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7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7篇
  1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试验校正了利用肝素和咖啡因使牛精子体外获能的传统的BO液配方及培养方法;利用去透明带仓鼠卵的穿透试验和顶体的台盼兰——姬姆萨双重染色技术检查了该方法对获能的影响,发现校正的BO液培养法缩短了预培养时间,增强了获能效果。  相似文献   
72.
样品经浓硫酸,浓硝酸及五氧化二矾在140℃沙浴中消化,采用GB5009.17-85中的冷原子吸收法测定9个水产食品罐头中汞的含量。同时探讨了该方法的试剂用量,吸附性小颗粒对样品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被测食品罐头中汞的含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限量,空白回收率和样品空白回收率均大于95%,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也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3.
鱼-稻-苇-蒲模式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鱼-稻-苇-蒲开发模式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渔业开发后,土壤pH、含盐量平均下降了8.17%和43.57%,土壤有机质、全量N、P、K和速效性N、P、K均显著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总量平均分别增加8.21%及27.71%。稻田、苇塘和蒲塘土壤微生物总量平均分别增加10.0倍、1.9倍和2.3倍;土壤酶的活性增强。排水洗盐对降低土壤含盐量的贡献率约为80%,稻秆、芦苇和蒲草的富集作用对降低土壤含盐性增强。排水洗盐对降低土壤含盐量的贡献率约为80%,稻秆、芦苇和蒲草的富集作用对降低土壤含盐量的贡献率约为10%。该模式对苏打盐碱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74.
利用来自17个产地的170个木荷优树无性系,分析表型性状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变异和性状间及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基于13个性状对参试无性系产地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木荷优树无性系表型性状在产地间和产地内均呈极显著差异,枝下高变异最大26.6%,叶平均宽变异最小10.17%,说明木荷优树无性系生长、形质和叶片性状变异丰富,具有较好的改良基础。表型分化系数平均为43.24%,处于中等分化水平,产地内变异(31.42%)大于产地间变异(25.05%),生长性状变异是表型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高径生长量较大的优树无性系其树干通直、枝下高大且分枝较粗,而与最大分枝角相互独立,叶片大和叶形宽圆的无性系可能生长更快。各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表明,生长性状呈纬向变异,南部地区速生性较强;形质性状和叶片性状为呈经向变异,东部地区树干通直度相对较低,最大分枝角较大,叶片短小且宽圆。通过主成分分析认为,枝下高、冠幅是生长性状中的主要区别性状,而叶面积和叶宽长比是叶片性状的主要区别性状。基于聚类分析将参试的17个木荷优树无性系产地归为4个类型,其中类型Ⅰ和类型Ⅳ的无性系主要分别来自中部种源区和北部种源区,生长相对缓慢,而类型Ⅱ和类型Ⅲ的无性系主要来自中心种源区和中部种源区,速生性较强。  相似文献   
75.
以浙北、闽北和赣南3个木荷有代表性的种源作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控制施氮来研究氮沉降对林地贫瘠土壤上木荷幼苗生长和氮磷效率的影响.实验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人工喷施NH4NO3溶液0、50、100和200 kg N hm-2·a-1.结果表明:氮沉降对木荷幼苗生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木荷幼苗根系干物质重、总长、平均直径、根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增加了33%-73%,其中>0.5mm直径的根系生长最为显著,根系呈粗壮舒张型.随氮水平的提高,氮磷吸收效率与根系总长、根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总表面积相关性增强.在中氮水平下,木荷幼苗根系氮吸收效率受>0.5mm根长的作用显著,而磷吸收效率与≤0.5mm,0.5-1.0mm和≥1.0mm 3种直径根系根长均显著相关.木荷种源间差异显著,福建建瓯种源根系发达,氮磷的利用效率更高,低氮水平对其根系生长促进作用显著;浙江杭州种源在低氮水平下,地上部分生长促进作用显著,苗高和地径较对照分别增长34%和26%,而根系生长发育迟缓,对氮素响应迟钝;低氮促进江西信丰种源整体增长,但随氮水平提高,地下部生长抑制加强.  相似文献   
76.
从食物安全角度出发,阐述了开发葛产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湖南开发葛产业的突出优势;明确了开发葛产业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开发葛产业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7.
碱化是土壤盐渍化的一种,相比于其他土壤盐渍化类型,碱化土壤的性质更加恶劣,导致严重的土壤退化和植物盐碱胁迫问题,但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碱化对土壤性质及植物生长代谢的影响.碱化对土壤的影响包括土壤表观形态、土壤质地、pH、电导率、碱化度、Na+与其他离子之间关系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等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影响;对植物生理过程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渗透胁迫、光合及呼吸作用、离子平衡、养分吸收等方面的影响.简要概括了碱化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治理措施原理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提高对土壤碱化现象的关注,为未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8.
盐碱胁迫下水稻渗透调节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盐碱土和非盐碱土充分混合,以土壤碱化度(ESP)2.41,13.67,25.67,42.30和53.13作为胁迫处理,测定了水稻分蘖期、抽穗期、乳熟期和完熟期地上部干重、叶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累积量等生理指标和产量,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抑制水稻生长,重度盐碱胁迫下的水稻产量比非盐碱胁迫对照降低78.58%;随着盐碱胁迫增加,重度盐碱胁迫下,水稻四个生育阶段叶片电解质外渗率比对照分别高49.8%、45.0%、43.6%和34.3%,分蘖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分别高9.20%、59.40%、72.25%和83.12%,分蘖期叶片游离脯氨酸累积量在土壤ESP为42.30和53.13时分别比对照高87.71%和167.80%。盐碱胁迫下水稻渗透调节以营养生长期较为敏感,进入生殖生长期后敏感性降低;低盐碱胁迫下水稻渗透调节响应不明显,高盐碱胁迫下水稻渗透调节响应增强,适当增加土壤盐碱胁迫强度可以提高水稻生理响应水平。  相似文献   
79.
马尾松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4年生49个产地马尾松种源试验林,采集植株胸高处木芯,分析种源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年龄效应。结果表明:除近髓部1~5轮年轮段的木材基本密度外,其他年龄段的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著的种源差异,进一步说明通过种源选择可实现木材生产力和木材基本密度的遗传改良。不同年轮段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相对稳定,而年轮宽度的种源变异则易受环境的影响,幼龄材年轮宽度的种源变异较小,仅为成熟材的63.29%。来自不同种源区的种源年轮宽度的径向变异规律相似,皆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6~10轮达到最大值;年轮木材基本密度径向变化规律则与年轮宽度不同,表现为随年龄增长先增加后逐渐稳定的S型变化趋势,并据此筛选出广西横县、恭城、忻城,广东乳源和福建南靖5个木材基本密度径向均匀性高的纸浆材优良种源。不同年轮段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相关分析显示,约在8年生选择径向生长快的种源会明显地降低其木材基本密度。基于性状早晚相关分析,认为可在7年生时先淘汰生长较差的种源,在12年生再开展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联合选择。  相似文献   
80.
造林密度对不同马尾松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种源与初植密度互作试验林,研究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因性状而异.种源胸径和活枝下高对初植密度反应最为敏感,树高次之,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反应最小.广西岑溪、广东信宜、江西崇义和福建武平属于胸径对初植密度敏感的种源,皆表现在2.5 m×2.0 m初植密度下生长量最大,广东高州种源胸径生长对初植密度的敏感性则较小;5个参试种源活枝下高的初植密度效应差异显著,皆随着初植密度增加而升高;除发现江西崇义种源树干通直度和福建武平种源木材基本密度在不同初植密度间存在一定差异外,马尾松种源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初植密度效应不显著.初植密度对胸径、活枝下高、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分化影响不显著,仅树高生长在1.5 m×2.0 m和2.5 m×2.0 m 2种初植密度下种源差异明显.统计分析可知: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和初植密度互作效应较小,初植密度不影响种源生长和材质材性的相对表现,然而因区组×种源×初植密度互作效应明显,应在给定初植密度下为不同优良种源确定适宜的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