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8篇
  免费   881篇
  国内免费   1804篇
林业   2393篇
农学   2670篇
基础科学   1221篇
  3113篇
综合类   4876篇
农作物   1178篇
水产渔业   784篇
畜牧兽医   2286篇
园艺   622篇
植物保护   135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607篇
  2020年   577篇
  2019年   611篇
  2018年   397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714篇
  2014年   678篇
  2013年   879篇
  2012年   1044篇
  2011年   1173篇
  2010年   1067篇
  2009年   1013篇
  2008年   1030篇
  2007年   1003篇
  2006年   1020篇
  2005年   919篇
  2004年   509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409篇
  1999年   575篇
  1998年   531篇
  1997年   462篇
  1996年   372篇
  1995年   379篇
  1994年   310篇
  1993年   333篇
  1992年   265篇
  1991年   242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34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6篇
  1968年   6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大蜡螟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35±1℃,60~85%RH,全黑暗环境中用中蜂旧巢脾饲养的大蜡螟,其卵、幼虫、蛹、雌蛾、雄蛾的历期分别为8.6、49.4±9.4、10.8±1.9、5.5±2.6、9.2±3.3天.雌蛾平均产卵量为725.2 ± 148.3粒(258~1415粒).平均产卵前期为0.6天(0~2天).平均产卵期为4.3±0.8天,但平均有效产卵期只有3.4±0.6天.雌性蛹、蛾的体重比雄性蛹、蛾的极显著重,雌雄蛹重分别为162.1±5.1mg和122.2±1.9mg,雌雄蛾重分别为122.3±1.6mg和74.0±7.5mg.卵多产于0.23~0.27mm缝隙中,单层扁平成片,大小为0.34±0.04×0.34±0.06mm.  相似文献   
992.
小划蝽捕食蚊幼虫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超  陈达宗 《昆虫天敌》1996,18(1):16-18
水生捕食性昆虫小划蝽,在鱼类养殖业中能侵害鱼苗、经观察它也捕食蚊幼虫,且捕食速度较剑水蚤快,同样的水体中,控制白纹伊蚊幼虫的效果和使用的投入量比剑水蚤类要好、少。在生物防制中,作为蚊虫的天敌之一,是一种值得保护和开发的资源。  相似文献   
993.
不同生境中稻飞虱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菊酯类农药对水稻螟虫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但引起稻飞虱的更大发生。作者用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及对稻飞虱高效的噻嗪酮等杀虫剂和对稻飞虱不同抗感水平的水稻品种组成不同的化学、品种环境,系统观察稻飞虱种群动态差异。结果表明,同一水稻品种,不同农药,稻飞虱种群增长量不一样。同一农药,不同水稻品种,稻飞虱的发生亦不同。溴氰菊酯或氰戊菊酯用到感虫品种上,有利因子重叠,稻飞虱的发生量最大;用到中抗品种上,有利因子与不利因子重叠,有效地抑制稻飞虱种群的增长。先将溴氰菊酯喷洒到感虫品种上,10天后再用噻嗪酮,两个有利因子重叠后再加一不利因子,仍可控制稻飞虱的为害。  相似文献   
994.
蘑菇褐腐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4~25℃,低至10℃,高达35℃,孢子停止萌发,在35℃和40℃恒温中,分别经5天和1天,菌丝均失去生活力;高湿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100%相对湿度下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pH值分别为6和6.4,幼嫩蘑菇煮出液最能刺激孢子萌发,该病菌在菇床初侵染源是覆盖了带有病菌的覆盖土,在夏季对覆盖土壤进行日光曝晒4~5天,覆土前7天,用36%~38%化学纯甲醛3.5kg,兑水20~30kg,喷洒于种植111m~2蘑菇的覆盖土中熏蒸48h以上,防病效果均理想;发病后及时挖除病菇,能防止病菌再侵染,减轻褐腐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995.
水稻持久抗瘟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以病区时空动态效应强度检验为核心,以纬度病圃、抗谱测定和抗性信息流的追踪考证作为持久抗瘟性鉴定评价方法的基础。经综合评价,认为特特勃(Tetep)、小粒野生稻Oryzaminuta J.S.Presl ex C.B.Presl、湘资3150、天津野生稻、谷梅二号、魔王谷等具有持久抗瘟性,可作抗源用,其中小粒野生稻兼具持久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性能;提出了持久抗瘟性鉴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持久抗瘟性的时空动态特性、广谱抗性与持久抗性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6.
抗稻瘿蚊品种多抗1的抗性遗传分析及抗性基因定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稻瘿蚊是亚洲稻区主要害虫,采用抗虫品种进行防治是最理想的方法。1993~1995年,广东省农科院与国际水稻研究所有关专家紧密合作,对能抗华南4个稻瘿蚊生物型的品种多抗1作进一步抗性遗传分析,确认多抗1对中国稻瘿蚊生物型1和4的抗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这个基因暂定名为GM—6(t)。以多抗1×丰银占1组合的F3代160个家系作基因标记,据DNA库分离个体分析(BSA)原理,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物OPM6(1.4kb),首次成功地标记了这个抗性基因。随后多态性扩增产物经~(32)p标记,用作探针,检测另一个参考作图群体IR64×Azucena,将这个抗性基因定位在水稻第4条染色体上,位于RG214和RG163两个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之间。应用这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可能不必通过稻瘿蚊的直接筛选,快速准确地选育抗稻瘿蚊品种或进行抗性基因累加。  相似文献   
997.
进境斑节对虾检疫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报道了进境斑节对虾亲虾及育苗期疫病的检疫方法、结果和防治措施。检出了多种致病性弧菌、微孢子虫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细菌分离药敏试验和敏感药物防治是当前对付虾细菌病的先进方法。针对当前虾病,提出了加强检疫、建立育苗场用药指南、创造良好的育苗环境、防止虾病发生、培育壮苗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依据新疆水资源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在新疆农业生产中节约用水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提出了农业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999.
温度对截形叶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室内15—35℃恒温条件下,截形叶螨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呈负相关,在15、25和35℃下雌螨一代平均历期分别为32.13、9.02和5.64天;雌、雄螨一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90和11.33℃,有效积温分别为135.42和110.47日度;不同温度对世代存活率及子代雌雄性比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雌成螨的寿命及产卵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0℃下内禀增长率(0.3298)、周限增长率(1.3907)、净增殖率(130.993)、日产卵量(10.98)及总产卵量(181.90)都最高,30℃是种群繁殖增长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根据80年代初中国生态环境中六六六的污染概况,特别是六六六各异构体在植物、动物样品中的残留水平,在土壤中的消解、被作物吸收和在食物链中生物浓缩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