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8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7篇
  10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分析杜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旨在为杜仲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利用9对基因组SSR引物对42个杜仲群体的868份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分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42个杜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高;(2)遗传结构分析表明,42个群体宜分为2个类群;(3)分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杜仲的遗传变异主要在群体内,占93%,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仅占7%,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低,相似程度高。本研究认为:杜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杜仲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低,相似程度高;杜仲的遗传变异以群体内的变异为主,保护杜仲的遗传多样性时,应保存尽可能多的种群和特异单株。  相似文献   
62.
远缘杂交是拓宽种内遗传资源、扩大基因库和弥补近源杂交局限性的重要手段, 目前在林业生产上已取得了重要成果。然而, 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 远缘杂交往往具有一定的不亲和性, 对育种进程造成了较大的阻碍。文中对远缘杂交育种的发展历史、原理、育种策略及在林业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并对远缘杂交育种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 以期为远缘杂交育种在林业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在各级农机部门的培育和规范下,兴安盟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专业合作社的数量稳步增长,形式不断创新,功能不断健全,服务范围日益扩大,对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分析兴安盟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4.
莨山唇柱苣苔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快速繁殖莨山唇柱苣苔,以其嫩叶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组织培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S+BA 1.0 mg.L-1+NAA 0.5 mg.L-1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BA 0.5mg.L-1+NAA 0.3 mg.L-1为丛生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MS+NAA 0.3 mg.L-1+石英砂为最佳生根培养基。在80%遮阳网下进行炼苗,移栽25 d后成活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65.
对内蒙古赤峰地区野生秋子梨资源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野生秋子梨主要分布在克什克腾旗境内东部水分和阳光条件较好的地方.野生秋子梨的分布范围在东经43°03′~43°38′和海拔1 000~1 300 m之间.在835棵野生梨树体中,胸围最大为150 cm,大于100 cm的占4.5%,胸围在30~90 cm之间分布最多.树龄在60~120年之间,自然更新能力较差,全部带刺.调查发现,野乍秋子梨生境的改变直接导致其自然更新能力的降低和大龄梨树枝条干枯(难以找到可以扦插的枝条)、营养不良甚至死亡.赤峰地区野生秋子梨资源的保护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6.
放牧强度对克氏针茅草原植物功能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是维持群落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本研究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克鲁伦河流域草原为研究对象,以植物生活型划分功能群类型,比较了3种放牧强度对植物功能群的组成结构、地上生物量和优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轻牧、中牧和重牧3种放牧条件下的总物种数分别为20、23和18种,符合"中度干扰假说";3种放牧强度下多年生非禾草物种数在群落中均占较高比例。2)轻度放牧条件下物种丰富度较低,但各放牧强度下功能群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物种丰富度与功能群多样性无显著关系。3)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多年生禾草和灌木、半灌木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呈现下降趋势,与之相反,多年生非禾草优势地位越来越显著。重度放牧增加了一、二年生草本在群落中的物种数和地上生物量,但与轻牧、中牧相比,其优势度无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67.
目前仁用杏生产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开花早,花期和幼果期易遭受晚霜、寒流的危害,引起冻花冻果现象的发生,导致减产甚至绝收。为了解决仁用杏生产上易受霜冻危害的问题,以仁用杏主栽品种‘优一’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喷施抗冻剂1,2-丙二醇、1,2-丙二醇+葡萄糖的混合液、金硅谷和灵护防冻液和水杨酸、施肥、柴堆熏烟处理对仁用杏抗抵御晚霜能力的影响情况,从中筛选出了能有效增强仁用杏抵御晚霜能力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其盛果期的采果之后,每株施有机肥10~15 kg或者复合肥1.0~1.5 kg,不仅能促进仁用杏树势的生长,提高其来年的花果质量,而且能有效减轻晚霜的危害,使其在幼果期的冻果率减少50%左右;在霜冻来临之前,喷施2~3次20%~30%的1,2-丙二醇溶液与10%的葡萄糖溶液的混合液,可使其在花期或幼果期能抵抗5~8 h以上、-5℃以下的低温,能使其在幼果期的抗冻率提高80%以上,且对仁用杏花朵(花瓣、雌蕊、子房、雄蕊)和幼果均不会造成伤害,也不影响仁用杏的坐果率。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操作简单,低成本,农民容易掌握,易于生产中大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68.
[目的]以西伯利亚杏优良单株为选择目标,结合地理生态因子对核仁表型和成分性状的变异规律进行研究,明确内蒙古西伯利亚杏核仁形态及成分的变异特点和地理变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类型优良单株的选择。[方法]结合单株产量高、生长势好等指标,对来自内蒙古地区的10个西伯利亚杏种源中筛选出的217个单株的核纵径、核横径、核侧径、核壳厚、核形指数、核干质量、仁纵径、仁横径、仁侧径、仁形指数、仁干质量、出仁率、产仁量、粗脂肪、粗蛋白、苦杏仁苷等16个形态及成分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筛选不同类型的优良单株。[结果]表明:(1)西伯利亚杏各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变异范围为8.94%68.27%,核形态的变异系数(16.87%)大于仁成分(14.61%)和仁形态(14.14%),质量和成分性状的变异程度高于大小和形状指数。(2)产仁量、仁干质量、出仁率、粗脂肪、粗蛋白、苦杏仁苷等主要经济性状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将种源分为5类,第Ⅰ类群产仁量高、仁大;第Ⅱ类群出仁率高,粗蛋白含量高;第Ⅲ类群粗脂肪和苦杏仁苷含量高;第Ⅳ类群各项指标都较低;第Ⅴ类群产仁量高、粗脂肪和苦杏仁苷含量高。(3)核、仁性状之间存在广泛的相关性,且产仁量、苦杏仁苷、粗脂肪分别与纬度、经度、年平均气温密切相关。(4)前6个主成分贡献率达到80.716%,按5%入选率分别筛选出9种类型的优良单株各11株,各类型优株主成分得分值的现实增益为146.12%199.22%,具有显著的优异性。[结论]内蒙古西伯利亚杏在广泛且多样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丰富的核仁表型和成分的变异,且不同种源以及不同个体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利用主要经济性状对种源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5个具有不同经济特征的育种类群;主要经济性状与表型以及地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9.
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解决我国经济林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经济林大国,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但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瓶颈问题.建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为核心,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提倡绿色生产模式,突破优势特色产品的对外开放程度,让全社会共享优质产品的成果,将经济林建设成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经济林产业体系,为我国粮油安全、精准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0.
【目的】基于SSR分子标记评价仁用杏遗传多样性,并利用SSR标记鉴别仁用杏品种,构建仁用杏SSR指纹图谱,为仁用杏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利用9对多态性高、重复性好且条带清晰的SSR标记,对我国16个仁用杏主栽品种进行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评价其遗传多样性,并鉴别仁用杏品种和构建指纹图谱。【结果】利用9对SSR引物在16个供试仁用杏品种中共检测到68个等位基因(Na),平均每位点7.56个;位点MA039a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最多(10个),位点UDP97-401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最少(6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64~0.81,均值为0.76。基于单独一对引物MA039a,就能鉴别11个仁用杏品种;将引物MA039a分别与pchgms12、MA020a、BPPCT002、UDP97-401、UDP98-406等5个引物组合,即能将16个供试仁用杏主栽品种鉴别开来,据此构建了16个仁用杏品种在所用9对SSR位点上的DNA指纹图谱;16个仁用杏主栽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3~0.99,由此得知仁用杏资源遗传背景狭窄、变异幅度较小;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性系数为0.70处,可将16个仁用杏品种分成4组,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来源基本一致,即同一系列品种优先聚在一起。【结论】我国仁用杏资源遗传背景狭窄,不同系列品种间基因交流少,遗传相似度相对较高,该结果可为仁用杏杂交育种过程中杂交亲本组合的选配、仁用杏起源和演化研究以及仁用杏核心种质资源的建立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