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70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82篇
  160篇
综合类   299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39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用致病性大肠杆菌 O1 8分离株和 /或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Mild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MPAIV)接种 1 0~ 1 2日龄 SPF鸡 ,细菌接种后 1~ 96h对试验鸡的气管、肺、气囊、胸腺、法氏囊、脾脏、肝脏和肾脏的石蜡切片进行间接酶标抗体染色 ,发现大肠杆菌接种组、混合接种组的气管、肺在接种后 1 h可检测到细菌抗原 ,混合接种组检测到的细菌更多 ,存在时间更长。结果表明 :气管、肺和气囊是鸡大肠杆菌定居的场所 ;MPAIV可延长细菌在气管、肺和气囊中定居的时间 ,使鸡大肠杆菌病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42.
基于一般可更新资源动态的微分方程模型,在适当假设下,应用经济学原理推导出了一个偏微分方程,该方程能够进一步推导出变分法中著名的Euler方程,但它不等价于Euler方程。用修改的Richard模型研究林分蓄积动态,对来自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很满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引用了本文所得到的偏微分方程求解林分最优经营问题,对最优经营策略控制林分蓄积动态的生物学意义和经济学意义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43.
简单介绍了全自动纸浆模塑成型机生产流水线的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详细介绍了自动控制系统软、硬件实现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可编程序控制器主机的选用、电动机的控制、回转盘上工位号的软件编程和传感器的设置、系统启动与停车时应考虑和注意的几个问题等等。现场运行表明,该控制系统工作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  相似文献   
44.
应用饲养试验、平衡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0~4周龄肉仔鸡对不同能量浓度日粮采食量的调节能力。选择Arbor Acres品种商品代一日龄公、母混合肉仔鸡480只,等分为40笼,每笼试鸡12只;按随机化原则分作六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7个重复组,以重复组为单位测试:各处理组试笼均匀配布于半封闭式试验鸡舍的不同部位。单因子设计,上述六个处理组试鸡分别给饲能量浓度(代谢能,兆卡/风干饲料,公斤)不等的六个试粮(设计能量浓度为2.55~3.30,梯度为150千卡)。试验测得0~4周龄肉仔鸡风干日粮随意采食量(克),代谢能随意采食量(千卡),体增重(克),饲料耗用比(公斤/公斤),“表观代谢能,兆卡/增重,公斤”等同日粮的能量浓(?)呈强直线相关,分别为-0.8147,0.9690,0.9799,-0.9957和-0.9101(p<0.05),显见,肉仔鸡对不同能量浓度日粮的采食量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然而从总的趋势看,其调节力是很弱的。0~4周龄肉仔鸡在能量浓度2.50~3.35(实测值)的范围内,每提高0.1兆卡其表观代谢能的累积采食量提高99千卡,累积增重提高27.2克,每公斤增重(包括维持在内)少耗料81克、少耗表观代谢能54.9千卡。从生物学角度分析,0~4周龄肉仔鸡为保持恒定(p>0.05)的代谢能采食量,对不同能量浓度日粮采食量调节力的高限在3.35以上,低限为3.10。从生物学、经济学角度综合分析,符合我国饲料资源的0~4周龄肉仔鸡日粮能量浓度应为3.10;倘条件许可,可提高至3.10以上但无须超越3.25;条件较差时,可降低至2.90。  相似文献   
45.
森林土壤中可被林木吸收利用的氮(N)素主要以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的形态存在。受全球气候变暖、氮沉降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NH4+和NO3-的分布存在很大的时间波动性和空间异质性,且NH4+-N和NO3--N亏缺已成为限制林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在森林土壤N亏缺和N异质分布的逆境中,在林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不同形态N素的吸收偏好,且这种吸收偏好会随生长环境条件而发生改变。特别是对于NH4+和NO3-这2种主要形态的偏好选择性已被证明是决定林木生产力、竞争、共存和生态演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不同树种在N异质分布环境下的N吸收偏好和形成机制的研究,是揭示林木N素营养遗传特性和提高林地N素利用效率的关键。文中从森林土壤中N的主要形态及其分布特征、林木对不同形态N素的吸收偏好和形成机制、林木N吸收偏好的影响因素3个方面进行总结阐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人工林培育中不同树种的造林配置和合理N素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6.
以刺槐、榆树、臭椿、绒毛白蜡、杨树为试材,利用不同浓度盐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研究了盐胁迫对刺槐混栽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盐胁迫下刺槐混栽苗的Pn、Ci、Cond同步下降,且相关性较高;而随着胁迫的增强,三者又有所增高,在高盐胁迫下(200mmol/L)又开始下降,但盐胁迫对不同混栽苗光合作用的伤害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47.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为亚洲本土的林木钻蛀性害虫,近年来已入侵到一些欧洲国家,被列为重要的国际检疫对象。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星天牛的自然天敌种类及其人工利用的研究进展。我国古代曾用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 Fabricius防治危害柑橘树的星天牛,近年来开展了野外释放天敌昆虫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成虫和卵卡防治星天牛的实践,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 sichuanensis Xiao对星天牛低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天牛卵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 Miwa&Sonan显示出了良好的生物防治利用前景,在意大利对星天牛的卵寄生率最高达72%。一些欧洲本地拟寄生蜂种类,如柄腹茧蜂Spathius erythrocephalus Wesmael也可寄生入侵当地的星天牛自然种群。此外,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控制星天牛,也具有较好的防治前景,如用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 Petch制成的无纺布菌条已经在日本开发成为一种商品,真菌侵染可引起天牛高致死率。昆虫病原线虫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 Filipjev和小卷蛾斯氏线虫S.carpocapsae Weiser也具有作为生物杀虫剂用于控制星天牛幼虫的开发前景。本文还讨论了目前星天牛生物防治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展望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48.
为了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河北省棉田绿盲蝽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于2011-2015年在河北省沧州植棉区开展了棉田绿盲蝽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包括色板诱杀、性信息素、频振式杀虫灯和高效生物农药应用等,并逐步构建了针对棉田绿盲蝽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根据相关研究发现,该绿色防控技术对棉田绿盲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常规防治区相比,减药控害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49.
葡萄覆土机开土刀切削土壤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覆土机作为实现葡萄越冬覆土机械化的关键设备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以营口农机化研究所研制的3PF-240型葡萄覆土机为研究对象,对葡萄覆土机开土刀切削土壤过程进行了研究。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软件对切削土壤的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获得了开土刀在作业过程中刀具的情况下切削力的变化曲线。同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球等鞭金藻三级培养过程中生长差异明显,在完全灭菌的一级培养中生长最佳,在未灭菌的三级培养中生长最差。为揭示培养过程中藻际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其生长差异的相关性,以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HiSeq平台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球等鞭金藻三级培养过程中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二、三级培养组之间的藻际细菌群落组成差异明显。Shannon和Simpson指数分析说明,一级培养组中细菌群落多样性显著低于二级和三级培养组。MetaStat分析发现,一级和三级培养组之间存在两株丰度显著差异的细菌,其中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在三级培养下丰度显著高于一级,而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相反。进一步通过2216E平板涂布法分离并鉴定了麦氏交替单胞菌等17株球等鞭金藻藻际环境细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显示,整个进化树分成13个分支,分别对应13个属,包括交替单胞属(Alteromonas)、假交替单胞属(Pseudoalteromonas)、海杆菌属(Marinobacter)等。本研究结果为探索藻菌互作机理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提高水产养殖过程中球等鞭金藻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