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87篇
  免费   2364篇
  国内免费   3088篇
林业   2897篇
农学   2250篇
基础科学   1944篇
  3859篇
综合类   17199篇
农作物   2414篇
水产渔业   1319篇
畜牧兽医   5334篇
园艺   2472篇
植物保护   1551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737篇
  2022年   1716篇
  2021年   1740篇
  2020年   1563篇
  2019年   1634篇
  2018年   1111篇
  2017年   1805篇
  2016年   1253篇
  2015年   1750篇
  2014年   1851篇
  2013年   2204篇
  2012年   3069篇
  2011年   3057篇
  2010年   2871篇
  2009年   2535篇
  2008年   2623篇
  2007年   2279篇
  2006年   1867篇
  2005年   1440篇
  2004年   910篇
  2003年   602篇
  2002年   611篇
  2001年   641篇
  2000年   546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6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荸荠的贮藏保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杀菌剂、保鲜液、包装条件、贮藏条件对荸荠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杀菌和保鲜处理后进行贮藏,荸荠保鲜贮藏的最佳条件为真空包装、贮藏温度0~4 ℃,贮藏期可达两个月.  相似文献   
992.
针对高温低湿的极端干旱气候易造成南疆枣树盛花期出现“焦花”及坐果率低、光合速率下降等问题,在枣园冠层布设弥雾系统,在枣树盛花期以弥雾时间和弥雾次数为变量设置3个处理(M1为每天弥雾3次,每次20min;M2为每天弥雾2次,每次20min;M3为每天弥雾2次,每次40min),CK为对照,不弥雾,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枣树落花率、坐果率和光合速率的影响以及红枣产量品质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弥雾处理能有效增加冠层湿度、降低温度,冠层空气湿度最大可提升158.7%,冠层温度最大可降低38.9%;弥雾处理下的土壤含水率普遍较高,M3处理下土壤含水率最高,相较于CK,土壤含水率提升8.44%;冠层环境的改变会影响枣树的叶片光合速率以及CO2固定量,弥雾处理下的枣树叶片CO2固定量均大于对照处理,有利于作物自身发育和促进果实生长;在弥雾期间M1、M2处理的落花率分别比CK低18.39%、15.09%。弥雾处理能调控冠层微环境,可有效提升枣树叶片的光合速率,促进开花坐果,提升红枣品质,每天弥雾3次、每次20min是获得红枣高产优质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993.
浅析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导影响因子,分析和评价了复种指数、耕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施肥等因子对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应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陕西省武功县3个葛藤品种根区AM真菌的调查,初步探明了葛藤根区AM真菌资源,为AM真菌在葛藤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AM真菌能与葛藤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不同品种葛藤具有不同的AM真菌生长特性,其定殖率也不相同。总定殖率、泡囊、菌丝定殖率在品种间为:菜葛>粉葛>药葛;丛枝定殖率在品种间为粉葛>药葛>菜葛;孢子密度在品种间为:药葛>粉葛>菜葛。葛藤根区AM真菌资源丰富,土样中AM真菌多为球囊霉属(Glomus),也有少数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和盾巨囊霉属(Scutellospora)的种类。已鉴定出AM真菌20种,其中球囊霉属13种,无梗囊霉属6种,盾巨囊霉属1种。  相似文献   
995.
东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北地区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单产变化的研究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1978-2004年数据为基础,分别从阶段性、趋势性、稳定性与不同作物等4个角度,对东北地区粮食单产时序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农业生产条件的角度,对影响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变化的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了不同阶段各因素对粮食单产影响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6.
黄灯笼辣椒子叶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灯笼辣椒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研究激素对不定芽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对子叶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IAA与6-BA配合能明显提高子叶不定芽的分化率;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4mg/LGA3,有利于不定芽的伸长。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5mg/L IAA1mg/L AgNO36mg/L,平均诱导率达75%;不定芽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3mg/L IAA1mg/L AgNO36mg/L GA34mg/L,平均伸长率可达90%;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 IAA0.5mg/L,生根率达95%;建立了辣椒子叶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997.
2005年3月—6月,对天津武清区大黄堡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33科97种。其中优势种有凤头鸊鷉Podiceps cristatus、苍鹭Ardea cinerea、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凤头麦鸡Vanellus vanellus、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银鸥Larus argentatus、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灰沙燕Riparia riparia。常见种19种,有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白枕鹤Grus vipio、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大天鹅Cygnus cygnus、小天鹅Cygnus bewickii等国家保护鸟类12种。依居留状况分析,旅鸟70种,夏候鸟30种,冬候鸟8种,留鸟8种,旅鸟占总数的72.92%,其次夏候鸟占31.25%。从栖息环境看,芦苇沼泽泥滩63种,农田20种,稀树灌丛29种,鱼塘水库24种。可见,以自然的湿地环境栖息的鸟类较多,人为活动多的农田和鱼池栖息的鸟种较少。  相似文献   
998.
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的林木日蒸腾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忽略大气层结,考虑气压订正,用冠层整体气孔阻力(rst)代换冠层阻力(rc),蒸散面的净辐射值(Rn)采用冠层截留净辐射(Rnl),便可在叶面积指数(LAI)、林木单叶平均气孔阻力(rsi)和气象要素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应用修正后的PenmanMonteith模型进行林木蒸腾量的模拟。本研究通过对Rn、LAI、rsi的实地观测,确定了林冠截流净辐射(Rnl)、消光系数(k)、冠层阻力转换系数(K')、空气动力学阻力(ra)和冠层整体气孔阻力(rst),对青海大通地区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青杨(Populus cathayana)的日蒸腾过程进行了模拟,与用快速称重法订正的Li1600稳态气孔仪实测蒸腾结果对比,模拟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模型敏感性分析发现,温度、LAI以及rsi是决定模拟结果的主要参数,模型对各参数变化反应不敏感。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3期刘胜等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的林木日蒸腾模拟  相似文献   
999.
新疆杏与华北杏果实主要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0  
分析测定了南疆20个杏品种果肉总糖、总酸、VC和可溶性固形物及水不溶性固形物含量,种仁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果实的其它性状,以10个华北杏为对照.结果表明,新疆杏品种糖分含量高而酸度低,糖酸比高达13.34,是华北杏的1.5倍;两大品种群的VC、水不溶性固形物、种仁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在总体差异不明显,但在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新疆杏果型偏小,平均果重比华北杏低了近15 g,但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高,比华北杏高了近4个百分点,风味口感明显不同于华北杏.  相似文献   
1000.
超临界CO2萃取花椒挥发油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得到的花椒挥发油对玉米象、赤拟谷盗进行了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花椒挥发油对玉米象、赤拟谷盗具有较强的驱虫、杀虫活性.在7 d内忌避率始终在50%以上;在椒油点滴剂量为0.04μL时,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死亡率分别为47%和40%;当玉米象的熏杀剂量为1 mL·L-1时,24 h内虫全部死亡,当对赤拟谷盗的熏杀剂量为1.2 mL·L-1时,6 h内虫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