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7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7篇
  1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Nanoscaled non-woven fibers with shape memory effect a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via electrospinning method from Nafion solutions consisting of a little poly(ethylene oxide) (PEO).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nvestigation shows the electrospun nanofibers with average diameters in the range 170–410 nm. The electrospun nanofibers exhibit excellent shape memory properties. When deformed Nafion nanofibers are stimulated upon heat, the temporary shape responds rapidly, and then recovers to the permanent shape in less than one minute. The shape recovery ratios and shape fixity ratios of Nafion nanofibers with 0.3 wt%, 0.5 wt% and 0.7 wt% PEO are all above 90 %. In shape memory cycle, fibrous structure is stable after the stretching recovery. Shape memory Nafion nanofibers have variou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smart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02.
马尾松纸浆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10年来马尾松纸浆林基地建设、良种选育和培育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在总结马尾松纸浆林基地建设和研究的基础上,就培育目标、优良遗传型选育、推广和应用、立地选择、造林密度、主伐期确定、中幼林施肥、混交林营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失误进行仔细剖析,提出相应对策,为制浆造纸业“第一车间”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讨论不同产区木荷种源在 NH4+-N或 NO3--N沉降下的生长表现和响应差异,揭示不同形态氮素对木荷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在大气氮沉降环境背景下,选育营养高效利用的木荷速生优质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木荷北缘种源区-浙江杭州种源、中部种源区-福建建瓯种源和中部靠南边缘种源区-江西信丰种源3个有代表性的木荷种源作为试验材料,模拟不同形态氮沉降( NH4+和NO3-)增加对不同土壤磷素处理下木荷幼苗生长和叶片氮、磷元素含量的影响。盆栽试验设置土壤低磷(1.1 mg·kg -1)处理和高磷(25 mg·kg -1)对照,以人为喷施 NH4 Cl和 NaNO3溶液进行氮沉降模拟,分别设置3个氮沉降量水平:0,80和200 kg·N·hm -2·a -1,试验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种源每处理重复12株苗。2013年11月收获,测定苗高、地径等生长指标,并分别测定根、茎、叶各部分干物质量和磷、氮含量。【结果】不同形态氮沉降对木荷苗木生长影响差异显著,磷素可提高种源间对氮素的响应差异。在低磷环境下,不同氮处理下木荷植株生物量和根冠比变异系数较大,这为氮沉降下木荷耐受型植株的选择提供了可能。低磷环境下,NO3--N 对木荷苗木生长促进作用显著,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较 NH4+-N处理高4.5%,17.8%和75.2%,叶片氮、磷含量提高,叶片 N:P 比下降。NH4+-N 对木荷植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强,导致叶片磷含量下降,N:P升高,植株受到磷胁迫增强。而在高磷环境下,NH4+-N的促进作用增强,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较 NO3--N处理高13.5%,10.4%和25.4%。无论土壤在高磷还是低磷环境下,NO3--N 降低叶片N/P比,而 NH4+-N增加叶片 N/P比。木荷种源间对不同形态氮沉降响应差异显著,在土壤低磷环境下,NH4+-N处理抑制了福建建瓯种源和江西信丰种源生长,生物量下降,而杭州种源却在 NH4+-N80处理下,苗高和地径生长较对照分别增加19%和20%。【结论】在低磷环境下,NO3--N对木荷不同种源幼苗生长促进作用更强,而当土壤磷含量提高时,NH4+-N的促进作用增强,同时苗木生长差异增大。浙江杭州种源对 NH4+-N 的适应性更强,而福建建瓯和江西信丰种源则对 NO3--N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4.
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明显“三区”特征,即东部山区半山区水土流失与植被退化,中部黑土区土壤侵蚀与土壤退化,西部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和草地退化等“三化”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三化”(土地盐碱化、沙化和草地退化)、土壤退化、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和农业环境污染,是目前吉林省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在当前吉林省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和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5.
马尾松人工林管胞长度的株间和株内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木株间变异和株内变异是木材的两个主要变异来源,由于木材性状具有较强的遗传性以及育林措施对木材的可塑性,人们可以培育出材质优异的木材,然而因变异的存在,在如何充分利用木材时却遇到了许多困难。林学家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在充分掌握木材变异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有效方法提高材质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06.
沙棘木蠹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沙棘木囊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该虫为4年1代,老熟幼虫5月上旬入土化蛹,成虫始见于5月末,终见于9月初,期间经历两次羽化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下旬.卵集中产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孵化率达90%以上,卵期16 d.幼虫常常十几头至上百头聚集在一起且具有转移危害的习性.老熟幼虫在树基部周围的土壤中化蛹,化蛹深度在地下10 cm左右,蛹期31 d.成虫羽化集中在16:00-19:00,交配高峰在21:30左右;雌雄性比在内蒙古和辽宁分别为1:0.85和0.912:1.雌虫产卵集中在交配后的第2天20:30-22:00之间;雄虫寿命2~8 d,雌虫寿命3~8 d.以幼虫在树干部和根部越冬,坡向不同、危害程度不同的沙棘林地并不影响其越冬虫态和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107.
历经 4年对无核白鸡心提子进行引种试验 ,对大棚避雨栽培过程中各个技术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 ,取得极为显著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8.
天然群体包含大量数量和质量性状变异,前者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后者则几乎完全受遗传因素控制。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利用表型性状借助数量遗传理论来研究群体的遗传变异,直到近十多年才开始借生物化学技术作林木遗传学分析。本研究以福建省15个马尾松垂直和水平分布的天然群体为对象,利用同工酶位点探讨马尾松群体的遗传结构,了解马尾松垂直和水平群体在各种酶类多态位点上的变异幅度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9.
马尾松纸浆材重要经济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报道了马尾松不同种源优良无性系 6× 6全双列交配的 7a生遗传测定林的分析结果。研究发现 ,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干物质积累及木材基本密度等纸浆材主要经济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GCA)和特殊配合力 (SCA)效应极为显著 ,但显性基因效应起主导地位 ,加性基因效应次之。基因上位效应则因性状而异 ,仅对木材基本密度作用显著 ,而对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和干物质积累作用较小或可忽略。马尾松生长和材质材性指标的遗传控制模式不同于玉米、杉木等研究结果 ,这可能与交配亲本来源于不同地理种源及经过一般配合力间接选择有关。马尾松生长性状普遍存在自交衰退现象 ,一般配合力小的亲本自交衰退程度有增加的倾向。马尾松不同交配组合间的杂种优势差异巨大 ,正反交杂种优势在总体上大致相似。研究虽然发现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亲本间杂交在材积增加和干物质积累等性状上会产生强杂种优势的倾向 ,却无明显的规律可寻。以干物质指数作为主要筛选指标 ,初选出 8个优良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10.
作者结合北方地区特点,从多方面分析了建筑潮湿产生的原因,同时介绍了防止产生潮湿的办法和为避免蒸气渗透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