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53篇
  免费   2008篇
  国内免费   3695篇
林业   3851篇
农学   4955篇
基础科学   2926篇
  5583篇
综合类   11823篇
农作物   1914篇
水产渔业   1307篇
畜牧兽医   4897篇
园艺   1425篇
植物保护   2075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88篇
  2022年   1017篇
  2021年   1356篇
  2020年   1232篇
  2019年   1282篇
  2018年   887篇
  2017年   1316篇
  2016年   1173篇
  2015年   1623篇
  2014年   1538篇
  2013年   1938篇
  2012年   2413篇
  2011年   2637篇
  2010年   2527篇
  2009年   2285篇
  2008年   2166篇
  2007年   2252篇
  2006年   2003篇
  2005年   1752篇
  2004年   947篇
  2003年   733篇
  2002年   739篇
  2001年   752篇
  2000年   733篇
  1999年   731篇
  1998年   673篇
  1997年   538篇
  1996年   507篇
  1995年   448篇
  1994年   379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325篇
  1991年   293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130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从密封结构、柜顶钢板、密封油质、闪点等方面分析了30 000 m3稀油密封干式气柜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经大修改造,有效提高了30 000 m3稀油密封干式气柜的运行周期,延长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2.
采用质量—数量性状遗传的极大似然分析方法,对长穗小麦品系93(220)的主茎穗长进行了质量—数量遗传模型测验和主、微基因效应与变异估计。结果表明:长穗小麦新品系93(220)的主茎穗长为一典型的质量—数量性状,由一个主基因和若干微基因共同控制;一对隐性主基因控制穗长,附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F1代表现为部分显性,隐性主基因增加主茎穗长的效应平均为1.47,微基因遗传效应为2.83cm,隐性主基因个体主茎穗长表现为长穗。  相似文献   
3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这一专业的核心课程.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应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具备初步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训练及实践基础上开设,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结论、空间信息基础、空间数据库、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等构成.要重视教材建设及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并对传统数学方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34.
通过细菌分离、动物试验、细菌学与血清抗体之间相互关系、温度与感染动物之间相互关系等分离一例奶牛布鲁氏菌。发现细菌学与血清抗体呈平行关系,试管凝集反应与补体结合反应存在一定差异,感染动物14天出现波浪热,持续到剖杀前(31天)。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介绍厂一种通过将Windows 2000 Server的终端服务功能和第3方软件的有机结合,把低档计算机(286、386等)作为Windows 2000 Server服务器的终端,在终端上运行Windows 2000,Officc2000、PhotoShop、C语言、PAPAL语言等常用软件和下具的低档计算机再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抱子甘蓝是以小叶球供食的蔬菜,别名芽甘蓝.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是甘蓝的一个变种。生长条件与甘蓝大致相同,性喜冷凉气候条件.耐寒性强,不耐炎热,生长适宜温度18-22℃,短期能耐-13℃的低温,芽球形成期的适宜温度为15-20℃,长日照、高温、强光不利于芽球形成。  相似文献   
37.
提出了大豆田恶性杂草—苣荬菜的综合防除技术体系:1)降低大豆在整个轮作体系中的比例,将苣荬菜消灭于禾谷类作物四;2)深翻抑制芽根的萌发;3)大豆前茬作物收获后秋季茎叶处理2.4-D丁酯,最佳用药量为0.81~1.35kg/hm2,最佳施药时期为10月5~10日;4)作为挽救措施可在大豆播后苗前施2.4—D丁酯,用药量为0.72kg/hm2,并可与乙草胺、赛克津等常规大豆田除草剂混用.  相似文献   
38.
将构建的pBST2~6工程菌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BglⅡ酶切,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电洗脱,回收147bp的目的ST1基因。随之将该基因分别重组到能有效表达K99菌毛抗原和LacZ酶的pGK99之K99基因BglⅡ位点和pUC18的BamHI位点中。通过ST1基因探针菌落原位杂交、特定酶切分析及DNA序列分析,筛选并鉴定出了理想重组子,从而构建出了能分别表达ST1融合基因产物的工程菌株pSK219和pXST1。  相似文献   
39.
本文通过对黄土低山丘陵及坨甸草原区248个风蚀图斑资料的分析,运用线性模型理论,对此地区的风蚀规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下垫面各因素与风蚀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找出了影响风蚀的主导因素,并系统阐述了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对风蚀量大小的影响,且与水蚀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0.
赵强基 Garr.  DD 《作物学报》1993,19(5):402-411
在菲律宾的雨养旱地、雨养低地和灌溉田种植制度研究基点上,分别对各种农民和拟推广的实验种植方式,进行了生物量及其组成、作物分器官的 C、N、P、K 含量与分布比率、作物残茬燃烧后 C、N、P、K 损失测定。从添加与取走两个方面,分三种添加与取走情况,计算了土壤N、P、K 的部分养分平衡与有机质平衡。结果显示:在当地施肥水平下,即使归还全部残茬,很难维持 N、P、K 的养分平衡,但能较好满足土壤有机质平衡。为维持土壤有机质的年平衡,雨养低地和雨养旱地需分别归还1400和1900公斤生物物质/公顷.年。并对当地维持养分平衡的途径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