores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low-carbon technology transfer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YREB). We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Low-carbon technology transfer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low-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However, a large number of low-carbon technology transfers are concentrated between developed regions in the YREB at present. (2) No mat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tal amount or efficiency,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demand can play positive moderating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xerting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low-carbon technology transfer, indicating that the transfer of low-carbon technologies to regions with high demand is efficient. (3)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demand in different regions has regional heterogeneity. Carbon emissions per unit of GDP plays a greater role in moderating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low-carbon technology transfer in the eastern region, while CO2 emissions plays a greater role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refore, we propose to strengthen the transfer of low-carbon technologies between developed and less-developed regions, and adopt differentiation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ach region. Our research has deepened the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 geography on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low-carbo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global low-carbon technology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105.
106.
以机载LiDAR离散点云数据为数据源,基于植被冠层孔隙率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提出一种反演大田玉米叶面积指数的方法。对反演LAI和实测LA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Axelsson改进的不规则三角格网加密方法可以将地面点和非地面点分开,结合高分辨率影像能够提取出玉米冠层点云;基于孔隙率反演LAI,尼尔逊参数的选择对结果影响很大,利用扫描天顶角模拟尼尔逊参数,LAI反演结果接近于真实情况。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能精确地反演大田玉米LAI,该研究方法适用于中等高度的农作物,可以扩展到甜菜、甘蔗等其他中等高度农作物。  相似文献   
107.
在汽车侧面碰撞中,约束系统对降低乘员的伤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MADYMO仿真分析软件,建立某车型侧面碰撞的约束系统仿真模型;考虑了髋部推动块的压溃力、气囊起爆时间、气体质量流量和气袋排气孔面积对乘员损伤的影响,建立了乘员损伤指标的响应面模型;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模拟,进行了侧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的可靠性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约束系统设计方案满足可靠性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8.
为进一步明确毛竹幼苗无土栽培的最佳条件,阐明毛竹N形态响应差异的影响因素,加快毛竹实生苗的培育.研究超纯水、砂和蛭石3种栽培介质,2 mM不同N形态(NH4+-N、NO3--N)以及3种pH值(3.8、5.8、7.8)处理对毛竹幼苗地上部的苗高、叶片数、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蛭石和水培时,毛竹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喜铵性,并且在pH为3.8时生长最好;而砂培时,毛竹幼苗生长对NH4+-N和NO3--N以及pH的响应差异都不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为:栽培介质>pH值>N形态.毛竹幼苗生长及对不同N形态的响应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在蛭石中栽培,供应NH4+-N为主、pH值为3.8的营养液,其生长最好.研究结果可为毛竹幼苗的无土栽培和繁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9.
针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缺乏、种植业生产受限的问题,比较了武威市凉州区19种种植模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马铃薯和油葵较春小麦(CK1)节水25%且分别增收84.21%和31.58%;低耗水型模式玉米/豌豆和油葵/豌豆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传统模式春小麦/春玉米(CK2)提高38.2%和52.9%,水分经济利用效率提高51.6%和125%,水分能量生产效率提高40.72%和49.81%;日光温室中,辣椒、西瓜和双孢菇的节水增收效果较好。由此提出发展马铃薯、油葵等低耗水高效模式,以玉米/豌豆、油葵/豌豆替代高耗水型模式春小麦/春玉米,日光温室重点发展辣椒、西瓜和双孢菇等作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0.
LED节能灯节能效果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实证角度,从不同方面对LED节能灯节能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LED节能灯性能优越,是引领全球低碳和负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呼吁全社会以积极的眼光和长远的角度大力推广使用LED节能灯,并就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