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6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351篇
林业   362篇
农学   460篇
基础科学   287篇
  529篇
综合类   987篇
农作物   152篇
水产渔业   112篇
畜牧兽医   474篇
园艺   108篇
植物保护   1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双次Otsu算法的野外荔枝多类色彩目标快速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野外环境下多类目标识别速度偏慢,导致机器人视觉定位精度低和工作效率不高的难题,以野外环境下成熟荔枝的多类色彩目标识别为例,提出了一种双次Otsu分割算法对多类色彩目标进行识别。首先为了提高算法的效率,改进了传统的Otsu算式;然后对目标色彩图像的背景、果梗、果实分别用改进的Otsu算法进行粗分割和细分割。最后通过与K-均值聚类(K-means)算法、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Otsu和K-means结合算法、Otsu和FCM结合算法这4种算法进行对比,双次Otsu算法从分割质量及其正确分割率、运行时间、稳定性3方面都优于其他4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双次Otsu算法对色彩目标的成熟荔枝识别的时间少于0.2 s。  相似文献   
82.
棉花采摘机器人红外测距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定位棉株上的棉花,用红外测距实验装置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棉花的农学生长特性测量单朵棉花的距离。在0.7~1.6 m的距离区间内建立红外测距模型,获取了棉株表面点云的距离图像,测量精度达0.0085 m。以0.65为标准差设计高斯滤波器的尺寸,用1-D高斯滤波器平滑棉株图像,用2-D高斯滤波器求取其梯度图像,以0.2 m、0.08 m为强、弱阈值,基于Canny边缘检测算子构建闭环边缘,结合形态学运算提取棉花区域,去除棉枝。用峰点滤波器削弱棉花图像中的粘连重叠现象,基于分水岭算法提取单朵棉花并求取其距离。结果表明,单朵棉花的图像识别率达91.3%,红外与人工测距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2 2,为采摘机器人运动轨迹的规划提供了参数。  相似文献   
83.
干燥机粮层通风阻力特性数值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层内部通风阻力特性是影响干燥均匀性和能量损耗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传统的经验公式存在精度偏低、未考虑粮层多孔介质的复杂变化因素和非线性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传统的Ergun模型进行了压力损失因素分析;在通风阻力试验平台测定试验数据,通过探索性分析方法对风速进行分段,引入误差影响因子λ,导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孔介质Ergun的稻谷变层压力场模型;给出了优化阻力特性曲线,构建了变层阻力与层厚的数学关系。试验结果证实,风速小于0.2m/s时,λ取值为1;风速在0.2~0.4m/s范围内时,λ取值为0.89;风速在0.4~0.6m/s范围内时,λ取值为0.79。  相似文献   
84.
基质作为栽培的核心,是决定植物根系生长环境的最主要因素,也是病虫害传播的媒介和繁殖场所。为实现设施内安全高效生产,有效避免和杜绝设施无土栽培土传病害的问题,利用微波消毒加热速度快、无污染和无残留的特点,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基质消毒设备。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平均杀菌率95.57%,能够满足基质杀菌消毒要求。   相似文献   
85.
波纹表面接触土壤颗粒动态响应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波纹表面的降阻机制,以蚯蚓体表为研究对象,应用离散单元法对接触土壤颗粒动态响应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得出:波纹表面接触的土壤颗粒运动过程微观可分为“分散—团聚—分散”3个阶段,宏观表现为土壤与波纹试样之间形成孔隙;波纹表面接触颗粒的X向位移与试样的前进方向一致,呈线性增加,平均位移为60.33 mm,Y向速度随着波纹表面的凹凸起伏呈正弦变化、产生微震,且大于光滑表面接触颗粒振幅,波纹表面接触颗粒和波纹的接触位置直接决定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分析表明:波纹表面接触颗粒的运动幅度和频率大于光滑表面,颗粒产生微震,且波纹表面与土壤间存在孔隙,从而使得接触面积减小、阻力降低.  相似文献   
86.
以生长期为10 d的杂草稻和水稻为研究对象,采集其高光谱图像信息,对其进行滤波预处理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优选出1448.89 nm和1469.89 nm波长下的特征图像.对每个特征图像,分别提取其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颜色特征,共18个特征变量.基于这些特征变量,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杂草稻和水稻的判别模型,模型训练时杂草稻和水稻的回判率都为100%;预测时,杂草稻的回判率为92.86%,水稻的回判率为96.88%.研究表明,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快速鉴别稻田苗期杂草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7.
基于以太网和移动平台的奶牛场环境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奶牛场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移动性差、操作复杂、功耗高等缺点,开发了一种基于以太网和手机微信开放平台的奶牛场养殖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奶牛场温度、湿度、CO2浓度、H2S浓度、SO2浓度、NH3浓度等环境参数的精确采集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通过以太网进行数据传输,利用Kingview 6.55工业组态软件开发了上位机监控软件系统,将上位机监控系统数据库与微信公共平台有机融合,实现了利用手机微信客户端完成对奶牛场环境远程监控的功能。经过实验室仿真试验及在奶牛场的实际运行试验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实时性好,监控效果理想,数据丢包率在100 m范围内最高仅0.041%,有效地解决了对奶牛场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现场监控和远程监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
对装载机新旧铰接系统轴承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转向铰采用滚子轴承时的承载能力。该方法可直接用于铰接系统轴承的设计。  相似文献   
89.
固原县自然条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固原县位于黄土高原西北部,属温带半干旱黄土丘陵森林草原向干草原过渡地区。具有土地辽阔,水热组合多样,天然草场面积大等有利条件。同时具有土地利用不合理,灾害频繁,天然草场退化。森林覆盖率低等不利条件。  相似文献   
90.
Earthworms are recogniz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erials. To test the use of earthworms as an indicator of plant litter decomposition, we examined the abundance and biomass of earthworms in relation to plant litter decomposition in a tropical wet forest of Puerto Rico. We collected earthworms at 0–0.1 m and 0.1–0.25 m soil depths from upland and riparian sites that represent the natural variation in soils and decomposition rates within the forest. Earthworms were hand-sorted and weighed for both fresh and dry biomass. Earthworms were dominated by the exotic endogeic species Pontoscolex corethrurus Müller; they were more abundant, and had higher biomasses in the upland than in riparian sites of the forest. Plant leaf litter decomposed faster in the upland than riparian sites. We found that earthworm abundance in the upper 0.1 m of the soil profil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ecomposition rate of plant leaf litter. Ground litter removal had no effect on the abundance or biomass of endogeic earthworms. Our data suggest that earthworms can be used to predict decomposition rates of plant litter in the tropical wet forest, and that the decomposition of aboveground plant litter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abundance and biomass of endogeic earthwo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