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RNAi (RNA干扰) 是指由诱导分子siRNA (小干扰 RNA)、miRNA (微小RNA)或piRNA (P 转座子诱导互作 RNA) 特异性降解或者抑制同源mRNA,引起靶标基因沉默的现象。RNAi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和选择性强等显著特点,是目前农业生命科学领域最有可能应用于病虫害防控的新技术之一。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RNAi在农业病虫害防控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RNAi技术在新靶标基因筛选、高效dsRNA载体开发、与传统农药相结合以及拓宽应用范围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还针对RNAi干扰效率、稳定性、成本控制、抗性发展及抗性治理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合理建议。基于RNAi技术的病虫害防控策略将继续焕发新的活力,为综合防控提供新理念。  相似文献   
22.
新疆主要农作物疫霉菌种类鉴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993~1995年,对侵染新疆主要农作物的疫霉菌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共从9个地区的28种作物上采集表现根腐、根颈腐、果腐症状(包括病土)的病样1531个,结果从其中17种作物上分离到452个疫霉菌株。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致病性和菌体可溶性蛋白电泳测定,鉴定为7个种: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恶疫霉[P.cactorum(Leb.et Cohn) Schroeter],掘氏疫霉(P.drechsleri Tucker),菸草疫霉(P.nicotianae van Breda de Haan),苎麻疫霉(P.boehm eriaeSaw.),柑桔褐腐疫霉[P.citrophthora (Sm.et Sm.) Leonian],隐地疫霉(P.cryptogea Pethyb.etLaff.)。这些疫菌是造成新疆茄果类、瓜类、棉花、苹果、梨、枸杞、草霉、红花、白术等幼苗及成株大量死亡及烂果的主要病原,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引起的玉米小斑病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与质量。聚酮合酶参与调控多种毒素和黑色素的合成,在植物病原真菌生长发育和致病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解析聚酮合酶基因在B.maydis中的作用,对玉米小斑病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基因敲除与回补的方法获得了聚酮合酶基因BmPKS18敲除突变体和回补菌株。与野生型和回补菌株相比,突变体ΔBmPKS18产生白化菌落,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显著降低,分生孢子无色且长度增加,有性生殖能力存在缺陷,致病力明显减弱。结果表明,BmPKS18基因在玉蜀黍平脐蠕孢营养生长、有性和无性生殖、致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玉蜀黍平脐蠕孢致病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