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3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794篇
林业   833篇
农学   946篇
基础科学   608篇
  1377篇
综合类   2038篇
农作物   368篇
水产渔业   316篇
畜牧兽医   1038篇
园艺   274篇
植物保护   53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耕整播农机装备是影响中国耕地耕种作业质量与效益的关键农机装备,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耕整播农机装备对其配套的旋耕刀、犁铧、深松铲、耙片、开沟器等触土部件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研究系统分析了触土部件主要的磨损失效形式及磨损机理,综述了提高触土部件耐磨性常用的表面熔覆、表面堆焊处理、表面热喷涂、激光表面强化处理、化学热处理、钎涂等表面处理工艺,从磨损机理、材料研发、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4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差距,针对现阶段耕整播触土部件失效机理、材料、结构、工艺等短板环节的难点问题,展望农机触土部件未来研发方向,拟为表面耐磨强化的相关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2.
使用双针热脉冲(dual probe heat pulse, DPHP)测定冻土热特性时施加热脉冲后会导致加热探针周围的冰融化,使用目前常用的仅考虑热传导(忽略融化相变、冰水两相分界面)的解析解处理DPHP温度数据,会导致在-5 ℃至0 ℃温度范围内无法准确测量热导率 (λ) 和比热 (Cv)。为了能够准确测定冻土的 λCv,有必要考虑DPHP加热过程中引起的冰融化的相变潜热。该研究基于COMSOL仿真软件模拟了考虑相变潜热、相变区间以及移动冰水界面的DPHP测量过程,采用随温度非线性变化的真实冻土热特性进行模拟,并与真实冻土的DPHP测量数据对比。结果表明:1)COMSOL仿真在不考虑相变条件下与无限线性热源模型结果完全吻合(R2 = 0.9989);2)当土壤初始温度低于-5 ℃时,考虑相变发生的COMSOL仿真能够准确模拟试验结果,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R2 > 0.93),在-2 ~ 0 ℃的土壤初始温度范围内,无限线性热源模型的结果与试验测量显著偏离(R2 < 0.0013);3)在不同土壤初始温度下,相变温度为-1.5 ~ -0.5 ℃的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 > 0.7)。本研究结果检验了有限元仿真用于真实冻土DPHP研究的可行性,可为准确预测冻土热特性的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13.
葡萄果实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葡萄果实cDNA文库是研究果实发育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基础工作.本实验从巨峰葡萄果实中提取了高质量的RNA,利用MMLV反转录酶把总RNA中的mRNA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用特异引物进行LD-PCR扩增合成双链cDNA.将分级纯化的带有粘性末端双链cDNA与λTrip Ⅰ Ex2载体连接,重组载体体外包埋成为cDNA原始文库.初步鉴定原始文库的滴度为1.32×106 pfu/mL,文库扩增后滴度达1.45×1010 pfu/mL.从扩增文库中随机挑取250个克隆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率为98.7%,插入片段大小在0.5~2.0 kb之间,因此,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葡萄果实cDNA文库.  相似文献   
114.
水稻幼苗对多浓度Fe2+胁迫的QTL联合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珍汕97B/密阳46的RIL作图群体,以基本营养液培养为对照(CK),设2种Fe2 (160 mg/L和240 mg/L)作为胁迫处理,以处理20 d的幼苗相对苗高(%)(处理苗高/对照苗高×100%)作为幼苗耐Fe2 胁迫程度的评价指标,进行2个环境的QTL联合检测分析.结果表明,RIL群体株系间对Fe2 胁迫反应差异较大,明显出现超亲分离.共检测到4个耐Fe2 胁迫的主效QTL,即qTFS-1-1、qTFS-3、qTFS-6和qTFS-9,分别位于第1、3、6和9染色体上,可解释14.96%的表型变异,它们与Fe2 胁迫浓度并无显著的G×E互作,表明这4个耐性基因在不同浓度Fe2 胁迫处理下,均可稳定表达.试验还检测到3对耐Fe2 胁迫的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共可解释7.16%的表型变异,涉及第1、2、7、9、12等5条染色体,该3对上位性互作与Fe2 不同浓度胁迫处理也无显著G×E互作.  相似文献   
115.
根据2019年3月至11月在浙江南部近海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750尾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样本,采用胃含物分析法,结合该海域各调查站位龙头鱼的CPUE,对其进行了食性分析,研究了龙头鱼的食物组成、摄食强度及其随季节和体长变化的情况.结果 表明,浙江南部近海龙头鱼摄食的饵料生物有40余种...  相似文献   
116.
构建和谐校园是21世纪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分析目前高校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和现象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构建和谐校园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积极探索整合资源,发挥集中优势,努力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17.
Using double-stranded RNA(dsRNA) technology and sequence-independent amplification(SIA), th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n infected Rehmannia glutinosa in the field with mosaic symptoms was performed and the whole-genome of the Rehmannia mosaic virus(ReMV) Shanxi isolate(ReMV-SX) was sequenced. Sequenc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virus that infected Rehmannia glutinosa was Rehmannia mosaic virus(ReMV). The full-length of the obtained ReMV-SX sequence(GenBank accession no. JX575184) was 6 395 nt, containing four open reading frames(ORFs). The sequence homology analysis of the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showed that ReMV-SX was 93.8%-97.0% homologous to ReMV in Tobamovirus subgroup I, while only 49.8%-58.9% homologous to the isolates in subgroups II and III of the same genus. 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ReMV-SX and ReMV-Henan formed a separate branch and had the closest genetic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ongoing researches in the taxonomic status and evolution of ReMV and for further investigating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ReMV infecting Rehmannia glutinosa.  相似文献   
118.
基于多参数耦合的蓄冷温控箱冷板对流换热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蓄冷温控箱利用低温相变材料储存冷量,通过缓慢释放调节并保持箱内温度,目前仍存在冷量释放速率无法控制、剩余冷量预测难等问题,而蓄冷板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直接影响冷量的释放速率。针对以上问题,搭建了蓄冷板表面对流换热系数测量试验平台,研究不同环境及蓄冷板参数对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案,探究了蓄冷区进口空气流速、进口空气温度、蓄冷板传热面积以及蓄冷板间距对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二阶预测模型,获得影响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大小较显著的因素及较优的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间存在明显交互作用,进口空气温度和蓄冷板传热面积的交互效应最大;通过响应曲面法建立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预测模型,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进口空气流速4 m/s,进口空气温度25 ℃,蓄冷板传热面积0.455 m2,蓄冷板间距0.04 m,R2值为0.927 4,变异系数CV为5.78%。回归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最大误差为3.58%,平均相对误差为2.69%,表明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不同条件下的蓄冷板表面对流换热系数。试验结果为蓄冷温控箱冷量释放速率精准调控及剩余冷量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9.
基于改进MobileNet-V2的田间农作物叶片病害识别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农作物病害是造成粮食产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利用智能化手段准确地识别农作物病害有利于病害的及时防治,该研究基于改进的MobileNet-V2识别复杂背景下的农作物病害,对未来覆盖各种作物的智能化病害识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创建含有11类病害叶片及4类健康叶片的农作物数据集,采用数据增强操作构造不同的识别场景。其次在原始模型MobileNet-V2的基础上,嵌入轻量型的坐标注意力机制,建立通道注意力与位置信息的依赖关系。然后对网络中不同尺寸的特征图采取上采样融合操作,构建兼具网络高、低层信息的新特征图。此外,采用分组卷积并删除模型中不必要的分类层,减少模型参数量。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参数量为2.30 MB,改进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在背景复杂的农作物叶片病害数据集中达到了92.20%,较改进前提高了2.91个百分点。相比EfficientNet-b0、ResNet-50、ShuffleNet-V2等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架构,改进模型不仅达到了更高的识别准确率,还具有更平稳的收敛过程以及更少的参数。该研究改进的模型较好地平衡了模型的复杂度和识别准确率,为深度学习模型移植至田间移动病害检测设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0.
西宁盆地黄土区荷载条件下植被护坡力学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西宁盆地黄土区边坡在荷载条件下植物根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该项研究以西宁盆地西山长岭沟流域为试验区,在自建边坡上种植草本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灌木植物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通过在边坡坡顶施加载荷,边坡坡面布设位移计与土压力盒的方式,监测荷载条件下边坡坡面土体位移与土压力变化;在此基础上,对边坡植被根-土复合体开展剪切试验,分析荷载条件下边坡坡面不同位置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及其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坡顶荷载条件下,在边坡相同位置处的根-土复合体粘聚力c值均大于施加载荷前;3种植物边坡的根-土复合体粘聚力c值均大于相同条件的未种植素土边坡;在荷载条件下,组合植被边坡的坡面土体位移量显著小于单一植被边坡和素土边坡,组合植被边坡在竖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量与草本植被边坡相比减小1.60~1.77 mm,与灌木植被边坡相比减小3.78和4.11 mm,与素土边坡相比减小7.39和6.29 mm。研究结果对防治高寒半干旱地区坡面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