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6篇
  免费   565篇
  国内免费   887篇
林业   1099篇
农学   1253篇
基础科学   664篇
  1504篇
综合类   3278篇
农作物   497篇
水产渔业   397篇
畜牧兽医   1415篇
园艺   421篇
植物保护   70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439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553篇
  2012年   711篇
  2011年   743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639篇
  2006年   470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Introduction: Palliative therapy is essentia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dogs with osteosarcoma (OSA), when definitive therapy is not considered a valid option. Bisphosphonates, a novel class of antiosteoclastic drugs, are widely used in humans for several painful osteolytic conditions.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 is recognized as a reliable tool to measure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and to monitor treatment response to bisphosphonates in humans. 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pamidronate, an injectable aminobisphosphonate, is ongoing in dogs with appendicular OSA. The potential value of DEXA for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BMD variations with palliative therapies is concurrently being assessed. Materials and Methods: Dogs with naturally occurring appendicular OSA treated with pamidronate constitute the patient population. A DEXA scan (QDR‐4500 W, Hologic, Bedford, MA) is performed on day 0 (baseline) and on every treatment day with pamidronate thereafter (every 28 days). For each dog, a whole body scan is performed, followed by a scan of the tumor, and contralateral normal bone. Three regions of interest are subsequently analyzed for BMD changes in tumor and normal bon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tudent t‐test and paired t‐tests, with significance being set at p < 0.05. Results: Nineteen dogs have been enrolled to date. Seven responders and 6 non‐responders have suitable data for analys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observed (p = 0.04) between tumor BMD variations of responders and non‐responders at day 28 (mean variations +18.0% and ?4.6% respectively). The changes at day 28 are significant only in the responders (p = 0.038 vs p = 0.05 in non‐responders). When BMD of tumor and normal bone at day 84 is compared to day 0 in six responders, only tumor ha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p = 0.017 vs p = 0.27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Objective measurements of response to therapy are essential in pain palliation studies. Increased tumor bone BMD, as obtained by DEXA analysis, may correlate with subjective clinical improvement in pamidronate‐treated dogs with appendicular OSA.  相似文献   
52.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CR技术将透明颠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克隆到融合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重组蛋白在30℃诱导获得可溶表达。利用Ni^2+亲和层析对重组蛋白进行了纯化,得到重组的透明颠菌血红蛋白,蛋白呈红色。实验现象显示重组蛋白与血红索相结合。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波长扫描分析显示:蛋白粗提物和纯化后的血红蛋白在230nm和413nm都有强吸收峰,初步表明,尽管重组蛋白比天然蛋白多36个氨基酸,重组蛋白仍然具有生理活性。诱导后4h和6h的培养液氨基乙酰丙酸含量分别达到17mg/L和21mg/L。说明重组蛋白的表达明显促进了体内heme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53.
四川猪链球菌Ⅱ型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链球菌Ⅱ型是导致许多国家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自90年代晚期江苏发生猪链球菌Ⅱ型感染以来已成为我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一种重要的新病原菌。最近在四川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不明原因的猪源人畜共患病,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我们从病死猪的病料中成功分离到三株猪链球菌分离株,经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和PCR鉴定,最终证实为猪链球菌Ⅱ型。通过对其毒力因子进行鉴定.结果发现MRP和EF均为阳性。进一步的药敏试验证实:分离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Ⅳ、羧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肤肟等抗菌药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54.
不同年限封育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地上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动态变化规律,以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年限封育(0、5、15、23和32年)对草地植被特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演替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枯落物量和厚度呈递增趋势,群落盖度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群落密度呈递减趋势,地上生物量和禾草地上生物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封育23年草地达到了峰值。不同年限的封育对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地上植被的物种丰富度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在封育15年达到峰值。地上植被群落封育演替的一般模式为杂类草生长阶段→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逐渐占优势阶段→本氏针茅稳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5.
京郊边际土地纤维素类能源草规模化种植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能源植物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潜力,在京郊挖沙废弃地、荒滩地、撂荒地、污染农田4种边际土地上开展了柳枝稷、荻、芦竹和杂交狼尾草4种纤维素类能源草的规模化种植。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京郊边际土地纤维素类能源草规模化种植与管理技术,为基于边际土地发展京郊生物质原料生产与生物质能源产业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6.
57.
类器官(organoids)来源于自组织和自我更新的干细胞,是利用干细胞的自组织特性进行体外3D培养后形成的细胞团,与来源器官密切相关,再现了来源器官的三维细胞结构,并为探索来源器官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模型。类器官系统是由自分泌、旁分泌或邻分泌信号调节下的细胞,或者外源性添加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底物、小分子和生长因子等衍生而来,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创造了一个动态的环境,指导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以及细胞在类器官中的自我组装。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重编程方法结合3D类器官工具,使患者来源的类器官作为动物模型和人类临床试验之间的桥梁,是对细胞研究和在体试验的补充。在研究来源器官发育、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方面,类器官不仅是一种比传统细胞培养更具生理相关性的体外模型,而且还是再生医学和个性化医学领域中的新模型,有望成为研究营养素、药物、毒物及毒素等的作用机制及药物的筛选、再生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模型。总之,类器官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们对器官和组织生理生化功能的认知。作者对肠、脑、肺脏、肝脏、子宫、卵巢等类器官培养和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类器官相关科研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运用NMDS方法研究了福州市居民对福州市旅游景区的认知。通过空间定位图分析发现,在居民的认知中福州市10家旅游景区被聚合为3个组群:自然风光类旅游景区组群、人文风貌和自然风貌旅游景区组群、海岛风光旅游景区和博物馆旅游景区组群;在当地居民对旅游景区的感知情况方面,有4家旅游景区的感知率小于60%;在到访情况方面,旅游景区到访率只有3家大于70%,有2家介于35%和55%之间,有5家小于30%。通过特征属性和旅游景区之间的配适分析与水平距离分析发现,居民对前2个组群的评价较高,对后1个组群的评价较低。据此提出了福州市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9.
张凤银  程凡 《种子》2017,(9):94-96
[目的]比较不同基因型扁豆的耐盐性能.[方法]选用品种春扁豆(Ⅰ)(荚为绿色)、绿领红扁豆(荚为紫色)以及超级扁豆(Ⅰ)(荚为绿白色)为试验材料,在种子萌发期间用不同浓度的NaC1溶液进行盐胁迫,采用加权累积隶属函数法综合评定它们的耐盐性能.[结果]3种不同基因型扁豆开始感受盐胁迫的浓度为0.5% NaCl,随着NaC1溶液浓度增加,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加大,但在同一浓度NaCl溶液处理下,受抑制程度不同.[结论]3种基因型扁豆耐盐性能依次为:春扁豆(Ⅰ)>绿领红扁豆>超级扁豆(Ⅰ).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