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6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976篇
林业   1017篇
农学   1256篇
基础科学   602篇
  1534篇
综合类   2125篇
农作物   493篇
水产渔业   329篇
畜牧兽医   1021篇
园艺   300篇
植物保护   6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91.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和栽培措施对盆周山区春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笔者在大田条件下进行盆周山区主栽春马铃薯品种‘米拉’和‘川芋56’与各地新品种在产量和生育期的对比试验,以及不同栽培方式对春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试验。从产量和生育期综合考虑,结果表明新品种产量优势突出,建议推广,而‘米拉’和‘川芋56’,建议引进原原种扩繁;覆膜相对比不覆膜,垄作相对比平作都有明显的增产效应,因此最佳的栽培方式为垄作+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992.
近30年石羊河流域气象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气象灾害及灾情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估,在全面、深入了解各类致灾灾种、灾害程度的基础上,为该区防灾减灾和地方经济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利用甘肃省武威市1984—2013年气象灾害灾情等相关资料,详细分析了该区气象灾害和灾情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该区发生较严重的气象灾害有冻害、干旱、大风沙尘暴等,灾害出现次数与经济损失不呈正比。不计物价及货币升值率等因素,各灾种(除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综合考虑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变化后,灾害经济损失呈波动下降趋势。采用“拉开档次”法求得气象灾害损失综合指数,再分别用“变量偏离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分级评估,显示二者评估结果基本一致,与实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993.
MADS-box基因在植物花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D类MADS-box基因在中国水仙花发育中的功能,本实验采用RACE和RT-PCR技术从中国水仙‘金盏银台’中分离到1个MADS-box基因,命名为NtSTK。该基因含有1个70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34个氨基酸,并且该基因在3个不同类型的中国水仙中序列差异较小。系统进化树显示NtSTK属于D类MADS-box基因。荧光定量分析表明该基因在‘金盏银台’和‘玉玲珑’的雌蕊和子房中表达水平较高,在根和叶片中低水平表达,在花被和雄蕊及鳞茎中不表达。  相似文献   
994.
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对广西松树、桉树、红树林等主要造林树种的40多种害虫的天敌寄蝇进行了调查。在13种害虫上采集寄蝇标本超过1 000个,经鉴定共8属12种。其中,有18种(次)寄主新记录。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该12种寄蝇的形态特征检索表。  相似文献   
995.
A total of 630 juvenile Chinese sucker, with an average initial weight of 1.72 ± 0.05 g, were fed seven diets for 56 day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etary methionine levels on growth, feed utilization, body composition and haematological parameters on juvenile Chinese sucker. Diet 1 using fish meal as the sole protein source and diets 2–7 using fish meal and fermented soybean meal as intact protein sources supplemented with crystalline amino acids contained six levels of l ‐methionine ranging from 6.4 to 18.9 g kg?1 of dry diet at a constant dietary cystine level of 3.7 g kg?1. Each diet was randomly assigned to three aquari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ighest weight gain,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feed efficiency ratio,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and protein productive value occurred at 13.9 g methionine kg?1 diet among the methionine supplemented dietary groups, beyond which they showed declining tendency. The whole body and muscle protein contents of juvenile Chinese sucker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ietary methionine level, while muscle lipid conten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t. The total essential amino acids content of muscle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methionine level from 6.4 to 13.9 g kg?1 (< 0.05). 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s of dietary protein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dietary treatments. Serum protein, cholesterol and triacylglycerol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methionine levels, but showed a relatively lower value for fish fed the 18.9 g methionine kg?1 diet. Quadra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GR against dietary methionine level indicated that optimal dietary methionine requirement for juvenile Chinese sucker was 14.1 g kg?1 of the diet in the presence of 3.7 g kg?1 cystine (corresponding to 32.0 g kg?1 of dietary protein on a dry‐weight basis).  相似文献   
996.
蝗虫的聚集行为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蝗虫具有聚集为害的特征。群居型蝗虫形态、生理、生化、行为等与散居型明显不同。蝗虫的密度、资源的空间分布方式、化学信息素和特定行为均能够引起蝗虫聚集行为反应。蝗群聚集后,通过遵守简单的行为规则,形成了一个高度有序的复杂系统,在这个有序的复杂系统里群体蝗虫能够取得散居个体不能获取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97.
植原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原体(phytoplasma)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 可经叶蝉、飞虱等昆虫介体传播, 感染1 000多种植物, 产生丛枝、黄化、韧皮部黑斑坏死等症状, 给农业、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对植原体基因组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当前植原体效应蛋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8.
油菜田看麦娘对精喹禾灵的抗性水平及抗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培养皿种子萌发法和盆栽法测定了湖南省境内长沙市、永州市、常德市、益阳市、浏阳市、岳阳市、娄底市7个市州10个地区油菜田看麦娘潜在抗药性种群对精喹禾灵的抗性水平, 测定了常德市桃源地区看麦娘潜在抗药性种群以及敏感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对精喹禾灵的敏感性, 对桃源地区看麦娘抗性品系及敏感品系ACCase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 比较了两种生物型的基因序列。培养皿种子萌发法测定结果表明:常德市桃源地区看麦娘抗药性生物型对精喹禾灵的抗性水平最高, 抗性倍数为10.50倍, 其他地区看麦娘抗性倍数在2.01~7.09 倍之间, 抗性水平不明显; 盆栽法测定结果表明:桃源地区看麦娘抗性倍数最高, 为25.30倍, 其他地区看麦娘抗性倍数在2.43~9.47倍之间, 尚未产生明显抗药性。经精喹禾灵处理后, 看麦娘抗药性生物型的GSTs活力在第5天明显高于敏感生物型, 表明GSTs的活性是引起看麦娘对精喹禾灵抗性的重要因子。通过靶标基因片段扩增与DNA测序比对发现, 抗药性生物型氨基酸序列第93位比敏感生物型多出一个丙氨酸, 抗药性的产生与靶标基因的突变是否相关需要进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99.
根据枣疯病植原体16S rDNA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 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 建立并优化了对枣疯病植原体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及稳定性评价, 制作了标准曲线。结果显示, 制作的标准曲线有极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 r 2 )达到0.998, 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枣疯病植原体, 能检测到60拷贝的质粒DNA。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好, 不仅能够实现对枣疯病植原体的快速检测, 而且为实现从病原定量水平上对枣疯病病情分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除草剂防治云杉矮槲寄生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种不同的常见除草剂,在云杉天然林中对云杉矮槲寄生芽进行防除试验,筛选出效果理想且无药害发生的药剂,并确定其最佳使用浓度。结果表明在寄生芽上喷施浓度为1∶100的90%乙草胺乳油防效最好,施药后3 d寄生芽开始脱落,施药14 d后对寄生芽防除率达到100%,其他几种试验药剂虽然对寄生芽也有防除作用,但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