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92篇
  免费   948篇
  国内免费   1894篇
林业   3119篇
农学   2912篇
基础科学   1274篇
  4032篇
综合类   5513篇
农作物   1712篇
水产渔业   1248篇
畜牧兽医   6051篇
园艺   816篇
植物保护   1857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408篇
  2021年   616篇
  2020年   584篇
  2019年   628篇
  2018年   514篇
  2017年   660篇
  2016年   715篇
  2015年   958篇
  2014年   897篇
  2013年   1065篇
  2012年   1537篇
  2011年   1525篇
  2010年   1237篇
  2009年   1139篇
  2008年   1148篇
  2007年   1107篇
  2006年   1102篇
  2005年   1720篇
  2004年   1176篇
  2003年   844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471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720篇
  1998年   535篇
  1997年   460篇
  1996年   374篇
  1995年   380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334篇
  1992年   381篇
  1991年   386篇
  1990年   350篇
  1989年   295篇
  1988年   305篇
  1987年   201篇
  1986年   191篇
  1985年   141篇
  1984年   115篇
  1979年   138篇
  1975年   138篇
  1974年   135篇
  1973年   116篇
  1972年   140篇
  1971年   118篇
  1969年   104篇
  1968年   119篇
  1967年   128篇
  1966年   10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以北方超级稻沈农26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热解成生物炭施入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生产相比,秸秆直接还田主要提高了水稻生育中期的叶、茎含氮量,但同时降低了后期穗氮素累积量,氮素回收率、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下降5.28%、11.65%和16.19%,使产量有降低趋势;少量秸秆生物炭施入有助于提高生育中后期叶、茎含氮量并促进穗氮素累积量增加,氮素回收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6.02%和7.71%,有增加产量的潜力;大量秸秆生物炭施入降低了叶、茎和穗含氮量,氮素回收率负向效应强度高达34.31%,但氮素生理利用率增加45.62%,不利于产量的提高。秸秆直接还田和大量秸秆生物炭施入对水稻氮素吸收有一定抑制作用且不利于产量的提升,少量秸秆生物炭施入则能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并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952.
博落回属植物属于罂粟科,包括两个种: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与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 (Maxim.) Fedde.。博落回属植物中含有一些重要的药用活性成分。一些包含博落回提取物的产品广泛用于饲料添加剂和其他领域。当前对于博落回属植物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博落回,而对小果博落回资源的研究较少。主要是由于小果博落回无菌苗较难获取,使得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很难进行。本研究在5个不同温度下筛选出小果博落回最优的萌发温度,并且分析了3个不同时期的小果博落回无菌苗中血根碱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除此以外,还比较了同一时期的小果博落回与博落回的根、茎、叶组织中的血根碱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为下一步小果博落回的资源开发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53.
‘龙回红’脐橙由‘纽荷尔’脐橙芽变而来,2012年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脐橙新品种,其变异株系适应性强,多数生物学性状均优于其母本‘纽荷尔’脐橙。为更全面了解该脐橙品种在果实发育成熟阶段的外观品质及内在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情况,本研究以‘龙回红’脐橙及其母本‘纽荷尔’脐橙为试材,对以上两个脐橙品种果实发育后期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龙回红’和‘纽荷尔’的外观品质(单果重及横,纵径,果皮色差指数)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 TSS)、总糖、维生素C (vitamin C, V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龙回红’脐橙果实的红绿色差a*、色差指数(citrus colour index, CCI)、TSS、总糖含量、单果重及横、纵径均高于‘纽荷尔’脐橙,TA和Vc含量低于‘纽荷尔’,其外观品质和果实风味优于‘纽荷尔’脐橙。  相似文献   
954.
955.
试验研究了啤酒大麦适宜的干燥温度。以浙农大3号、浙农大7号啤酒大麦品种为材料,采用35℃、45℃、55℃3种温度进行模拟烘干试验,并对烘干后的种子进行生活力、发芽力、脱氢酶活性、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啤酒大麦的干燥温度控制在45℃以下为好,既安全,干燥效率又高,而在55℃温度条件下,虽干燥效率高但对啤酒大麦的发芽力及种子活力有显著的影响,35℃干燥虽安全可靠,但其干燥效率低,所需时间太长。  相似文献   
956.
乙烯吸收剂延长香蕉贮运寿命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大蕉和粉蕉经防腐剂处理后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装并加入乙烯吸收剂,在常温下可延长其贮藏寿命20~40天。每公斤蕉用1克、2克或5克乙烯吸收剂活化铝,对其贮藏寿命没有明显的影响。用活化铝颗粒、沸石颗粒、蛭石和珍珠岩等不同材料作高锰酸钾载体制成的乙烯吸收剂延长果实贮藏寿命的效果不同。以活化铝颗粒或珍珠岩作载体效果较好。将乙烯吸收剂应用于商业性香蕉运输保鲜,使好果率从62.5%提高至95.7%,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57.
为了发挥毛竹林生产潜力,增加竹农经济收入,在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毛竹鞭笋丰产培育技术。研究认为:在毛竹笋材两用林中采挖鞭笋,不会影响整体的竹鞭鞭径和竹鞭总量生长;毛竹林地覆盖稻草和砻糠能显著提高第3年的鞭笋产量;培育高产鞭笋的最佳施肥时间为每年的5月;鞭笋采收时间为5-10月。毛竹鞭笋丰产培育技术可在毛竹笋材两用林经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8.
  目的  通过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描述辽宁省6类235处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情况与重叠现状及特征,由此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现状进行评价,为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提供科学参考与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最邻近指数分析与核密度分析,评价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现状,同时提出了自然保护地镶嵌体的概念,通过分析镶嵌体内部的重叠板块占比情况,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相较于传统重叠率分析方法,为分析一个区域内多层重叠的情况我们提出了自然保护地多元重叠率计算方法。  结果  (1)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最邻近比率为0.904,表明辽宁省自然保护地分布属聚集型分布;(2)结合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辽宁省自然保护地主要形成4个聚集区域;(3)辽宁省自然保护地存在重叠情况的自然保护地数量占自然保护地总数的50.43%,重叠面积占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8.63%。重叠情况主要发生在自然保护区与自然公园之间,数量共107处,面积达134 421.1 hm2;(4)辽宁省存在重叠的斑块中两层重叠82处、三层重叠13处、四层重叠1处;(5)辽宁省可划分为36个自然保护地镶嵌体,其中内部重叠率高于50%的保护地镶嵌体有8处,最高为81.34%;低于10%的保护地镶嵌体有6个,最低为1.82%。  结论  将重叠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时,镶嵌体重叠率过高代表保护服务功能与划定保护范围过剩,整合时对于这种情况所涉及的保护地建议以合并为主。下一步对于计划新建自然保护地应将现有保护服务力度较低或中等区域进行补充完善,将如辽东半岛阔叶落叶林与湿地区南部的沿海陆域利用起来。在解决重叠与地质遗迹等情况后确保保护等级不下降,保证保护力度与保护效率。   相似文献   
959.
选用芸乐收3 000倍及天丰素3 000倍(对照药剂)在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进行茎叶喷雾3次,比较二者对棉花生长发育、抗逆性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芸乐收(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对棉花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抗逆增产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籽棉增产14.38%。  相似文献   
960.
大豆卵磷脂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卵磷脂是以大豆油脚为原料提炼的卵磷脂,含有胆碱、维生素、矿物质、亚麻酸及次亚麻酸等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并在许多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技术原因,高纯度卵磷脂的生产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阻碍了其在医药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为此,对近年来大豆卵磷脂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和分析,以期为高纯度大豆卵磷脂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