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7篇
  免费   805篇
  国内免费   1178篇
林业   877篇
农学   1100篇
基础科学   882篇
  1573篇
综合类   4884篇
农作物   782篇
水产渔业   647篇
畜牧兽医   1831篇
园艺   633篇
植物保护   731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540篇
  2021年   600篇
  2020年   546篇
  2019年   552篇
  2018年   459篇
  2017年   600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651篇
  2014年   617篇
  2013年   767篇
  2012年   1067篇
  2011年   996篇
  2010年   963篇
  2009年   933篇
  2008年   850篇
  2007年   701篇
  2006年   586篇
  2005年   451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玉建  沈波 《排灌机械》2005,23(6):46-49
沙土区薄壁连拱护岸墙为悬臂式支撑、薄壁连拱无底板结构,拱板中间采用无砂砼排水孔的钢筋砼肋形预制板,冲沉法施工,造价低廉;外形美观,抗倾、抗滑性能强。该墙为平原沙土区河道水土保持及修复找到了一条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简便易行的护坡办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成文法有其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是其本身固有而又是它自身无法克服的。判例制度正是克服了这一局限性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在本文中,以本实验优化好的工艺条件,建立了关于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分批发酵的数学模型方程细胞生长的动力学方程、产物合成的动力学方程和底物消耗的动力学方程。并对所建立的动力学方程进行了生物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4.
用黄鸡小肠细胞进行了 β-胡萝卜素和黄体素的体外吸收试验 ,研究类胡萝卜素浓度、胆盐和游离脂肪酸对这两种类胡萝卜素吸收的影响。结果发现 :β-胡萝卜素和黄体素的吸收均呈浓度依赖性 ;牛磺胆酸钠极显著促进黄鸡离体小肠细胞类胡萝卜素的吸收(P<0.01) ,其促进 β-胡萝卜素和黄体素吸收的最佳浓度分别为3mM和10mM ;游离脂肪酸极显著促进了类胡萝卜素的吸收(P<0.01) ,其中油酸对类胡萝卜素的促吸收作用大于硬脂酸 ,促进 β-胡萝卜素和黄体素吸收的最佳油酸/硬脂酸比率分别为100 :0和3 :1。牛磺胆酸钠和游离脂肪酸影响 β-胡萝卜素吸收的动态变化模式与它们对黄体素的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铁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及组织中沉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用5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采用体内原位结扎肠段灌注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氯基酸螯合铁(以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为代表)的吸收特点。试验中观察了向结扎肠段灌注含不同形态铁的吸收液后,不同时间点(5、15、30、60、90、120分钟)血液中59Fe比放射性的动态变化;120分钟(试验结束)时不同组织器官中59Fe的放射性大小和总铁含量以及主要血液学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①赖氨酸和甘氨酸都能促进大鼠对铁的吸收。②与相应摩尔浓度的氨基酸与氯化亚铁的混合物相比,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能更有效地被大鼠吸收。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认为,氨基酸螯合铁都是一种优秀的铁添加剂。从本试验结果看,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结扎十二指肠段灌注技术不失为一种研究动物对微量元素吸收情况的理想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16.
1986~1987年期间在甘肃农大牧草站进行了以红豆草茬地放牧结合补饲青干草对草地羔羊育肥效果的试验。比较了在放牧基础上3种补饲处理(即单燕麦草、单红豆草和燕麦+红豆草混合干草)对两种类型羔羊(即甘肃高山细毛羊和边甘杂种一代羔羊)增重和肉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7月龄边甘杂种羔羊或9月龄甘高羔羊的期末活重均已超过35公斤,胴体重超过17公斤,屠宰率为47%~49%。  相似文献   
17.
小鹅瘟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发表的鹅细小病毒B株VP3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 1对寡聚核苷酸引物。以国内分离的小鹅瘟病毒为摸板 ,筛选了 (PCR)最佳反应条件 ,并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和初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 ,在 4 0 μL体积中 ,PCR最佳系统组成为 2uTaq酶、0 5mol/LdNTP和 2 0 pmol引物 ;最佳反应参数为 96℃变性 4 0s ,5 4℃退火 1min ,72℃延伸 1min ,30个循环。本方法可检出 2 5× 10 -1 5EID50 小鹅瘟病毒 ,并且仅能从小鹅瘟病毒的鹅胚培养物中扩增出与设计值大小相同的 375bp核苷酸片断 ,对照病毒扩增结果为阴性。通过对 6份临床病料的检查 ,2份呈阳性 ,其中 1份来自有典型小鹅瘟症状的雏鹅 ,1份来自无典型小鹅瘟症状的雏鹅。由此说明 ,本试验所建立的诊断小鹅瘟的PCR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ASP.NET的造林专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ASP NET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采用知识库和专家系统原理构建造林专家系统。利用该系统辅助解决造林体系中的非结构化问题,为其规划设计的论证决策提供有力工具及手段。  相似文献   
19.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on DNA and collagen protein synthesis in human vascular fibroblasts. METHODS: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 the human vascular fibroblasts were cultured and effects of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 on DNA and collagen protein synthesis in human vascular fibroblasts were observed by using [3H]-TdR incorporation and [3H]-proline incorporation in vitro. RESULTS: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 significantly promoted NDA synthesis and collagen protein synthesis of quiescent human vascular fibroblasts, with a maximal response at a concentration of 30μg·L-1at 24 h and 36 h,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 promotes DNA and collagen protein synthesis in cultured human vascular fibroblasts.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s of exposure of human erythrocytes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4-chloro-2-methylphenoxyacetic acid (MCPA) and its metabolite—2,4-dimethylphenol (2,4-DMP) were studied. The investigations concerned mainly the content of glutathione (GSH and GSSG),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 glutathione transferase (GST), and the level of adenine energy charge (AEC).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such as hydroxyl radical, superoxide anion, hydrogen peroxide, and nitric oxide are produced during normal processes in the cell.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antioxidant systems of the cell minimize damage caused by ROS. When ROS generation increases to an extent that it overcomes the cellular antioxidant systems, the result is oxidative stress. We observed that MCPA and 2,4-DMP decreased the level of GSH in erythrocytes in comparison with control. MCPA did not affect glutathione peroxidase and glutathione transferase activity, while 2,4-DMP increased their activity. 2,4-DMP decreased the level of ATP and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ADP and AMP, leading to the fall of the level of AEC. MCPA and 2,4-DMP transform hemoglobin into methemoglobin, thus preventing oxygen transport. Comparison of the toxicity of MCPA and 2,4-DMP revealed that the most prominent changes occurred in human erythrocytes incubated with 2,4-D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