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3篇
  免费   914篇
  国内免费   1303篇
林业   1357篇
农学   1323篇
基础科学   731篇
  1763篇
综合类   6659篇
农作物   928篇
水产渔业   755篇
畜牧兽医   2278篇
园艺   976篇
植物保护   690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556篇
  2020年   496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388篇
  2017年   592篇
  2016年   470篇
  2015年   660篇
  2014年   646篇
  2013年   841篇
  2012年   1193篇
  2011年   1277篇
  2010年   1230篇
  2009年   1156篇
  2008年   1072篇
  2007年   1189篇
  2006年   944篇
  2005年   789篇
  2004年   488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IM: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yclophosphamide(CTX) 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mesangial cells(GMC) of rat in vitro. METHODS:GMC proliferat ion was detected by MTT method,GMC apoptosis was examined by inverted microscopy for phase-contract and fluoroscopy and flow cytometry analysis.The levels of Fas and Bcl-2 were also detected by immunohistology. RESULTS:The proliferation of GMC were inhibited by CTX, methylprednisolone(MP),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 Apoptosis of GMC was induced by CTX, the apoptosis rate of GMC was 8.2%, and the Fas level was increased. CONCLUSION:CTX could inhibit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 apoptosis of GMC possibly by enhancing the Fas level.  相似文献   
42.
利用机油乳剂对果树进行安全性和防治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机油乳剂后荔枝和龙眼的落果率与对照树4无差异,喷清水的对照树其蒂蛀虫蛀果率比喷机油乳剂的处理树高,分别为150、200和250倍机油乳剂处理的2.8、3.0和2.7倍。在荔枝、龙眼园应用机油乳剂防治害虫不会导致落叶、落果、畸形叶和畸形果,也不会延缓果实的生长和成熟及降低单果重,而有利于控制介壳虫、螨类、蛀果类等害虫。机油乳剂可替代广谱性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有利于果园天敌的生存、繁殖,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3.
 用培养皿滤纸吸附测定法和不伤根土壤拌菌处理及针刺接种法,测定了大白菜软腐病菌游动性突变体进入大白菜体内、并在其中侵染定殖和扩展的特性。结果表明,游动性丧失和增强的突变体都可以通过种子萌发和主动接触进入大白菜体内、并可以在体内有短期的繁殖,但菌量远低于野生菌。大白菜叶片接种实验说明,这两种突变体也都可以进行短距离扩展,但扩展距离和菌的繁殖量低于野生菌。  相似文献   
44.
 选以CO39为背景的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与稻瘟菌生理小种ZC13(菌株97-151a)组成的3类典型非亲和性互作,以亲和性互作为对照,对各互作中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完全非亲和性互作C101A51/97-151a、高度非亲和性互作C101L AC/97-151a及中度非亲和性互作C104 PKT/97-151a,POD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明显升高,48h前达到高峰,升高趋势一直持续到7d完全显症时,幅度基本与各互作非亲和程度呈正相关;亲和性互作CO39/97-151a接种后40 h POD比活性才开始升高,4~6 d达到高峰,峰值也较大。3类非亲和性互作PAL比活性在接种后0 h或16 h开始较明显升高,整个互作中形成3~4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中PAL比活性一直明显下降。3类非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升高,基本一直保持升高趋势,在40 h前幅度较大,并形成1~3个较高的峰;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大幅度升高直至完全显症,48h后幅度远高于非亲和性互作。3类非亲和性互作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在24 h内开始较明显升高,在48h前形成2~3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在接种后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即开始升高,在48h后显著高于非亲和性互作。讨论了POD、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参与水稻抗稻瘟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5.
甘薯丛枝病在我国东南沿海主薯区流行多年,发病率高,是影响我国甘薯产量和品质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其典型症状是植株叶小、褪绿、矮缩和侧枝丛生。甘薯丛枝病病原物是一种类菌质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MLO),现在国际上统称植原体(Phytoplasma)。  相似文献   
46.
综述了国内外特种脱水蔬菜的生产状况和趋势,特种脱水蔬菜的加工技术,特种脱水蔬菜生产成果及展望。  相似文献   
47.
在液体培养条件下测定了发酵液中5个灰树花菌株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第6天发酵液中蛋白质含量最高,Gf961菌株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为0.58%,Gf962菌株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最低,为0.30%,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接种后第9天最低,随后以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较小。试验为确定从发酵液中提取蛋白质的最佳时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番石榴果实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东山月拔和二十一世纪这2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果实的发育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番石榴的果实发育呈现双“S”型;果实重量和果核重量的发育呈显著的正相关;推测果实发育后期为进行果实产期调控的关键时期;建议以果实发育的直径大小以及果实转蒂下垂作为确定进行产期调控的田间依据。  相似文献   
49.
6-BA在葡萄植株体内的运转和分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平  黄卫东 《果树学报》2002,19(3):153-157
以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葡萄根、茎、叶、果等器官对6-苄基腺嘌呤(6-BA)的吸收及它在植株内的运转和分配。结果表明,对1年生葡萄幼苗茎部引入或叶片涂抹6-BA,1h后,在植株所有部位都有分布,其中以茎尖和根部浓度较高,表现为快速、非极性的运输特性。茎部引入5d之内,植株根内6-BA呈持续升高趋势,茎尖内6-BA虽然有波动,但是最后仍达到最大;而叶片涂抹则在涂抹后5h时,全株各部位6-BA浓度达到最大,5d后,除引入叶片外,其它部位几乎测不到6-BA。盛花后30d,果穗浸蘸和穗轴引入6-BA,2h后,果皮、果肉、种子中6-BA浓度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果穗浸蘸30d后,果实各部位均已测不到6-BA,穗轴引入30d后,果皮和果肉内仍能测到6-BA,但种子内已测不到。  相似文献   
50.
桃流胶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流胶病为桃树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综述了引起桃流胶病的致病菌种类,病原菌的发生与侵染规律,组织病理学研究,田间自然条件与人工接种的抗性鉴定及筛选出的抗性品种,所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及在抗性育种与抗病性筛选的生理生化指标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