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76篇
  免费   882篇
  国内免费   1805篇
林业   2382篇
农学   2668篇
基础科学   1215篇
  3115篇
综合类   4870篇
农作物   1179篇
水产渔业   782篇
畜牧兽医   2293篇
园艺   601篇
植物保护   135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607篇
  2020年   576篇
  2019年   609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466篇
  2016年   536篇
  2015年   709篇
  2014年   678篇
  2013年   879篇
  2012年   1041篇
  2011年   1175篇
  2010年   1066篇
  2009年   1011篇
  2008年   1025篇
  2007年   999篇
  2006年   1018篇
  2005年   917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576篇
  1998年   533篇
  1997年   460篇
  1996年   372篇
  1995年   380篇
  1994年   311篇
  1993年   332篇
  1992年   263篇
  1991年   242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6篇
  1968年   6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effects of the mycoparasites Coniothyrium minitans and Trichoderma atroviride on the suppression of alfalfa blossom blight caused by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were evaluated under indoor and field conditions. When T. atroviride (9·0 × 104 conidia/floret) + S. sclerotiorum (6·0 × 103 ascospores/floret) or C. minitans (9·0 × 104 conidia/floret) + S. sclerotiorum (6·0 × 103 ascospores/floret) were applied to detached young alfalfa florets, T. atroviride effectively inhibited saprophytic growth of S. sclerotiorum, whereas C. minitans showed no inhibition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When T. atroviride (6·9 × 104 conidia/floret) + S. sclerotiorum (6·0 × 103 ascospores/floret) or C. minitans (6·9 × 104 conidia/floret) + S. sclerotiorum (6·0 × 103 ascospores/floret) was applied to young alfalfa petals in vivo just after pollination, the percentage of pod formation was higher for T. atroviride+S. sclerotiorum than that for C. minitans+S. sclerotiorum, and the percentage of pod rot was lower for T. atroviride+S. sclerotiorum than that for C. minitans+S. sclerotiorum. However, when they were applied to senescent petals attached to developing pods of alfalfa at 9·2 × 104 conidia/floret together with S. sclerotiorum at 4·5 × 103 ascospores/floret at 14 days after pollination, C. minitans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 atroviride in suppressing sclerotinia pod rot and seed rot of alfalfa. Field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ree applications of C. minitans (5·4 × 106 conidia mL−1) or T. atroviride (5·4 × 106 conidia mL−1) at a 7-day interval to blossoms of alfalfa effectively suppressed sclerotinia pod rot in two out of three annual trials. Coniothyrium minitans effectively suppressed sclerotinia seed rot in all three years, whereas T. atroviride was not effective against seed rot in any of the trial years. The efficacy of C. minitan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from benomyl (250 µg ai mL−1).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C. minitans has potential as a biocontrol agent to control blossom blight of alfalfa caused by S. sclerotiorum.  相似文献   
992.
侵染观赏南瓜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从广西某农业展示中心观赏南瓜上分离到一种直杆状病毒,长约300nm,该病毒分离物P-3(NN)在测试的葫芦科作物上表现为系统花叶、褪绿斑及明脉症状,在曼陀罗上为局部褪绿斑,在测试的其它茄科作物及豆科和藜科作物上无任何症状反应.其致死温度为95~100℃.经DAC-ELISA测定,P-3(NN)与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根据以上结果,初步鉴定P-3(NN)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的一个分离物.  相似文献   
993.
日常动物医院门诊病例中,呼吸道病综合症在伴侣动物疾病临床上很常见,同行们称其为顽固性咳嗽。在新疆这个漫长的冬季当中,从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呼吸道病综合症极为常见。这种病主要是由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犬瘟病毒、支原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病原和微生物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对此病根据临床症状、X光检查、流行病学以及病理变化等不难做出初步诊断。对于犬呼吸道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值得研究与探讨。笔者采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从1998年至2002年共诊治犬顽固性咳嗽病例610例,疗效显著,总治愈…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兽药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状分析 我国的兽药行业,近2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书写了一个全体行业同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壮丽诗篇.与80年代初期相比,无论从产品规格、生产规模、还是市场营销,一直到研发与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及资本运作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行业显示出巨大的生命活力和诱人的产业前景.据初步统计我国现有兽药企业约2600家,生产品种(规程)约2000~3000种,年产值约150亿元;约有经销商7万多家,年营业额约170亿元,其中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220多家,销售额在500万~1000万的有1300多家(于康震2003),其中以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北京保吉安集团公司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技术先进,管理新颖,产品占有率高的高科技型企业正逐步斩露头角,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95.
7种长蠹科昆虫的线粒体DNA ND4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蠹科昆虫严重危害林木和仓贮物品。该文应用非损伤性DNA测序技术测定了来自不同国家的长蠹科害虫的线粒体DNA ND4基因的部分序列。在获得的204bp的序列中,7种昆虫的序列变异丰富,多数变异发生在密码子的第3位点上。将实验结果与形态学特征比较分析,探讨7个种的形态差异与基因序列的差异;结果表明,7种昆虫不仅在外形特征上存在差异,而且在ND4基因序列上的差异程度也很显著,平均为21.94%。这为分类鉴定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6.
大蜡螟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35±1℃,60~85%RH,全黑暗环境中用中蜂旧巢脾饲养的大蜡螟,其卵、幼虫、蛹、雌蛾、雄蛾的历期分别为8.6、49.4±9.4、10.8±1.9、5.5±2.6、9.2±3.3天.雌蛾平均产卵量为725.2 ± 148.3粒(258~1415粒).平均产卵前期为0.6天(0~2天).平均产卵期为4.3±0.8天,但平均有效产卵期只有3.4±0.6天.雌性蛹、蛾的体重比雄性蛹、蛾的极显著重,雌雄蛹重分别为162.1±5.1mg和122.2±1.9mg,雌雄蛾重分别为122.3±1.6mg和74.0±7.5mg.卵多产于0.23~0.27mm缝隙中,单层扁平成片,大小为0.34±0.04×0.34±0.06mm.  相似文献   
997.
小划蝽捕食蚊幼虫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超  陈达宗 《昆虫天敌》1996,18(1):16-18
水生捕食性昆虫小划蝽,在鱼类养殖业中能侵害鱼苗、经观察它也捕食蚊幼虫,且捕食速度较剑水蚤快,同样的水体中,控制白纹伊蚊幼虫的效果和使用的投入量比剑水蚤类要好、少。在生物防制中,作为蚊虫的天敌之一,是一种值得保护和开发的资源。  相似文献   
998.
不同生境中稻飞虱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菊酯类农药对水稻螟虫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但引起稻飞虱的更大发生。作者用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及对稻飞虱高效的噻嗪酮等杀虫剂和对稻飞虱不同抗感水平的水稻品种组成不同的化学、品种环境,系统观察稻飞虱种群动态差异。结果表明,同一水稻品种,不同农药,稻飞虱种群增长量不一样。同一农药,不同水稻品种,稻飞虱的发生亦不同。溴氰菊酯或氰戊菊酯用到感虫品种上,有利因子重叠,稻飞虱的发生量最大;用到中抗品种上,有利因子与不利因子重叠,有效地抑制稻飞虱种群的增长。先将溴氰菊酯喷洒到感虫品种上,10天后再用噻嗪酮,两个有利因子重叠后再加一不利因子,仍可控制稻飞虱的为害。  相似文献   
999.
蘑菇褐腐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4~25℃,低至10℃,高达35℃,孢子停止萌发,在35℃和40℃恒温中,分别经5天和1天,菌丝均失去生活力;高湿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100%相对湿度下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pH值分别为6和6.4,幼嫩蘑菇煮出液最能刺激孢子萌发,该病菌在菇床初侵染源是覆盖了带有病菌的覆盖土,在夏季对覆盖土壤进行日光曝晒4~5天,覆土前7天,用36%~38%化学纯甲醛3.5kg,兑水20~30kg,喷洒于种植111m~2蘑菇的覆盖土中熏蒸48h以上,防病效果均理想;发病后及时挖除病菇,能防止病菌再侵染,减轻褐腐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1000.
水稻持久抗瘟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以病区时空动态效应强度检验为核心,以纬度病圃、抗谱测定和抗性信息流的追踪考证作为持久抗瘟性鉴定评价方法的基础。经综合评价,认为特特勃(Tetep)、小粒野生稻Oryzaminuta J.S.Presl ex C.B.Presl、湘资3150、天津野生稻、谷梅二号、魔王谷等具有持久抗瘟性,可作抗源用,其中小粒野生稻兼具持久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性能;提出了持久抗瘟性鉴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持久抗瘟性的时空动态特性、广谱抗性与持久抗性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