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01篇
  免费   1689篇
  国内免费   2654篇
林业   2100篇
农学   2040篇
基础科学   1603篇
  3290篇
综合类   12174篇
农作物   1718篇
水产渔业   1168篇
畜牧兽医   3965篇
园艺   1799篇
植物保护   1387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488篇
  2022年   1275篇
  2021年   1316篇
  2020年   1299篇
  2019年   1263篇
  2018年   871篇
  2017年   1323篇
  2016年   1014篇
  2015年   1410篇
  2014年   1477篇
  2013年   1707篇
  2012年   2283篇
  2011年   2410篇
  2010年   2262篇
  2009年   2010篇
  2008年   1810篇
  2007年   1638篇
  2006年   1324篇
  2005年   1054篇
  2004年   643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7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7篇
  19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随着动物诊疗技术的发展,动物诊疗机构普遍安装使用了X光机。本文通过对《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法规的梳理,探讨了当前动物卫生监督物诊疗机构对动物诊断机构使用X光机的监管内容,包括动物诊疗机构是否从事动物颅腔、胸腔和腹腔手术,是否使用X光机,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置。  相似文献   
72.
采用双干循环整枝技术充分发挥了彩椒潜伏芽结果的能力,在其他管理措施相同的条件下每667 m2产量达12 000 kg以上,比常规双干整枝增产30%左右。  相似文献   
73.
增施CO_2对大棚不同辣椒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棚栽培的4个辣椒品种开展增施CO_2试验,结果表明,增施CO_2对不同辣椒品种的茎粗、开展指数、叶片指数及果实性状影响不明显,但株高、叶柄长和产量增加明显,4个辣椒品种增产幅度为10.62%~16.12%。  相似文献   
74.
针对QY、PRI、NDVI、水势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玉米的生理状况,以甜糯二号玉米作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测量玉米昼夜4个参数值,研究了QY、PRI、NDVI、水势4个参数的昼夜变化,并且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QY、水势、PRI三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能建立回归模型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5.
76.
水分条件对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CO_2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天山中部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以苔草(Carex tristachya)为主要建群种的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英国PP-systems公司生产的便携式土壤呼吸测定系统(CIRAS-2-SRC)研究了不同地表水分条件对天鹅湖高寒湿地夏季土壤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湿润区的生物量大于干燥区;干燥区土壤CO2排放高于湿润区,干燥区土壤CO2排放日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CO2排放最高点出现在当地14:00-16:00,最高值为1.185 0g CO2·m-2·h-1;湿润区土壤CO2排放日变化曲线为双峰曲线,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6:00,最高值为1.024 0g CO2·m-2·h-1。2)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量中凋落物含量影响土壤CO2排放。土壤温度是CO2排放的主要限制因子,且地表干燥区CO2排放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更显著(P0.01)。土壤湿度与CO2排放相关性不显著(P湿润区=0.997,P干燥区=0.409)。  相似文献   
77.
BPA不影响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相关基因Dazl的甲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环境雌激素BPA对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相关基因Dazl甲基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给孕鼠饮用含有BPA的水方式使胎鼠在发育过程中接触BPA,利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分析了胎鼠生殖嵴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Dazl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Dazl在减数分裂期间处于低甲基化水平,无论对照组或处理组均低于10%,说明Dazl的低甲基化对维持减数分裂的正常进行有重要作用;对照组与处理组的甲基化水平相当,差异不显著,说明本研究的BPA浓度不影响卵母细胞Dazl的甲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78.
狗尾草具有NADP-ME型C4光合作用,适合高光效形成机制的研究,生命周期短暂,基因组较小,植株低矮,种子数量多,便于进行遗传操作,被认为是研究C4光合作用的模式物种,并且狗尾草生长要求简单,抗旱耐盐,适应性广,与谷子、柳枝稷近缘,又是理想的旱生禾本科粮食作物和生物能源植物的遗传研究模型.该研究介绍了狗尾草的研究基础,综述了狗尾草的生长发育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种质资源、功能基因以及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并对狗尾草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9.
为探明拔节期氮肥运筹对不同滴灌量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滴灌技术条件下,以‘新冬4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4种拔节期氮肥运筹处理[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N3(270 kg/hm2)]对3种不同滴灌量[W1(1500 m3/hm2)、W2(3000 m3/hm2)、W3(3450 m3/hm2)]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滴灌量下各氮肥处理冬小麦拔节至乳熟期叶片SPAD值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最大值均在灌浆期;LAI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在孕穗期达最大。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滴灌量增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增加,而胞间CO2浓度(Ci)则降低。滴灌量较低时(W1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能有效提高滴灌冬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收获系数;水分充足时(W2、W3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反而不利于产量的提高。综合考虑各项产量指标及氮肥利用效率得出,在滴灌量3000 m3/hm2条件下,拔节期施氮量180 kg/hm2时,滴灌冬小麦籽粒产量较高,氮肥利用率最大,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80.
以采自贵州省贵阳市和遵义市的辣椒炭疽病病样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依照柯赫氏法则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研究引起贵州省辣椒炭疽病的病原;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研究了致病菌株对甲基硫茼灵等11种原药和10%苯醚甲环唑等6种成品药的敏感性,从而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组合复配,测定抑制活性.结果 表明: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确定其为辣椒炭疽病菌,分别为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斯高维尔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和疑似新种(Colletotrichum sp.);经敏感性测定,所选药剂对菌株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咪鲜胺、双苯菌胺、唑胺菌酯、戊唑醇等4种原药对3株辣椒炭疽病菌药效比较稳定,抑制效果较好;辣椒炭疽病菌对22.50%啶氧菌酯和10%苯醚甲环唑2种成品药剂的敏感性较高,EC50值分别为1.60 mg·L-1和2.12 mg·L-1;戊唑醇与吡唑醚菌酯3∶1和1∶1复配时,SR分别为1.7453和2.0611,1∶1时增效效果最好.啶氧菌酯与咪鲜胺1∶3、1∶1和1∶5复配时,SR分别为1.7234,1.6611和1.6585,1∶3增效效果最好.综上所述,引起贵州省辣椒炭疽病的病原菌有GY-1尖孢炭疽菌(C.acutatum);ZY-1斯高维尔炭疽菌(C.scovillei);ZY-2疑似新种(Colletotrichum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