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2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300篇
林业   220篇
农学   158篇
基础科学   112篇
  340篇
综合类   1424篇
农作物   182篇
水产渔业   146篇
畜牧兽医   445篇
园艺   238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针对采用姿态传感器监测散养蛋鸡行为过程中存在加速度信号易受噪声干扰,不同行为加速度信号特征尚不清晰的问题,以立体栖架散养蛋鸡的三维空间行为为目标,在构建蛋鸡穿戴式行为监测系统,获取不同行为加速度信号的基础上,研究小波阈值、CEEMDAN、CEEMDAN结合小波阈值对加速度信号的降噪效果,分析蛋鸡6种典型行为活动的加速度信号特征。结果表明:1)小波史坦无偏似然估计(Rigrsure)阈值的降噪效果更好,降噪后信号的信噪比(SNR)为17.613 2,均方根误差(RMSE)为0.045 0;2)根据XY轴加速度标准差分布特征,可将蛋鸡三维空间行为活动强度由低到高分为趴卧和站立、采食和饮水、行走、跳跃4类,各类行为活动的加速度信号标准差差异极显著(P<0.001)。本研究表明,小波Rigrsure阈值法在对蛋鸡空间行为活动加速度信号进行降噪的同时可以保留更多的有效信息,可根据加速度标准差对蛋鸡典型行为的活动水平进行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及在其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的Cap嵌合蛋白,对Cap蛋白形成的病毒样颗粒(VLPs)的稳定性、免疫原性以及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VLPs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VLPs疫苗的高效制备及基于Cap VLPs纳米骨架展示技术嵌合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合成PCV2b型强毒株ZJ的cap基因,在其C-端插入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T1、T2、T3、T4、T5,构建cap-T1~cap-T5基因;将capcap-T1~cap-T5基因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染大肠杆菌ClearColiTM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的热稳定性及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实现了Cap蛋白及其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的Cap-T1、Cap-T2、Cap-T3、Cap-T4和Cap-T5嵌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并成功观察到了VLPs;表达产物热稳定性分析显示,在60 ℃处理30 min条件下,Cap VLPs保持稳定,而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的VLPs热稳定性大幅下降;小鼠免疫效果检测显示,Cap VLPs诱导产生了高水平特异性抗体,其中VLPs+佐剂S350组效果最好。【结论】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的PCV2 Cap蛋白可高效自组装成耐热和高免疫原性的VLPs,但在Cap蛋白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后的嵌合VLPs组装效果和稳定性急剧下降,提示PCV2 VLPs作为纳米骨架用于传染病疫苗研发仍有较大局限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究酸雨类型转变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为不同类型酸雨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南京市东善桥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对照处理(ck,山间防火池水,pH 6.6)、不同酸雨类型[包括酸雨类型(硫酸型、硝酸型和混合型)和酸雨酸度(模拟溶液pH 4.5、3.5和2.5)]胁迫1 a后,探究酸雨类型转变对杉木林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结果  随着酸雨酸度增加,不同类型酸雨处理土壤pH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土壤交换性氢离子(H+)和铝离子(Al3+)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与对照相比,酸雨pH为2.5时,土壤交换性H+、Al3+均在硫酸型酸雨处理下分别增长了275%和240%,在混合型酸雨处理下分别增长了254%和246%,在硝酸型酸雨处理下分别增长了246%和249%。此外,酸雨胁迫时间显著影响土壤总碳、总氮、总硫、有效磷和微生物量碳氮(P<0.05),但酸雨类型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影响不显著;酸雨胁迫1 a后,pH 2.5硝酸型酸雨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质量分数最低,分别为(378.89±60.69)和(38.67±4.10) mg·kg?1。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可知:酸雨酸度对杉木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强于酸雨类型,其主要通过影响土壤pH、有效磷和总碳间接影响微生物量碳氮。  结论  1 a的短期酸雨胁迫后,酸雨酸度仍然是影响杉木林土壤特性的主要因子,而酸雨类型转变将会加剧酸雨酸度对杉木林土壤特性的抑制作用。图6表3参29  相似文献   
74.
为了无损、简单、快速、准确估测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组成,提升作物的精细管理水平.本文基于辣椒叶片对光的吸收特性,利用光谱透过率通过计算得到叶片的吸光度,使用四阶导数法在640~690 nm波段找到与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收波峰:649、668、681nm.参照化学法检测植物叶绿素含量和组成的吸光度法,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别建立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检测模型并对比.其中以649、668、681nm处吸光度建立的模型检测叶绿素a含量的结果最好,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RE)为8.86%,决定系数(R2)为0.879;以649、681 nm处吸光度建立的模型检测叶绿素b含量的结果最好,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RE)为9.84%,决定系数(R2)为0.878.  相似文献   
75.
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农业要素投入产出数据,基于农业要素收入份额存在较大差异的基本国情,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放宽传统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产出弹性为固定常数的假定,通过构建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农业要素投入、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978—2017年,中国农业要素投入呈现出劳动力减少、资本存量增加、资本深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特点,不同地区农业要素投入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反映技术进步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改革开放初期较快增长,近年来增速明显下滑,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2.4%,高于中部地区的1.6%和西部地区的1.6%。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时空差异性要求未来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更注重地区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在推进农业资本深化的同时,从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出发加快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76.
聂晶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31-134
在当前乡村振兴、产业全面升级的背景下,农产品品牌培育已成为带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乡村振兴,品牌先行"已经成为共识.中国果类产品虽然品牌众多,但能获得认可和溢价的品牌几乎没有.作为大型集群化的国企,广东农垦具有建立垦区公共品牌的先天优势.该文以建设"广垦果园"垦区公共品牌为例,从建设农作物区域公用品牌的意义、关键因素等方面分析入手,提出了建设农作物公共品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7.
作者阐述了养牛业在民勤县实施"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木业"生产模式下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对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提出了今后发展应加强制度建设、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建议,以期尽快成为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8.
为了研究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紫云英种子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了机械收种和人工收种两种方法的种子产量、劳动效率、收割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传统人工收种方法相比,机械收种降低了紫云英种子的损失率,比人工收种产量增加了92.7 kg/hm2,增幅为16.3%;提高了劳动效率,一台收割机一天收获的紫云英种子数量相当于18~20人一天的收种量;节约了紫云英留种生产的劳动成本,提高了紫云英种子生产的经济效益,采用机械收获紫云英种子比人工收种直接降低劳动成本2 175~3 000元/hm2,增加经济收入3 307~4 099元/hm2。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缓解南方稻区紫云英种子的短缺问题以及加快紫云英绿肥作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为探索高淀粉甘薯品种美国SL-9茎尖脱毒组织培养的最适激素浓度配比,选择6-BA和α-NAA两种激素,通过不同浓度的配比,利用线性综合评价模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L、出芽(成苗)率M和芽长(苗高)N三个培养效果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最适于该品种茎尖脱毒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MS+1.00 mg/L6-BA+0.50 mg/Lα-NAA;在此培养基上,美国SL-9愈伤组织诱导率L为83.3%,出芽(成苗)率M为100%,且成苗速度快,培养时间短,接种培养40d苗高达11.4mm,优于其它激素浓度配比。  相似文献   
80.
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开展海巴戟(Morinda citrifolia Linn,又名Noni)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良DNA提取方法能获得质量好,纯度高的海巴戟DNA。应用12对引物对78份海巴戟种质的SRAP分子标记扩增,共获得11 15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3 792条,多态性为33.99%,种质间具有很好的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为0.66时,78份海巴戟种质可归为2类,即海南本地种和西沙群岛种聚为一类,其余种质则聚为另一类;以0.86为阈值,78份海巴戟种质材料可聚为6类,从上至下依次是:万维2号种、新加坡种、大溪地种、万维1号种、海南本地种、西沙群岛种。其中,大溪地种和万维1号种的相似度较高,可以推断这2个种质亲缘关系较近,新加坡种与万维2号种的亲缘关系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